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迪斯尼失敗的原因

  迪斯尼為什麼在法國巴黎失敗了,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巴黎迪士尼。我們說的巴黎迪士尼它的前身是歐洲迪士尼。目前全球有5處迪斯尼樂園,分別是美國洛杉機迪斯尼樂園、美國奧蘭多迪斯尼世界、日本東京迪斯尼樂園、巴黎迪斯尼樂園和中國香港迪斯尼樂園。而歐洲的巴黎迪斯尼是迪斯尼公司在本土與日本經營成功的基礎上才決定建造的。 1992年4月,歐洲迪斯尼在巴黎市郊馬恩河谷鎮開放,該公司決策者對其前景充滿了信心。然而在開業後的當年只有40%的法國遊客來此參觀;更讓人驚訝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到歐洲旅行的日本人。至1994年底,歐洲迪斯尼樂園共虧損20億美元。在經營的初次失敗後,迪斯尼公司才決定將歐洲迪斯尼改巴黎迪斯尼 。

  早期的盲目樂觀導致預算失控,從而徹底打亂了巴黎迪士尼樂園的節奏,也拖累了之後的經營支出。由於在設計及建造方百做出許多改動,巴黎迪士尼樂園的建造成本從預計的10億美元飆升至最後的50億美元。1995年巴黎迪士尼首次盈利,但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利息成本從2.65億美元降至0.93億美元和迪士尼放棄徵收管理費。但2002年又在樂園旁修建迪士尼影城,這種連續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預算導致公司再次連續虧損。

  文化衝突是迪士尼早期最顯著的問題之一,甚至當時的法國總統也拒絕參觀巴黎迪士尼。迪士尼用了很多年才改變了法國人在文化上的敵視狀態。而東京迪士尼則在一開始就進行本地化的改變,比如按照本地習俗入為青少年慶祝成年禮等。實際上,迪士尼和法國有很深的文化聯絡,比如《白雪公主》和《灰姑娘》這些經典的故事情節都是來自法國作家Perrault的童話。只是巴黎迪士尼在問題發生之後才意識到這些聯絡。

  還有一個就是平均消費。去年巴黎迪士尼遊客每人每天平均花費200歐元,而東京迪士尼人均消費額近400歐元。最近幾年的金融危機也影響了歐洲遊客的平均消費支出。另一個問題在於,巴黎及法國可以選擇的旅遊專案太多了,迪士尼對消費能力比較強的國際遊客缺少吸引力,比如亞洲遊客更願意購物。

  作為一個銷售夢想的品牌,迪士尼樂園擁有特別的吸引力、使用者體驗和成熟的商業模式,而這也能夠保證與之相關的生意能夠獲得溢價,也能夠提高生意成功的概率。

  但這不等於迪士尼樂園就是成功的保證。實際上在國際市場的三個迪士尼樂園中,只有東京迪士尼樂園盈利,巴黎和香港的迪士尼樂園都處在長期的虧損狀態。尤其是香港迪士尼樂園還有內地遊客的支撐,2011年香港迪士尼594萬入園遊客中的45%來自於內地。假如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始營業,恐怕香港迪士尼樂園將會陷人更大的虧損之中。

  作為一種特殊的連鎖經營,迪士尼樂園本身也需要創新和改變。對於巴黎迪士尼來說,更是需要如此。東京迪士尼的成功,某種程度上得益於日本很強的動漫文化以及日本消費者對美國文化的認同。

  巴黎迪士尼面對著更復雜的消費者。根據法國旅遊局的統計,法國迪士尼的遊客中,法國人佔49%,英國人佔13%,西班牙入和葡萄牙人各佔10%。

  巴黎迪士尼目前的遊客數量並不少,更關鍵的是提高遊客的平均消費額,這需要更深入理解不同文化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說到底,還是要真正瞭解消費者,才能讓他們多掏錢,商業就是這樣。

  企業開展的國際市場開拓和營銷活動是在一定的 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下進行的,這些條件對企 業活動的成敗有很大的影響。 在進入一個市場前,企業必須認證研究目標市場 環境和特點,並作出相應的對策來適應他們的要 求,只有在適應中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 不管一個企業實力有多強大,基礎有多雄厚,也 應該避免驕傲狂妄情緒的產生,否則再偉大的成 功也只能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