李悝變法最終結果

  李悝變法是指戰國時期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進行變法改革,那麼是成功還是失敗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李悝變法的第一條,是對殘存的奴隸貴族世襲制度的最後顛覆。世襲制的廢除,向各國招納賢才,使魏文侯統治時期的魏國有了英才薈萃的局面。李悝變法的第二條,是對中國傳統井田制度的最後顛覆。井田制度經過春秋時代的連續動盪,早已經名存實亡,也成為奴隸主貴族維護封建制度的一個口實。盡地利的實施,使魏國的土地面積在這一時期快速增長。傳統的奴隸主貴族經濟被徹底打破,大批原本屬於奴隸主貴族的莊田,通過開阡陌的方式轉入了新興地主階級和農民的手中。魏國經濟的全面轉型,在此過程裡完成。李悝變法的第三條,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方方面面的建制,在整個中國封建社會裡,它都是被後世各類學者推崇的法律典範。第四條的作用,對於當時的魏國是最直接的。通過武卒制度的確立,魏國擁有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在當時的戰國軍事界,有“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的說法,即魏國的武卒戰鬥力,一度是整個戰國版圖上最強大的。這四條的實施,不但在當時成就了魏國的騰飛,也成為不久的將來,諸多變法家奔走列國,進行變法圖強的內容範本。作為戰國諸侯中第一個變法者,魏國的國勢,在魏文侯在位的時期達到了一個高峰。他在位的50年,是魏國雄霸天下,稱雄於諸侯的50年。

  李悝變法的內容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國完成了對晉國的瓜分,成為當時的新生力量,但是作為從晉國分出來的魏國,當時的處境並不算順利,首先魏國周圍都是大國,國內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早期的李悝曾經帶領魏軍多次與秦國交戰,被魏文侯賞識,除了李悝的老師是魏文侯的忠臣外,他的一些變法思想的確對魏國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李悝變法主要有四大項:首先李悝廢除了奴隸時代的一些措施,尤其果斷的廢除世襲制,通過能力來選拔為國家效力的人才,打破了貴族統治的局面,讓更多有才能的人當官執政對發展生產起到很大的幫助。

  他廢除井田制,鼓勵老百姓自己耕種自己的土地,他允許土地買賣,百姓有權決定土地的使用權,這一舉措對魏國農業的發展起到質的變化,老百姓有自己的土地,生產積極性高了,產量自然也提高了,不經如此,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水平也有提高,魏國呈現一片繁榮的景象。

  他實行法制,李悝籌辦了魏國的《法經》,李悝借鑑各國的法律,選取最合理,最適合魏國國情的整合在一起,法律中對政府職能,官員升遷,懲罰和獎勵都明確規定,讓魏國管理有章可循,管理起來效率越高,犯錯也越少。

  他改革軍事制度,對士兵進行定期考核,觀察自己軍隊的戰鬥力,獎勵士兵中表現優秀的,按照士兵不同的作戰特點,分成不同的編隊。

  李悝的一系列措施無論是對當時的魏國,還是之後王朝的發展都是巨大幫助作用的。

  李悝變法的簡介

  李悝是戰國時期魏國人,並且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法學家。魏國與其它諸侯國相比,國土面積都很微小。當時,各個諸侯國都在為擴充自己的國土面積而做出努力。魏文侯意識到國家強大,才能不會被兼併。在魏文侯的示意下,李悝在魏國開始了變法運動。

  李悝根據魏國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李悝廢除了井田制,並將土地買賣合法化,李悝還派人測量土地的量產,根據不同的量產標準,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百姓覺得稅收制度趨向合理化,這樣一來,提高了糧食種植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李悝為了增加國家的糧食儲存量,鼓勵百姓多多開墾荒地,這也是李悝重農的表現之一。

  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能力,李悝在軍隊實行了考核法,所謂考核法就是對軍隊裡面的士兵進行綜合方面的考核,對於優秀者會給予獎勵。除此之外,李悝還實行科學性的軍隊編排,根據士兵們擅長的領域對他們進行軍隊的劃分,這樣一來,每位士兵都能發揮他們作戰的優勢,大大地提高了軍隊作戰能力。

  李悝改革最大的閃光點就在於他廢除了封建世襲制度。選拔人才時,李悝認為國家應該廣納賢才,依據個人能力來入朝為官,選取優秀的人才,更能推動整個國家的發展。李悝還建議魏文侯將舊貴族的世襲俸祿取消,用這筆錢吸引人才。

  李悝是法家代表人物,並且著有《法經》一書。李悝將各諸侯國的法令融於《法經》一書中,並且根據魏國的情況,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條例,保護了魏國百姓的私有財產權。而李悝頒佈法令這一做法保障了魏國行政有法可依,推動了國家法治化程序。

  李悝變法使魏國在方方面面有了徹底的革新,它提高了魏國的地位和影響力,成為他國變法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