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新穎題材

  對於高中的學生來說,在作文素材的積累方面要儘可能的多積累一些較為新穎的題材,這樣得到更好的效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1:穩穩的幸福

  “我不想在雲端舞蹈,我只想在地面行走”。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如是說。

  在雲端舞蹈看似舞步輕盈曼妙,卻遠不如在地面行走穩穩的增補幸福。

  雲端怎樣?雲端舞蹈,似乎給人一種傲視群雄,“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那是英雄的舞蹈,那是勝利者的舞蹈。但是,卻也舉步維艱,生怕一個不小心,便會踏空墜下,摔得粉身碎骨。

  東坡先生有詞雲:“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地面行走又如何呢?地面行走,再平凡不過了,但卻是一步一個腳印,倚著大地的支撐,才能使步子邁得堅實起來,厚重起來,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腳踏實地,才不會飄得太遠。當強秦大兵壓境,紙上談兵時,趙括那“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激情澎湃,讓趙國人誤以為看到了救世主。而到了真正的戰場上,全變成了一紙空談,趙軍的四十萬精兵,就這樣被他的“雲端舞蹈”一步步推入死亡的深淵。倘若趙王能夠認準人選,相信趙母的建議,倘若趙括將紙上談兵換成腳踏實地的演練,定會清楚自己的缺點所在,裨補缺漏,那戰場,必將是強秦的墳墓。

  我願意在地面行走。腳踏實地,才能把握時間。“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人生數十年匆匆而過,或許你只是在風中搖曳身姿,跳了一曲探戈,卻不知“三十八年看過,彈指一揮間”,時間已經一去不返,而在泥土上印上你的足跡,“成因飛鴻踏雪泥”,回首便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步伐,血與淚開闢的道路,便能在每一個現在經大地印上專屬的勳章。

  腳踏實地才能成功。古希臘神話中,安泰是戰無不勝的大力士,因為他的腳從未離地,而他的母親地神蓋婭正給他源源不斷的能量,而當他被赫拉克勒斯引誘到空中時,失去地支援的安泰只能任人宰割,安泰的失敗在於他從未認識到腳踏實地是多麼珍貴而有力啊!

  文學作品脫離生活就像在雲中漫步,華而不實,很難使人產生共鳴;音樂脫離了大眾便成為一小部分人的專屬,曲高和寡;人脫離了實地,虛偽浮誇,便從潘多拉魔盒中蹦出,人便會失去那穩穩的幸福!

  演繹人生另種風采。人的一生,可以選擇貼在地面步行,踏實地走完每一步。讓每一個腳印都留下自己或努力,或喜悅或掙扎或憤怒的情感,那自己的一生也不枉白活一場。但也不妨換個方式。野性揚眉劍出鞘,放蕩的激情恣意揮灑,將人生置於雲端,充滿力量與技巧地扭動每一步。水火交融的熱情,亦可呈現出生命的另一種風度,另一種風采。

  只要能夠舞蹈——立於雲端又何妨?

  2:智慧與傳承

  小時候的我對什麼都容易產生好奇,但一切都只是好奇而已,根本不會像爺爺那樣專注地做一件事。每當提到爺爺我都會想起爺爺用玻璃做佛龕的情形。

  我曾經聽說過爺爺少年時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少年,然而在我看來爺爺並不像衣來伸手的大少爺。爺爺生活的那個年代恰逢侵華戰爭,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我的爺爺做過地主也當過農民。因而我總覺得在爺爺的身上彷彿能夠看到舊時代與新時代的縮影。這樣的時代經歷也讓爺爺身上凝聚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積攢下來的智慧。智慧不僅凝聚在了爺爺的大腦裡,更凝在了他的手上,融合在了他的血液裡。

  我爺爺的手工活特別厲害,每次看他做東西的時候總覺得他的身上閃耀著光芒。佛龕是專門用來供奉神像的,爺爺做的玻璃佛龕精巧細緻,每一條花紋都是對稱的,每一條接縫都是筆直的,放到現在,一定有人會說爺爺是“有強迫症的處女座”。

  除了玻璃佛龕之外,爺爺令人嘖嘖稱奇的小玩意兒還有很多。紅紅綠綠的膠片唱片剪成各種花色圖案,貼到玻璃上,做成玻璃花燈。元宵節的時候提出去,比起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塑料或紙質的兔兒燈也好荷花燈也好,都要精巧透亮。奶奶穿舊了的衣服,爺爺戴上老花鏡,一雙粗大的手上下翻飛,不一會竟縫出一個小布包。別看這布包小,裡面竟有一個不易察覺的暗袋,錢財放進去,取用方便又不易失竊。最妙的是爺爺親手做的一根柺杖。普通的柺杖上,爺爺用榫卯安了一個可摺疊的小凳,走路走累了,放下小凳,凳子腿加上柺棍正好4根,柺棍瞬間變成小凳子,可以坐下休息。

  多年以後,爺爺去世。我便再也沒有見到過那樣精巧的佛龕,也再沒有見過那樣玲瓏剔透的花燈。爺爺給我做的那隻小布包,我小心翼翼存在衣櫃裡。可不管是媽媽還是姑姑,都再也沒有這樣好的手藝。只有那個帶小凳子的柺棍,悄然間成為廣大老年人的福音,稍微起個早,便能看到滿大街都是拄著這種柺棍的老人。那時候爺爺已經過世8年了。

  提到智慧,我們能想到的總是像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這樣的科學家,他們用智慧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科技的高速發展離不開他們智慧光芒的指引。然而我覺得,另一種智慧也不容忽視。它很小,不起眼,不仔細思量,甚至不覺得它是智慧;然而等到它消失的那一天,你一定會覺得生活失去了斑斕色彩。這就是廣大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在這片黃土地上積攢下的生活智慧。

  我的爺爺只是一名非常普通的老人,他做的東西算不上“作品”,更談不上“有造詣”、“大智慧”,但他去世之後,他的奇思和巧技就隨風消逝再也不見蹤影。華夏文明傳承千百年的漆雕、精緻中藥、古琴演奏、宣紙刺繡等等,這些凝聚著勞動人民智慧的文化結晶正在慢慢消亡。沒有傳承人,我們終究會有一天只能在史料上看到它們,輕輕感嘆一句:我們的祖先真有智慧!

