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演員的勵志故事

  每個人都幻想成功,那成功究竟是什麼,怎樣才算是成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楊洋的勵志故事

  在拍《紅樓夢》之前,楊洋的簡歷近乎一片空白:“我沒有參加過社會實踐,沒有經歷過比賽競爭,一些90後熱衷的選秀都與我無緣。”楊洋是一名軍校生,小學還沒畢業,他就考上了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一待就是五年。軍校生活異常枯燥,但嚴格的軍隊條例卻把楊洋和外界的浮躁隔離開來,讓20歲的他保持了一份同齡人中難得的單純。2007年9月,《紅樓夢》劇組在全國藝術院校挑選演員,楊洋有幸被選中。經過兩個月封閉訓練,楊洋眉宇間流露出古典的氣息與導演李少紅心目中成年寶玉的形象越來越契合,經過紅學家的首肯,他終於成為《紅樓夢》最後一位拍板的演員。

  頭一次開機,完全沒有拍攝經驗的楊洋就露了怯。就一個行禮的動作,竟然NG了十幾次,把導演急得渾身冒汗。為了讓自己在舉手投足上更接近古人,楊洋給自己制定了一套“變身”方案。並不斷提醒自己把學了八年的東西都放棄,從最簡單的走路開始適應。本以為拍《紅樓夢》不就是觥籌交錯,就是對詩賞月,誰知道對體力的要求絲毫不亞於武打戲。最讓楊洋印象深刻的是拍寶玉與寶釵大婚的戲,三天以後,他的肩膀和脖子完全動不了,睡覺稍微一歪腦袋就會疼醒。楊洋在參演寶玉之前從未完整地讀過《紅樓夢》,進入劇組後,他把拍攝以外的全部時間都花在看劇本、背臺詞、讀原著上,厚厚的一大本《紅樓夢》,記不清翻了多少遍,以至連書皮都被他翻爛了。兩年來,楊洋看的、想的、琢磨的全是寶玉。長達兩年的拍攝,讓楊洋經歷了大部分同齡人所無法企及的榮耀,也擁有了從未體驗過的成就感。

  【點評】楊洋在別人看來就好似“天上掉下來的寶哥哥”,其實不然,機遇總是青睞時刻準備著的人。楊洋從小的藝術愛好,五年的藝術學院的軍校生活,其藝術天賦與追求,個性的單純與古典,使得他脫穎而出。藝術的底蘊要靠後天的努力修煉,個人的才藝要靠自己努力打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楊洋的藝術之路,不正昭示著我們要時刻準備,努力奮鬥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楊洋的成長經歷

  1 7 歲就以《新紅樓夢》中的成年賈寶玉一角橫空出世,楊洋出道已經有8年。大大小小演過不少的角色,他是《花開半夏》中的富二代,是《暴走神探》中乖戾的反派, 是《洛神》中唱著黃梅戲的古裝美少年,是電影《左耳》中的叛逆少年許戈,是網劇《盜墓筆記》中身懷絕技的黑衣小哥,是《旋風少女》中溫暖而又嚴厲的若白師兄。

  “他可塑性很強,氣質乾淨但又帶點邪氣,能演亦正亦邪的人物,在小鮮肉裡算難得的。”不少業內資深人士這樣形容他。

  從小就開始學舞蹈,11歲開始,就離開父母北上開始獨立的學習、生活和練功。解放軍藝術學校的管理異常嚴格,軍事化管理讓他的整個青春期都在一種模式化的程式下進行。每天會有晨練,練功也是日復一日地枯燥,一個星期才能看一次電視,有時候要一個月才能給家裡打個電話。儘管他也會偷偷地看小說、打網遊、追美劇,但他的青春和大多數正常小孩的青春期截然不同。在漫長的青春歲月裡,楊洋唯一能夠抵抗青春期鼓譟的方式,就是自己和自己較勁,“有時候自己很憋屈,也不會跟別人說什麼,就自己消化”。

  在電影《左耳》選角階段,為了找到最貼合劇中角色的演員,劇組物色過各式各樣的小鮮肉,在挑選許弋的時候,楊洋幾乎是最後才出現。“他本身顏值很好。來試戲那天可能是前一天沒睡好,顯露出一絲桀驁不馴的氣質,剛好符合許弋的感覺。”導演蘇有朋回憶起當初楊洋試鏡的過程印象仍舊深刻。

  而這段經歷在楊洋看來,可能有些歪打正著。那段時間正逢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試鏡前一天,楊洋熬夜場球。然後就有了蘇有朋所說的“桀驁不馴的氣質”。雖然事後說起因緣總帶有些僥倖,但如果沒有高顏值,沒有斯文氣質,如果不是他有豐富的表演經歷,可能同樣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命運總是有些驚人的相似,楊洋進入演員這個行當也是幸運種下的結果。當年《新紅樓夢》去各大高校選演員的時候,原本已經報了名去韓國參加舞蹈比賽的楊洋,壓根沒想過試鏡之後,一路順風順水,出演賈寶玉,簽約公司,然後沒有像他大部分畢業後進入文工團的同學一樣。他離舞蹈演員越來越遠,但離一名出色的演員越來越近。

