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勵志故事

  每一個關於讀書勵志的故事都是很適合我們用來教育孩子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忘卻飢餓的讀書人

  那年,有三個人遠渡重洋,在日本相遇。由於志同道合,他們成為朋友,租住在同一間房中。每日,三人一起讀書、寫文章,談論著時事。這三個人,後來成為民國大家。他們是陳獨秀、章士釗和蘇曼殊。

  三個人在一塊兒研究學問,得逢知已,可也有發愁的時候:他們經濟拮据。

  一次,三個人斷了炊,肚子餓得咕咕叫,前胸貼住後背,到處翻找也沒找出吃的東西。三人互相望望,從各自身上看到經濟來源:天氣已漸漸變暖,外衣顯得多餘。陳獨秀認為,可以拿外衣去當錢,換食物吃。

  章士釗與蘇曼殊聽了,全力支援。

  他們脫下外衣,一人穿著一套單衣。

  誰去當衣服呢?三人商量後,最終一致認為,蘇曼殊年齡最小,理應由他去當衣服。蘇曼殊答應了。陳獨秀和章士釗在屋裡又看起書來,肚子雖然咕咕叫,可也不感覺到餓,因為有了希望啊。

  兩人等啊等,太陽偏西,到了黃昏,也不見蘇曼殊回來。

  月亮升起來,大地如水銀匝地,仍不見蘇曼殊回來。

  陳獨秀認為,蘇曼殊當了衣服,一定買了很多好吃的,帶起來很費事,所以回來得晚。章士釗搖著頭,他認為,蘇曼殊很有可能是為了購得很好吃的食物,到處尋找去了,才遲遲不回。

  兩人越討論,肚子越餓,越盼望蘇曼殊早點回來。

  半夜時分,外面響起咚咚的敲門聲。

  陳獨秀聽了,忙跑過去開了門,看見蘇曼殊站在門外,手裡拿著一本書,一臉興奮,卻氣喘吁吁。原來,蘇曼殊當了衣服,拿了錢,經過一個書攤時看見一本自己一直想要看的書,馬上拿起書起來,一直到晚上,攤主要收攤,他急了,大叫一聲:“這本書我買了。”於是,放下錢拿起書就走。

  章士釗急了,問他,剩餘的錢呢?蘇曼殊搖著頭說,錢全部給了攤主。而且,他還擔心錢不夠,怕攤主不賣,扔下錢就跑,一路逃回來的。他得意地對陳獨秀與章士釗顯擺說:“這本書我遍地尋不著,今天在市上翻著了。”

  :不讀書不能生活

  一九〇八年,孫中山先生顛沛流離地到了英國倫敦。

  這個訊息立刻引起了一些華僑和中國留學生的注意。這些人有的懷著崇敬心情,有的抱著好奇心理,都想見到孫中山這位赫赫有名的革命領袖人物。其中有些迂腐的人推測,孫中山肯定是一個大字不識的“綠林豪傑”。

  待到與中山先生見面後,才知道他原來是一位博學多識、勤勉出奇的偉人。

  當時,中山先生經過旅途的輾轉周折,所帶的費用已分文不剩了,眼看著連一口麵包都吃不上。於是,一些熱心的留學生便慷慨解囊,你湊一點,我湊一點,湊了三四十個英鎊送給中山先生,以暫時維持他的基本生活。不料三天之後,大夥兒再去看望他時,卻見他已將這些錢買了一大堆新書。一見面,中山先生便津津有味地指著書告訴眾人說,這是什麼書,那是什麼書,這本書怎麼怎麼好,那本書又如何如何重要。眾人見此情景,一個個不禁目瞪口呆,有的為中山先生的好學精神所驚駭,也有的抱怨他不該將吃麵包的錢拿來買了書。

  這些人哪裡知道在中山先生看來,書比麵包更重要得多。他曾經說過:“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夠生活。”

  的確,在中山先生的一生中,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休假,每夭除了飲食做事以外,總是手不釋卷。他每次外出旅行,什麼行李都可以不帶,卻總要帶上幾本最新出版的書籍。即使是在火線上督戰,他也要帶許多書籍雜誌放在指揮所裡多軍事上的工作一停止,便把書本拿在手上,從容不迫,一字一句地讀起來。

  他曾經對一位朋友說:“我幾十年來,因為革命,居無定所,每年所買的書籍,讀完了之後,便送給朋友去了。至於讀過了的書籍之種類和數目,記不清楚。大概在我革命的時候,每年所花的書籍費,至少有四五千元;若是在革命很忙的時侯,所花的書籍費便不太多,大概只有二三千元。”

  :沈從文跪樹知讀書

  沈從文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大師,他的文學作品廣泛受到世人好評。小時候的沈從文就認真讀書,顯示出了卓越的文學家氣質。

  有一次,小沈從文逃課,溜到鄰村看大戲,一直到太陽落山,他回家。

  第二天,老師責問他為什麼逃課。沈從文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老師罰他跪在院子裡的一顆大樹下,說道:“你看,這楠木樹天天往上長,而你卻偏偏不思上進,甘願做一個沒出息的矮子。”

  第三天,老師又把他叫去,對他說:“大家都在用功讀書,你卻偷偷溜去看戲。昨天我雖然羞辱了你,可這也是為了你好。一個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老師的一番話,使沈從文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記住這次教訓,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

  此後,沈從文一直嚴格要求自己,沒有辜負老師的教導,成為偉大的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