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個人勵志成才故事

  很多創業成功者其實都是典型的“大學生創業者”,他們用自己的例項證明了,中國大學生創業者也可以如矽谷的扎克伯克,比爾蓋茨那樣,做一個成功的大學生創業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80後大學生創業故事 看25歲董事長如何成長的!

  今天這位80後大學生創業故事的主人公是曾學習生命科學專業的王傑,大學期間開始創業,賣過電腦配件,開過化妝品店,與朋友合夥開發網站,取得成績併成功出售該專案。2009年畢業,創立IT公司,從事軟體及網際網路專案開發工作,任董事長,公司資產超過500萬,2011年合同簽約額過千萬元。 80後大學生創業故事:首先要有創業理想

  5年內公司爭取成為襄陽本土第一IT公司,夢想將公司打造成全國知名的IT企業。 80後大學生創業故事:創業從大學校園開始

  入大學的第十天,王傑違反學校規定,偷偷買了電腦自學鑽研,從此迷上了網路,一心想靠網際網路創業。在校期間,王傑的創業經歷十分搶眼,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他做了一家電腦配件的代理商,專賣記憶體條。在當地的旅遊景點租下湖中半島,開辦過野外CS真人野戰館。一時間,王傑成了同學眼中的明星,無所不能。

  然而,種種經歷並沒有令王傑感得?慰,“這些都是小打小鬧,沒有方向的創業嘗試,我的市場一定在網際網路。”2006年,出於對網路論壇的暖愛,王傑利用業餘時間開始自主創業,與八名同學組成創業工作試冬創辦了一家當地的論壇。他們在校內一處僻靜教師公寓租住了一套住房作為辦公地點,所有人日夜輪流上班,刻苦工作,從事城市論壇的開發。 幸運的是,論壇一炮而紅,天天登入發帖人數達到兩三千人。

  大學畢業前夕,經江蘇某投資公司投資,王傑將論壇出售,獲得了16萬的資金。由於年輕不懂市場,這個價格賣得很虧,但這筆錢是王傑和他團隊的第一筆創業資金。王傑賺錢的訊息在校園裡引發較大反響,當地不少人開始知道王傑的名字。 80後大學生創業,定製軟體開啟市場大門

  2008年7月,大學畢業後,王傑意識到,與軟體行業競爭激烈的大城市相比,襄樊這種競爭較小的城市蘊躲著更大的發揮空間,“在欠發達地區從事高科技行業,成功率更大!” 來到襄樊後,王傑積極尋求政策支援,當時,恰逢襄樊市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央成立。襄樊學院與高新區合辦大學生創業基地,並設立了100萬元的大學生創業基金。2009年3月,王傑帶領團隊接受專家評審,爭取大學生創業基金的扶持。在數十個專案中,最終有14個專案進選了終審。由於良好的創業素質,王傑在5分鐘的專案介紹中得到所有的評審員及專家好評。與會評審員及專家一致認為王傑的專案具有非常強的操作性,科技含量高,可持續發鋪性強,並對該創業團隊十分認同。最終,王傑成為襄樊大學生創業基金的首個且唯一特等扶持基金獲得者,他的創業團隊獲得了襄樊高新區免費提供的高檔辦公場所。

  一個剛起步的軟體公司如何在眾多優秀同行中生存併發鋪起來?王傑認為,公司的優勢在於員工有激情!在這個平均年齡25歲左右的團隊裡,員工的技術水平在數年的摸索中十分精彩,平時有業務,所有員工都是絕心絕力,保證讓所有的客戶都滿足。且公司沒有龐大的其他開支,開發成本較低,具備較強的價格優勢。

  2008年底,公司尚未來得及註冊,便有客戶觀中他們的低價服務和專業的團隊,簽下了某公司一筆鉅額軟體開發訂單。此時,承接如此巨大的業務令王傑有些力不從心,於是,他決定尋求合作。

  2009年3月,公司註冊的第九天,襄樊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主動上門考察,最終以200萬元投資換取了猛禽公司30%的股權,並簽訂融資協議。此後一年,公司在襄樊先後承接了數十家企事業單位的軟體專案,並承接了來自瀋陽、武漢、咸寧、佛山等各地的業務,迅速在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80後大學生創業成功後,再進行二次創業觀中入口網站

  一次偶爾的機會,王傑捕捉到一個網際網路商機——入行地級城市的入口網站開發大有可為。當時,襄樊有660萬人口,但沒有一家民營的入口網站,這讓王傑觀到了事業發鋪的新方向。

  通過軟體開發業務積累的資金,王傑開始了二次創業,入軍網站?

