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金融發展歷史簡介

  資本主義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發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德國金融發展歷史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德國金融發展歷史介紹

  長期以來,國內經濟學界對美國和日本的經濟發展經驗推崇較多,對於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經驗的介紹相對不夠。而現在,隨著德國“工業4.0”概念在國內的大熱,大家越來越重視德國經濟金融的發展經驗,作為對“德國模式”關注較久的學者,

  從戰後以來的發展歷程來看,德國具備經濟增長強韌、製造能力強大、虛擬經濟發展適度、社保與財政保持平衡這四個方面的典型特徵。

  首先,經濟持續穩健增長,具有高效、穩定、抗風險能力強的顯著特點。

  二戰以來,以美、德、英、法、日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基本經歷了戰後快速發展時期、石油危機與滯脹時期、全球化與網際網路發展時期、全球金融危機時期以及後危機時期五個發展階段。在這五個發展階段,德國經濟始終保持相對穩健強勁的增長,體現出高效、穩定和抗風險能力強的顯著特點。

  德國是戰後平均年增長率最快的發達國家。從1951年至2014年的64年間,德國GDP年平均實際增長率為4.65%,而同期美國為3.20%,日本為4.22%,英國為2.56%,法國為3.16%。

  德國勞動生產率保持較快增長。在主要發達國家中,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其勞動力增長對整體經濟增長的貢獻要顯著高於歐洲與日本。如果考慮單位勞動力產出的年增長率,1961年以來,德國平均單位勞動產出年增長率為2.23%,顯著高於美國的1.59%,僅次於日本的2.99%,列第二位。

  德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還表現在保持物價穩定的能力。戰後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德國始終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物價水平,即便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時期,在主要發達國家普遍經歷高通脹的情況下,德國依然保持了5.08%的平均通脹率,顯著低於其他國家。以發達國家2%的通脹率作為目標,計算各時期通脹率與通脹目標的平均距離***絕對值***,德國僅為0.8個百分點,物價穩定性顯著好於美、日、英、法四國。

  德國經濟具有較強的抵禦危機能力。戰後德國共經歷了6次經濟衰退,包括兩次石油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但每次衰退的時間均不超過1年,特別是在歐債危機中“一枝獨秀”,率先復甦,顯示出較強的抵禦危機能力。相比之下,美國戰後共經歷7次衰退,且在20世紀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和次貸危機中恢復了較長時間;日本在東南亞金融危機與次貸危機中經歷了較長衰退期;英國雖然衰退次數少於德國,但在兩次石油危機與次貸危機中,均經歷了較長的衰退期。五國中,僅有法國所經歷的危機和衰退次數要少於德國。

  其次,堅持製造業立國使德國具有良好的實體經濟基礎。

  強大的製造業實力。目前,德國經濟實力位居世界第四、歐洲第一,經濟總量佔歐盟的1/3,是當之無愧的火車頭。德國精密機械、製藥、工程機械、汽車製造、環保產業都聞名於世,其產品以品質優異而著稱。與其他主要發達國家相比,德國近年來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始終穩定保持在20%以上。高比重的製造業不僅創造了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也為高附加值的服務業奠定了基礎。製造業立國使“德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推動出口快速增長。2014年,德國淨出口佔GDP的比重為***2%,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再者,適度發展虛擬經濟,金融與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

  德國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適度發展虛擬經濟。與美、日、英、法等主要發達國家相比,德國金融市場規模並不領先,2012年德國股票交易額佔GDP的比重在34.7%,顯著低於美國的132.2%和英國的95.2%,也低於法國和日本。從間接融資看,2014年德國國內信貸投放額佔GDP的比重為141.1%,顯著低於美國的245.0%和日本的374.2%,也低於英國和法國。虛擬經濟的適度發展還表現在廣義貨幣***M2***規模上,2014年末德國M2餘額佔GDP的比重為90.0%,顯著低於日本和英國,與美國和法國基本持平。德國的這種經濟發展特點顯示了其實體經濟發展對資本和貨幣增長的依賴度低,也體現出其資本利用和金融運轉的高效性。

