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分期是歷史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在總體上理解和把握歷史的關鍵。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中國史學界在中國歷史分期的研究上經歷了兩次轉型。第一次發生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由傳統朝代史編纂模式轉向線性進步分段論,近代西方的歷史三分理論逐漸為中國學術界所接受。其中,日本史學界關於中國歷史分期的理論和實踐對轉型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淝水之戰簡介

  西晉末年,統治者腐敗無能,社會動盪不安,我國進入了分裂割據的南北朝時期。公元317年,晉琅琊王司馬睿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稱帝,建立東晉。東晉領土包括漢水、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北方各少數民族也紛紛建立起政權。氐族人建立起了前秦國。前秦先後滅前燕、代、前樑等割據勢力,逐漸統一了黃河流域。公元373年,前秦大軍又攻取了東晉的樑***今陝西漢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勢力逐漸擴大到長江和漢水上游。因此,前秦皇帝苻堅想要一舉掃平在南方偏安一隅的東晉,統一南北。

 

關於歷史的手抄報圖片

  公元383年8月,苻堅親自率領60萬步兵、27萬騎兵、3萬羽林郎南下。同時,他又派梓潼太守裴元略率領7萬水軍從巴蜀順流而下,直逼建康。面對強敵壓境東晉統治者贊同主戰派丞相謝安的主張,決定奮起抵抗。謝安以謝石為征討大都督、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實力較強的“北府兵”沿淮河而上,迎擊前秦軍。另外,他又命胡彬率5千水軍增援壽陽***今安徽壽縣***,又讓桓衝擔任江州刺史,率10萬大軍控制長江中游地區。10月18日,苻堅的弟弟苻融率領先頭部隊攻取壽陽,俘虜駐守壽陽守將徐元喜。同時,前秦軍慕容垂率部攻取了鄖城***今湖北鄖縣***。胡彬只得退守硤石***今安徽鳳台西南***,等待後續大軍。苻融又率兵攻打硤石,很快攻佔洛澗***在今安徽淮南東***,截斷胡彬退路。胡彬被圍困硤石,糧草不濟,硤石告急。胡彬寫的求救信也落入前秦軍之手。苻堅大軍留守項城,親自率領8千騎兵趕赴壽陽。

  苻堅到達壽陽,派原駐守襄陽的東晉將領朱序赴晉營勸降。朱序到達晉營後,不僅沒有勸降,反而將前秦軍的具體情況告知了謝石。謝石原認為前秦軍兵力雄厚,準備堅守不出,等待敵軍疲憊後伺機反攻。得知前秦軍實情,他轉守為攻,決定主動迎擊。
 

關於歷史的手抄報圖片

  11月,謝玄派劉牢之帶領5千精兵偷襲洛澗,拉開了淝水之戰的序幕。前秦將領樑成率軍列陣迎擊。劉牢之派一部分軍隊迂迴前秦軍後方,並親自率軍強渡洛水攻入前秦軍陣營,大敗前秦軍。前秦軍主將樑成、樑雲戰敗被殺。謝石率軍水陸並進,抵達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壽縣南***東岸的八公山安營紮寨,與壽陽的前秦軍對峙。前秦軍緊鄰淝西岸列陣,晉軍無法渡河。謝玄派人用激將法使前秦軍後撤。此時,前秦大軍士氣低落,後撤失去控制中陣腳大亂。謝玄率領8千多騎兵,搶渡淝水猛攻前秦軍。朱序趁機在陣後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前秦士兵信以為真爭相而逃。苻融想控制局面,不想在亂軍中被殺。前秦軍前鋒失去主帥徹底崩潰,後續部隊也隨之潰散。晉軍乘勝追擊,前秦軍潰逃中人馬相踏死的屍體滿山遍野。苻堅也負傷獨自逃回烙陽。

  :謝玄用激將法讓前秦軍後撤,為什麼前秦軍主將苻融會同意?

  由於前秦軍緊逼淝水的西岸列隊佈陣,晉軍沒有辦法渡河,只好隔河對峙。謝玄就派人去前秦軍營見苻融,實施激將法。使者對他說:“將軍孤軍深入,又逼近河水列陣,這是準備長久對峙下去,並不是準備速戰速決。如果將把軍隊稍稍後撤,讓晉軍渡河來一決生死,這不是更好嗎?”前秦軍諸多將領都表示反對,但苻堅卻主張將計就計,讓士兵稍稍後退,等到晉軍渡河到一半的時候,再派騎兵衝殺,這樣就能很快取得全線勝利了。苻融也贊同了苻堅的主張,於是同意謝玄的要求,指揮軍隊後退。

  :淝水之戰中“風聲鶴唳”的典故是怎麼來的?

  苻堅答應謝安的請求同意後撤,可是他沒有想到秦軍只是臨時拼湊起來的部隊,指揮不協調。一得到後退的命令,後方軍隊以為前方戰敗,慌忙後退。謝玄看到敵人自亂陣腳,親自率軍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的途中,丟盔棄甲,亂成一團,人馬踐踏死傷無數。那些僥倖逃走的秦軍一路不敢停歇,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認為是晉軍又追上來了,於是晝夜不停拼命奔逃。這就是“風聲鶴唳”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