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一種恐龍最大

  恐龍***Dinosaur***是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恐龍家族極為龐大、多樣性,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問:?

  答: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發現的身材最大的恐龍是地震龍,它的身長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達到18米!!體重達到130噸!!!也就是說,2到3條震龍頭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從足球場的這個大門排到另一個大門。而如此沉重的龐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話,它那碩大的巨腳每一次踩到地面都會使大地發生顫抖,就像地震一樣。這就是“震龍”一名的含義。

  地震龍***屬名:Seismosaurus***意為“使大地震動的蜥蜴”,是巨大的草食性恐龍之一,生存於侏羅紀晚期。地震龍是恐龍中超大恐龍的代表龍,在1991年發現了第一隻地震龍化石。地震龍長著長脖子,小腦袋,以及一條細長的尾巴。鼻孔長在頭頂上。它的頭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圓形牙齒,後部沒有牙齒,現在地震龍已被斷定為一種長得過大的樑龍。地震龍這個物種名稱已廢除,現名哈氏樑龍。

  地震龍的體態特徵

  它最早是1979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現的,時代為侏羅紀紀晚期。已經發現的身體有尾巴;背部;臀部和後肢。初看起來它很像樑龍,但地震龍具有更長的尾巴和粗壯的骨盆。據初步估計,它的長度至少有50。不過已縮水至29-42米長,22噸重。地震龍長著長脖子,小腦袋,以及一條細長的尾巴。鼻孔長在頭頂上。它的頭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圓形牙齒,後部沒有牙齒。地震龍的前腿比後腿短些。每隻腳有5個腳趾,其中的一個腳趾長著爪子。地震龍用四隻腳走路,走得很慢。它們成群生活。地震龍是植食動物,吃東西時,地震龍將樹葉整個嚥下去,一口也不嚼。地震龍是較大的恐龍之一,但部分科學家認為已發現的地震龍化石屬於一隻長得過大的樑龍。

  地震龍的習性

  地震龍曾被認為有39-52米長,因此當時被認為是恐龍世界中的體長冠軍,除了雙腔龍***58-62米***。由於背部骨骼較重,使得它的身軀龐大,有150噸重,體重是恐龍時代的冠軍。不過已縮水至29-42米長,42噸重。它的牙齒只長在嘴的前部,而且很細小,這樣它就只能吃些柔嫩多汁的植物了。鞭子似的長尾巴可以幫助它抵禦敵害,也可以趕走所到之處的其他小動物。可以想象得出,地震龍在吃食的時候,尾巴在不斷抽打的情形。地震龍是個巨大的恐龍,儘管體型巨大,地震龍的腦袋卻是纖細小巧。它的鼻孔長在頭頂上。嘴的前部長著扁平的牙齒,嘴的側面和後部則沒有牙齒。它的前腿比後腿短,每隻腳上有五個腳趾,其中的一個腳趾長著爪子。地震龍成群活動,它們走路非常的慢。地震龍不做窩,它們一邊走路一邊生小恐龍,因此恐龍蛋形成一條長長的線。它們不照顧自己的孩子。地震龍的腦袋非常小,所以它不聰明。地震龍是植食動物。吃東西時,它不咀嚼,而是將樹葉等食物直接吞下去。一些大型食肉恐龍會捕食地震龍.如果讓20位10歲左右的小朋友頭腳相接的躺在地上,他們組成的長度基本上同地震龍的體長差不多。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科普的世界各類恐龍之最。

  首先我們從恐龍化石之最介紹起:關於恐龍的化石世界之最,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前面介紹過的一篇文章中國恐龍化石之最_世界之最網。

  槽齒龍-恐龍的祖先,應該算是最早出現的恐龍,槽齒類爬行動物可能就是恐龍的祖先。在三疊紀時期,有各種爬行類動物——會跑的、會游泳的、會掘洞的,甚至還有會飛的爬行類動物***同時也有最初的哺乳動物,那是些細小的像老鼠似的動物***。

  極龍-世界上最高最重的恐龍。抬起頭高達17米,重達100噸。極龍生存於1億1000萬年至1億年前,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它的化石是一根肱骨及一些脊椎。