  每當接到新劇時,他總是專心研讀劇本,如是小說翻拍劇,總會拜讀原著,盡善盡美,盡力真實的還原原著;當遇到打戲時,他總想親自試試,親力親為,基本不怎麼用替身;當自己的作品播出時,他總是仔細的觀看,觀察自己的表現是否得當,查漏補缺,讓自己不斷進步;當身體不適時,他盡力工作,堅持不懈,完成好任務。

  進兩年是他事業爆發的年,雖然經歷過解約和更換公司的***之後,但楊洋依舊呈現出的是一種積極進取的狀態。電影有人氣頗高的《左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在電視劇方面更是話題作品不斷,既有超高人氣的網劇《盜墓筆記》,還有高顏值、高話題的《旋風少女》《微微一笑很傾城》,真人秀《花兒與少年》。 春晚的舞臺上也看見他與佟鐵鑫老師演唱《父子》這首歌,大力弘揚孝道。告訴普天下的子女要孝順父母,孝順長輩,要把愛說出來,要把愛付諸於行動。

  他也熱心於慈善公益事業,不光自己帶頭參與公益事業,也呼籲他的粉絲羊毛們也加入公益事業。

  楊洋,他在以黑馬的姿態前行,蓄勢待發的楊洋似乎已經做好準備,讓這個娛樂圈好好瞧一瞧他了。

  勿忘初心,方得始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青春不息,奮鬥不止。青春不殆,夢想不滅。天涯海角, 堅持苦攀。 心若向陽,蓄勢待發。

  50億帝演員黃渤的故事

  小成本電影《瘋狂的石頭》創下的利潤奇蹟讓人們記住了黃渤。2009年,黃渤憑藉在電影《鬥牛》中的精湛演技獲得第4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影帝。

  近10年來,黃渤一直在積累能量、提升能量、釋放能量,他主演的電影票房總額近50億元人民幣,也因此再度被媒體加冕——“50億帝”,成為貨真價實的“票房靈藥”。

  在鳳凰衛視的訪談節目中,好友樑靜說:“黃渤的堅持特別讓人感動,因為他被很多人不看好。”黃渤坦然承認:“我一路走來其實就是個軟堅持。包括我唱歌,包括拍戲,不是遇到難事兒就放棄了,我是一直衝著目的地往前走,剛跨進電影圈,有位前輩善意地提醒我:‘黃渤,男怕入錯行啊。其實你也不一定要演戲,做攝影,搞配音,其實也不錯。’但我堅持下來了,我用堅持證明我入對了行。”

  黃渤的父母是每個月靠薪水養家的機關幹部,他們給不了黃渤想要的生活,甚至對黃渤痴迷的影視歌事業十分反對。

  有人笑談黃渤是“三無”男人:無美貌、無肌肉、無身高。黃渤確實長得有點兒“抱歉”,有位副導演看不上他,曾當面對他說:“這不胡鬧嗎,這哪能行?”轉身走出門還在責備:“怎麼能亂找,這什麼東西啊這是……”在靠臉吃飯的娛樂圈,黃渤的長相無疑是他成功最大的絆腳石,但黃渤用艱辛和汗水完成了別人眼中幾乎是不可能的跨越。

  歷經挫折,黃渤仍不改初衷。他從事過很多職業:歌手、演員、配音、舞蹈教練、工廠小老闆……這些職業的終極目標還是指向音樂。比如說當小老闆,就是因為沒有人給他出唱片,他下定決心自己掙了錢自己出!因為對音樂的堅持,黃渤與很多音樂界人士成為患難之交,為走上演藝道路創造了機緣。黃渤認識的第一個導演管虎就是音樂夥伴高虎推薦的,他夢想著成了影星就有更多的機會出唱片。他的演藝道路同樣是一波三折,第一部電影《上車,走吧》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贏得了觀眾的喜歡,讓他信心滿滿。但緊接著他飾演電視劇《黑洞》裡的湯文軍卻差強人意,為行家所詬病,毀掉了他曾經贏得的聲譽,不是歸零,而是為負。摸爬滾打在影視道路上,黃渤起起落落,執著前行。

  黃渤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人,這個連長相和身高都“打了折扣”的普通人,有太多的理由可以抱怨:沒有背景,沒有帥氣的外表,沒有挺拔的身姿,沒有好的運氣……但黃渤從不抱怨自己的孤立無援,不抱怨自己的長相,也不抱怨自己的遭際,始終充滿了質樸的感恩。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黃渤經歷過太多的曲折和艱辛,但網上幾乎搜不到他自曝的心酸屈辱。

  因為堅持,黃渤練就一身本事,成了雜家中的專家,專家中的雜家,他閱歷豐富,儲備豐厚,戲路很廣,具備了走向成功的多種潛質。黃渤的老師徐燕教授感嘆:“老天除了沒有給黃渤一副偉岸的身材和俊俏的面容,其他的都給了。”網友也附和點贊:除了不帥,黃渤幾乎是全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