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還要結婚

  結婚並不是某個民族或時代的獨特產物,從非洲的原始部落,到文化悠久的中國、印度,到歐洲美國,都有婚禮的習俗——婚禮是個普世要求。人為什麼要結婚,一起來看看吧。

  結婚的原因:

  男女雙方的歲數不允許,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該結婚的年齡了,歲數不饒人啊,所以要結婚

  男女雙方戀愛時間長了,突然彼此都想結婚了,這是雙方的共同願望,希望早日結婚,這樣很快會步入婚姻的殿堂的

  由於各種願意,不得不結婚,當然,奉子成婚的也很多啊,婚姻畢竟是法律範圍內的,結婚有小孩才合法啊

  為了讓婚姻更幸福,結婚前必須要做三件事:

  1.告別:

  告別單身和原生家庭:好好與家人告別,和他們計劃一些真正重要的時光,比如陪爸爸媽媽做最重要的三件事。和你的哥們姐們好好告別,和他們乾點瘋狂的能記得的事。給你的曖昧打電話,告訴他們“我一直把你當妹妹/哥哥”。你需要空出空間,才能讓另一半進來。很多婚姻一吵架就要找各自爸媽,甚至有人的結婚理由是“讓父母親不再擔心”,都是因為結婚前,缺乏“告別”。

  2.物質準備:

  準備一些共同生活的必須道具——那些父母親覺得無比重要的東西,房子車子電器裝修彩禮婚紗喜宴點菜什麼的。

  3.規則:

  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第三件事:共同生活一段時候,訂出一些互相陪伴的方法和規則,這是我收集到的一些有趣規則:

  經濟:每個人都把70%的收入放到一個公共賬戶,然後自己留下30%無需過問。公共賬戶的錢,拿出來30%開始理財。

  辦事:媳婦的救火技能比較高,一次性問題由她處理,老公比較耐心,所以需要學習的問題由他處理。

  旅行:男人喜歡窮遊,女人喜歡富遊。每年各自出去一次。

  回家:每年都要一起過年,每年一家。

  吵架:吵架不可避免,但是認慫要輪流——如果上次吵架我哄你,下次你就要主動來哄我……

  咋看起來,這些守則看起來有點理性的冷冰冰,比不上我們在搶親時候的豪言壯語“一切以媳婦為中心,如果有錯,肯定是我的錯,”但是在理性之後,我們能看到一種真正的溫柔,一種對於未來生活的真正堅定責任。這是結婚前一定要做的事情。

  至於選擇什麼婚紗、確定什麼酒店、找誰來做司儀,他們會播放什麼短片,會在酒裡面對多少紅茶——那只是一場以你為主角的秀,秀場結束,觀眾也就帶著談資回到各自的生活,等待著下一次的別人。婚禮當然值得認真操辦,但是隨之而來的生活才是真正舞臺,在那裡將上演一場你自己是主角也是觀眾的生活。婚禮前的我們,好歹也為這個劇本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