  地震龍-世界上最長的恐龍,應超過40米。地震龍***屬名:”Seismosaurus”***意為“使大地震動的蜥蜴”,是巨大的草食性恐龍之一,生存於晚侏羅紀。較新的研究顯示地震龍的身長只有約32米,重量約22到27公噸,小於它們的近親超龍。這個重新評估是根據地震龍巨大尾巴的位置,實際上比DavidGillete首次計算地震龍體重時的位置還要前。

  牛角龍-世界上頭骨最大的恐龍,2.7米的頭骨是所知的任何陸上動物中最長的。牛角龍屬***屬名:Torosaurus***是角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馬斯特裡赫特階***的北美洲,牛角龍擁有陸地動物中已知最大型的頭顱骨之一,長度為2.6米;只有最近命名的五角龍超越這個數值,長度為3米。根據最新估計值,牛角龍的身長可能約9米,重量估計為4到6公噸。

  高脊龍 世界上蛋最大的恐龍——蛋長30釐米,直徑25釐米,約和鴕鳥蛋一樣大。高棘龍屬***學名:Acrocanthosaurus***又名高脊龍、多脊龍或阿克羅肯龍,意為“有高棘的蜥蜴”,是肉食龍下目的一個屬,生活在白堊紀中期***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的北美洲,接近1億2500萬年前到1億年前。

  劍龍-世界上腦最小的恐龍——腦重70克,是體重的1/250000***人類為1/50***。劍龍屬***學名:Stegosaurus***是一類已滅絕的草食性四足動物,是裝甲亞目劍龍下目的一個屬。劍龍是最知名的恐龍之一,因其特殊的骨板與尾刺聞名。劍龍就像暴龍、三角龍以及迷惑龍一樣,經常出現在書籍、漫畫或是電視、電影當中。

  奔龍-世界上眼睛最大的恐龍,眼睛直徑約8釐米。馳龍屬***學名:Dromaeosaurus***又名奔龍, 是一類獸腳亞目恐龍,生活於上白堊紀坎帕階的加拿大艾伯塔省與美國西部,約7,600萬到7,200萬年前。

  似鳥龍-世界上最像鳥的恐龍。頭顱很像鳥,有些科學家認為它有羽毛並能飛。

  鋸齒龍-世界上最聰明的恐龍。鋸齒龍是種大型四足動物,身長約2.5米***8呎4吋***,擁有大象般的腿,以半直立姿勢行走。

  細顎龍-世界上最小的恐龍。只有1米長,2.5千克。美頜龍屬***學名:Compsognathus***又稱細顎龍、細頸龍、新顎龍、秀顎龍,是一屬小型的雙足肉食性獸腳亞目恐龍。根據最大型的標本,美頜龍的體重被估計重約0.83到3.5公斤。

  三角龍-世界上角最長的恐龍。3只角一隻在鼻端,另兩隻在雙眼的上方各一隻。三角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龍,全長大約有7.9到9米,臀部高度為2.9到3米,重達6.1到12噸。它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令人聯想起現代犀牛。

  副冠櫛龍-世界上最長的冠的恐龍。中空的冠從頭骨後伸出近1.8米。副櫛龍***屬名:Parasaurolophus***又名副龍櫛龍,意為“幾乎有冠飾的蜥蜴”,是鴨嘴龍科的一屬,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約7,600萬年到7,300萬年前

  鐮刀龍-世界上最大的利爪的恐龍。最長一隻爪的骨頭長度為70釐米,臂長2.4米。鐮刀龍屬***屬名:Therizinosaurus***意為“鐮刀蜥蜴”,therizo在希臘文意為“切割”或“砍斷”,sauros意為“蜥蜴”。

  馬門溪龍-世界上頸最長的恐龍。馬門溪龍的頸有11米長。馬門溪龍屬***學名:Mamenchisaurus***為蜥臀目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屬於馬門溪龍科。它們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廣泛分佈在東亞地區。馬門溪龍的體長可達22到26米,而脖子佔一半長度,馬門溪龍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脖子最長的動物。馬門溪龍具有很長的頸部,長度約在8到11米左右,頸部下方有很長的肋骨,頸椎數目在19節左右,遠超越其他蜥腳類的頸椎數目。馬門溪龍的頸椎長而細,但頸部並不靈活,主要藉由與頭部、肩部的關節來動作、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