  通過1年零9個月研發,2010年3月23日,公司耗資20萬元打造的城市綜合門戶網——襄樊網正式完工,並於當日入行上線測試。正式版釋出之後,在短短的月餘時間內,網站日IP已經突破1萬,日PV值達到23萬,30餘家公司進駐網站商務頻道,成績令人欣喜。當年,公司斥資100萬元全力打造襄樊網。

  2010年12月,在團省委青年創業就業促入中央舉辦的“豔陽天·青年創業行動”中,王傑從321個參選的青年創業項墓埴表中脫穎而出,經過初審、複審、答辯、實地面試等環節,獲得最高額的扶持20萬元。

  2011年6月23日,王傑獲得“襄陽十大創業新銳”稱號。截至今年上半年,他的公司開發了7家大中型企業及醫院的整體資訊化解決方案專案,合同簽約額超千萬元。“公司每年都有新專案上馬,分階段訂立不同的短期和長期目標,而最終目的,是要找到持續盈利的專案。”對網際網路的未來,王傑佈滿希瞧。

  :大連理工倆90後大學生開奶茶店:我們不是瞎胡鬧

  和同學合夥開店

  昨日上午,來到位於大連理工大學北門的享樂佳美食城,在二樓找到了“麥客同學”奶茶店,不大的奶茶店裡經營著奶茶、果汁、咖啡、西米露等二三十種飲品,“麥客同學”的老闆是兩個“90後”的大學生。

  正在忙碌的奶茶店合夥人冀承旺說,2014年7月他從大連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畢業後,在北京一家大型國際餐飲公司擔任儲備幹部,月薪6000元,經過一兩年的考核升為店長後,工資能達到一兩萬元。“在北京,我學到了很多關於餐飲業的東西,為我自己創業打下了基礎,相比固定的上班拿工資,我還是更喜歡自由且更有挑戰的創業。 ”

  2015年10月底,冀承旺決定辭職回到母校大連理工大學,經過認真地市場調研,冀承旺看到了商機,“奶茶這一市場還未飽和,知名品牌奶茶比較少,需求量相對較大,我們可以嘗試著從奶茶入手創業。”

  同時,他還說服大學時的好友韓道滿一起投資創業做奶茶店。韓道滿說,現在是合夥人時代,他之所以和冀承旺合作創業,看中的是他的優勢,“他是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有在餐飲企業工作的經驗,有一顆追求上進的心! ”

  品質放首位

  每天能賣出200杯

  創業之初,韓道滿和冀承旺兩人為了保證產品質量,跑遍大連大大小小的市場,“既要保證進貨價格合理,更要保證奶茶質量,確確實實為同學提供便利,我們幾乎跑遍了大連所有的市場。 ”

  韓道滿說,他目前還在大連理工大學讀研,專業是等離子體物理,開業前期,兩人經常在“麥客”奶茶店整理清掃到凌晨兩三點,正式開業後,他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和實驗上,他說目前學業才是第一位的。作為水吧運營者,冀承旺透露,“我們兩個合作得還不錯,麥客從11月開始營業,寒假時間忽略不計,到3月份已經開始盈利了,每天可以賣出200杯,預計半年內可以達到盈利。 ”