  發展科技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但物質生活更加豐富、便利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這些曾經燦爛輝煌的智慧的結晶。關注技術革新的同時,傳承文化的瑰寶,人們的生活才能更豐富、更精彩。這何嘗不是更高一層的智慧?

  爺爺在世時做的玻璃佛龕還有一尊儲存完好的放在家裡,我相信總有一天,會有人能做出比這更精巧的佛龕來。把這勞動人民的智慧傳承下去。

  3:藤蔓 人生 懂得放下

  麻紙粗糙的紋理帶著原始樹木的粗獷,香火味和著紙張燃燒的味道彷彿是從遠古吹來的風,帶著厚重嗆鼻的氣息,灰燼升騰,搖曳,又無力委落在塵埃裡。瞳跪在滿是荒草的墓前,按下手機上單曲迴圈鍵,低吟淺唱的越劇緩緩溢位,不知不覺,她也跟著哼唱起來,寂寥而落寞。

  每個人的喉頭都卡著一根魚刺,那是一種咽不下去又無法言語的痛,只得等著歲月這味陳醋的浸泡,慢慢軟化。瞳的那根。魚刺”卻堅硬而固執,母親便是她一生的心痛。

  十年前。小鎮總被薄霧所包裹,一切都朦朦朧朧,看不真切。發黑的烏蓬船靠在岸邊,昏黃的燈沿著河流一路閃爍,瞳撐著一把泛黃的油紙傘,趿拉著雨鞋走在回家的路上,青石板上的苔蘚幾次讓她險些滑倒,屋簷將天空割裂成不規則形狀,指尖所觸及的牆體,片片剝離,逢著.丁香般的姑娘”,瞳在心中自嘲了一下,只有為生計而忙碌的.侏儒”。她恨透了這樣的天氣,心想:詩人真是矯情。遠遠地,母親輕喚:.囡囡回來了,頭髮有沒有溼,有沒有著涼……”一串的詢問打斷了瞳的沉思,抬頭便望見,母親斜倚在厚重的木門上,古樸精緻的木簪將發輕輕束起,嘴角噙著幾絲溫暖人心的笑,周身總是散發著江南女子所特有的溫潤與體貼,這薄薄的霧更是平添了一份美人如花隔雲端的詩意。

  “嗯,沒有”。瞳冷冷的回答。我給你熬了碗薑湯,喝了暖暖身子”。“不用了。”

  屋內又是死水一般的沉寂,母親放上磁帶,坐在一旁靜靜聆聽越劇,手不斷揉著膝蓋,捶著肩膀,江南潮溼的氣候使母親早早患上了風溼,梅雨天氣裡,又犯的緊。童起身原本去幫母親捶肩,身子頓了頓,抬手關了錄音機。.嗞嗞,嗞嗞”聲在空氣裡顫動,童望著窗外,一字一句緩緩的說:.學校填志願表,我填了北方的一所學校。”母親猛地停了手中的動作,停在半空的手,緊緊握成了拳頭,幾乎用懇求的語氣說道:.為什麼去那麼遠呢,填省內的吧,你可以多回家看看那我也可以照顧你啊……”.我想去!”她不想再聽下去,僅僅用這三個字就讓母親從今往後隻字未提。

  瞳如願以償,到了心心念唸的北方。她愛晃得人眼疼的藍天,愛北方姑娘的豪爽與灑脫,艾沙漠瑰麗奇絕似火晚霞,愛明媚陽光滲進骨骼,愛冬日大雪紛飛,明豔的紅和黃色調佔據整個眼球,她瘋狂的想要忘記一切有關潮溼氣味的記憶,包括母親與那綿軟越劇,撞擊耳膜的一直是嘹亮的秦腔,這才是最愜意的生活。她自私的活著,貪戀這樣的人生。以致四年大學畢業後,仍固執決定留在北方。

  母親一人守著江南的老房子,望著大門前奔跑嬉戲的的幼童,幾十年如一日的斷橋。六年匆匆而過,瞳與母親的見面只限於參加婚禮那次,平日的噓寒問暖。.囡囡,以後想幹什麼就隨心而做,快樂就好,不要被太多的事牽絆……”母親這次絮絮叨叨說了很多。可也成了最後一次說這麼多的話。

  她跪在墓前,感覺失去了整個世界,明明最討厭的是呢喃似的軟語,明明最可有可無的是母親,明明一切的一切都按自己的想法完美到了極致,可這一刻,心好像被掏空了,空洞洞的,這下自己真正成了孤兒。

  媽媽,我喜歡這個聲音。”女兒跌跌撞撞跑過來,趴在瞳耳邊笑著說道。這一刻,瞳淚流滿面,好像在哪裡,她也這樣說過,很久很久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