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博物館

  ***名稱存在於1958年至1969年、1983年至2003年***,是中國的一所重要的博物館。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欣賞閱讀。

  一、簡介

  ***名稱存在於1958年至1969年、1983年至2003年***,是中國的一所重要的博物館。2003年,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重組為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介紹的是2003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併重組前的。

  1912年籌建。1926年10月正式開館。1929年8月改名為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1933年4月改為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1945年 8月恢復中央博物院北平歷史博物館舊名。1949年10月改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1958年8月國家決定建立。1959年9月建成,1961年7月1日開放。1969年9月,中國革命博物館和合並,改稱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1983年,與中國革命博物館恢復獨立建制。2003年2月2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合併與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正式掛牌成立。

  二、陳列展覽

  “中國通史陳列”是該館的基本陳列。陳列從170萬年前的原始群時代起,至公元1840年止,按照社會發展分期,又按中國歷史朝代排列,分為原始社會部分、奴隸社會部分和封建社會部分,陳列面積8000平方米,陳列文物9000餘件。通過陳列,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歷史比較全面的發展過程。

  原始社會館陳列有元謀人、藍田人和北京人等材料。有10萬年前的丁村人階段的人類化石,還有2萬年前山頂洞人的頭骨化石、石器和骨針;1萬年前到6000年前的石鏃。骨鏃和陶製、石制的網墜;黃河流域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粟粒,長江流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粒,以及石鐮和石鏟、陶器、玉器等。奴隸社會館陳列有青銅工具和青銅禮器和商代原始瓷尊等。封建社會館陳列有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和統一度量衡的有關文物和鐵製生產工具等。陳列品中還有許多典籍、契約、地圖、畫像、手札等,介紹了中國歷史上許多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的經歷和成就。

  還舉辦各種臨時展覽,每年觀眾超過百萬人次。“中國古代文明展覽”曾赴義大利、南斯拉夫展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展”曾赴日本展出。

  該館出版有《館刊》、《》、《簡明中國歷史圖冊》、《中國古代史常識***專題部分***》、《中國歷史教學參考掛圖》***歷史地圖***、《中國近代史參考圖錄》等書著、圖錄。

  三、歷史沿革

  壯觀的建築已使它成為北京市重要的地標,而它悠久的建館歷史又和巨集偉的建築相得益彰。

  1912年,在蔡元培***時任教育總長***的關心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成立,聘請京師大學堂教授胡玉縉為主任,以國子監為館址,開始收集各方文物。1918年遷入故宮前部端門至午門及其朝房,為救濟災民、失業工人及“為國傷亡”者,曾展出部分藏品,以門票收入賑災。

  1926年,館藏漸臻豐富,各類藏品已達26類,二十餘萬件,於午門闢陳列室,精選藏品,依類陳列,於本年10月10日正式開館展出,當月觀眾即達45,020人,同時《國立歷史博物館叢刊》開始出版。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歷史博物館工作主要以保護文物,避免遭受戰爭破壞為主,進行了少量的圖片、文物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