  瞭解到,韓道滿曾獲2012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大連市2013年十佳自強之星,目前仍以學業為主,奶茶店為副業,他負責在校園中做推廣工作,以提高奶茶店的知名度。買奶茶的張同學說,“這是老同學開的店,我們經常都來捧場,價格也不貴,確實是為同學服務。 ”“除了學生,很多在附近工作的白領和外國留學生也來光顧小店,這讓我們信心倍增。我們會經常詢問客人的意見並進行調整,奶茶最初是6元以上,後來根據同學建議添加了5元左右可以在吃飯時喝的果汁,想要做出精品價優的奶茶,為廣大同學和客人提供便利。 ”

  “有人覺得我們倆是在瞎胡鬧”

  奶茶店事業雖然蒸蒸日上,但兩人還是感到了壓力。除了經營壓力,還有來自社會上的壓力。“有人支援,也有人不理解,覺得兩個名校畢業生是在瞎胡鬧,壓力確實很大,我們的父母也不太理解我們的做法。 ”冀承旺說。“創業路上,我們遇到了很多人的幫助,老師、同學們和美食城的領導們都給我們提供了無私的幫助,人應該有感恩之心,我們在這裡也要對他們說一聲謝謝!”,韓道滿和冀承旺也不忘感恩創業路上給予他們鼓勵的人。

  :大學生創業99.9%會失敗

  2003年,他因“北大才子賣豬肉”一事備受關注,即使10年後在母校北大演講時,也以自己給母校抹了黑、丟了臉開端。如今他已是“壹號土豬”的品牌顧問,兼任“屠夫學校”校長,檔口遍及全國同時,培養出了6000多名賣肉人才。然而他的另一個身份是陝西一檔案館的地方誌編纂人員,算是“國家幹部”,每年有二三十萬字的寫作任務。

  “我骨子裡是個文人。”陸步軒覺得放棄了地方誌和文化,自己就成了純粹的商人,他不願意。

  曾在“北大”枷鎖裡困了十多年

  2013年你回北大演講時,曾說自己給母校抹了黑,丟了臉,現在還這樣覺得嗎?

  陸步軒:***笑***很多人問過這個問題。我覺得當時這麼說,應該是想說出一部分人的心聲,我自己也有這種感覺。

  北大是全國最頂尖的高校,是培養什麼傢什麼家的,既然讀了北大也應該是要做個什麼家。而我賣豬肉,就算到現在充其量是個工匠。

  但我現在想,如果能把賣豬肉做到極致,也就不算給母校丟人了,畢竟中國的食品領域也有一些問題,我做這個事情要戰戰兢兢,從源頭來做。

  你覺得北大的學習生活經歷,對你來說影響最大的是什麼?

  陸步軒:有時我覺得在北大的生活是把枷鎖,我已經有十多年時間在這把枷鎖裡出不來,為名所累。

  北大不是一般人能考上的,但我畢業後沒什麼出息覺得很失落,又放不下身段去幹點別的,最後賣豬肉也是為了生活,人不能沒有生存的條件,我算是被生活逼上梁山。

  開始賣豬肉時特別怕見到熟人,所以就去了一個不太熟悉、熟人少的地方冒充文盲。當時我的豬肉攤旁邊有個小商店,我經常去裡面買酒買菸,從來不買書報,就是希望老闆印象中的我沒什麼文化。

  有人說“北大才子賣豬肉”也是藉著北大名聲營銷。

  陸步軒:***笑***有一點這個意思,因為反差比較大嘛,就會有新聞效應,能節省不少廣告費。

  現在賣土豬定位中高階人群

  從北大中文系畢業生到“屠夫學校”名譽校長,你是怎麼成為專家的?

  陸步軒:我是個書呆子,做事比較較真,1999年賣豬肉時就開始琢磨,顏色紅了淡了,在裡面摸索規律,豬這輩子就算得過感冒,也會在豬肉上留下痕跡。

  我給“屠夫學校”上課的講義有十七八萬字,就是根據這些經驗寫出來的,有的還去找殺豬的養豬的諮詢。現在雖然出了一個教讀者選購放心肉的小冊子,但還是有些問題說不清楚。

  除了“屠夫學校”校長,你還是“壹號土豬”的顧問,陳生算是你事業的一個轉折點嗎?