  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房地產業增加值約佔GDP的11.1%,是五個發達國家中最低的。從房價相對漲幅來看,2001年—2014年,德國二手房房價年均漲幅僅為1.4%,新房房價年均漲幅為2.3%,而美國同時期房價年均漲幅在2.4%,英國為5.4%,均高於德國。從收入房價比***年收入/房屋每平方米單價***看,德國在15倍—20倍左右,即一年的收入可以購買15平方米—20平方米的房屋。相比之下,除美國由於土地資源豐富,收入房價比約為30倍,高於德國外,英國、日本、法國收入房價比大約在10—15倍左右,要略低於德國。

  最後,社會保障制度與財政可持續性保持良好平衡。

  德國是典型的社會福利國家。2014年德國社會保障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54.1%,是五個主要發達國家中比重最高的,同時,社會保障支出佔GDP的比重達到23.8%,僅次於法國列第二位。良好的財富再分配機制與社會保障體制使德國社會貧富差距相對較小,目前,德國的基尼係數在0.31左右,也是五個主要發達國家中最低的。

  社會保障制度與財政可持續性保持良好的平衡。2014年的德國財政盈餘佔GDP的比重為0.54%,連續三年保持財政盈餘,推動近年來政府債務率出現下降,這在五個主要發達國家中獨樹一幟。2014年德國政府債務餘額佔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80.5%下降至74.7%,是債務率最低的發達國家。

  德國金融發展的五大支撐因素

  第一,社會市場經濟模式。

  社會目標與經濟目標並重。在主要發達國家中,德國的發展模式獨樹一幟。作為德國模式賴以持續發展的基石,社會市場經濟的要義在於不僅追求市場經濟的高效率、高利潤以及自由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而且奉行均衡分配利益的社會公平和有限但必要的政府巨集觀調控。政府的角色權重介於自由競爭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之間,只能按照有限干預的原則進行調控。

  穩健的公共財政體制。為了確保財政執行穩健,德國甚至將預算收支平衡寫進了憲法。財政收入方面,德國直接稅與間接稅並重,兩者佔稅收收入的比重大致為40%與60%。值得一提的是,其能源稅與資源稅佔比較高,大約為10%。對能源消耗課以重稅,較好地促進了德國的經濟轉型和綠色發展。財政支出方面,德國非常注重轉移支付來保持各地方財政支出的平衡。其轉移支付可以分為縱向和橫向兩類,前者是指聯邦政府拿出一部分稅收,在各州之間進行分配,後者則是直接在各州之間進行調撥,不經過聯邦政府。

  公私經濟協調發展。在戰後初期的國有化浪潮中,德國逆向而行,按照財政平衡、適當干預的思路,對大量國有企業全部或部分私有化,確保其擁有自主決策權和經營權。與此同時,德國還有選擇地保留一部分公有制企業,以服務國家經濟政策或提供公共服務和產品。例如,水電煤等公共領域企業歸地方政府所有,確保水電煤低價供應;在落後地區投資建立公有企業,推動落後地區經濟發展,縮小區域經濟差異;投資建設科技型公共企業,帶動私有制企業開展研發工作,持續提高國內研發能力和科技水平。

  第二,製造業強國戰略。近期德國提出的“工業4.0”戰略風靡全球,對製造業的重視和扶持也是德國一以貫之的強國之基。

  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持續的技術創新是德國製造業長盛不衰的根源。據統計,在德國製造業營業額中,27%以上來自於產品創新,德國的研發投入佔GDP比重始終保持在3%左右,在發達國家中僅次於日本。20世紀90年代之前,德國創新政策是扶持國家性的研究中心,進行重大專案科研攻關。20世紀90年代以後,德國創新政策體現在創新聚集帶上。各型別企業、大學以及研究機構組成開放性的創新網路,並根據各自的優勢在鏈條上的不同階段工作,可以選擇與研究院所共同完成研究任務,也可以選擇外包,將研發任務交給研究院所。這種創新模式更適合網際網路時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