  陸步軒:我和他***陳生***2008年認識,其實最初我不認可他賣的土豬,也就是黑豬,覺得同樣是豬肉,土豬生長週期比白豬長一倍,毛色黑還很難弄乾淨,再加上土豬油比較大,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不一定喜歡吃。

  但不同地方吃豬肉的方式不一樣,廣東人就喜歡白水煮豬肉,陳生拿了兩種豬肉來分別煮了下,我們嚐了覺得味道確實不一樣。

  當時我還是覺得,廣東是改革開放前沿嘛,經濟相對發達,我當時在陝西相對閉塞落後,覺得雖然在廣東有市場,把土豬拿到陝西根本沒人買。

  這個觀念是怎麼改變的呢?

  陸步軒:其實出名之後錢賺得越來越多,眼界也開闊了,意識到生活水平提高後,大家會不滿足於溫飽,而是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尤其是後來土豬和土雞的觀念深入人心,覺得搞“土”的東西是返璞歸真。

  現在就意識到,無論工業產品還是農業產品,效益和品質是成反比的,效益高了品質就下降了。我們現在的土豬就是定位於中高階人群,以後土豬可以佔豬肉市場的半壁江山,也許最後能吃掉白豬的半壁江山。因為追求品質生活的人越來越多,市場會逐漸擴大。

  創業太難 畢業生不如先入傳統行業

  現在有更多人覺得,你是開了一條創業的先河,你覺得呢?

  陸步軒:我畢業後從事過很多工作,最後無奈才開始賣豬肉。現在都提倡大學生創業,我覺得還是要謹慎,因為按照目前的行業分佈,大學生能參與的更多是高風險的、勞動密集型的產業。

  但畢業生有什麼經驗和實踐能力?我自己覺得創業不容易,太難了,在校大學生如果有個產品比較好的發明創造,搞個創業沒什麼問題,否則我覺得99.9%都會失敗。

  所以你對大學生就業或者創業有什麼建議?

  陸步軒:現在大家都看著網際網路來錢多,萬眾過獨木橋,但是緊靠熱情完全不行。而且現在的大學生、90後沒有過過苦日子,本身吃苦精神就一般,我不贊成他們創業。

  如果大家實在就不了業,沒什麼技術,不如去傳統行業,比如賣肉之類的,先給別人打工積累經驗。

  我認為,與其鼓勵大家創業不如給小企業一些優惠政策,小老闆們在市場打拼時間長了,他們有經驗了反而更容易成功。

  主業是在檔案館修地方誌

  有人說你現在身家已經上百億,是真的嗎?

  陸步軒:我現在還在陝西一檔案館工作,參照事業單位管理,不能參加企業管理。所以現在其實是生計沒有問題,步入了小康。當“壹號土豬”顧問是覺得這件事有意義,屠夫學校從2009年到現在已經培養了65期學生,每期100來個人,“壹號土豬”檔口上的4000人都是經過培訓的。

  所以主業還是在檔案館修地方誌?

  陸步軒:對,從骨子裡面講我覺得自己是個文人,不搞地方誌和文化了就成了純粹的商人,我現在在單位每年還有二三十萬字的寫書任務。這種堅守也是北大留下的烙印。我還打算等公司上市了,聘請專業經理人發展二線城市,就能安安靜靜寫故事了。

  現在生活是不是很忙?

  陸步軒:挺忙的,出來巡查參展還要跟單位請假,不過我提前都會加班把工作補上。不過慢慢也就習慣了。

  我生活比較有規律,早上6點20分起床,晚上11點半睡覺,該幹什麼幹什麼,從不賴床不晚睡,有事會規劃,上班就是寫東西,心情好了有靈感了多寫點,煩躁時就少寫點。你寫文章的風格是什麼樣子?新書《北大“屠夫”》跟以前的著作有什麼區別?

  陸步軒:增加了最後三篇內容。我寫文章比較信手拈來,力求把話說得有意思,幽默一些,有點開涮的意思。也不會刻意去描寫,覺得寫東西重要的是語言要好。

  給自己這本書打多少分?

  陸步軒:我覺得至少85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