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的宗教藝術文化是怎樣的

  印度教即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看看吧。

  印度教的宗教藝術文化介紹

  印度教源於古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和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所謂“印度教”是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

  印度教經歷了從吠陀教到婆羅門教、最後到印度教的演變過程。當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時,同時也帶來了以《吠陀經》為主要經典的吠陀教。到了公元前七世紀,吠陀教發展為婆羅門教,奉梵天、毗溼奴和溼婆為三大主神,規定了種姓制度。公元八、九世紀,經過宗教改革家商羯羅的改革,形成印度教***新婆羅門教***,並逐步形成了毗溼奴派、溼婆派和性力派三大派別。

  --------------------------------------------------------------------------------

  梵天

  在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中,梵天是創造之神,兼管舞臺藝術、音樂、舞蹈以及戲劇。四本《吠陀經》、四個種姓以及四面的方向都是由梵天創造。

  梵天的形象為全身紅色,生有四面,常見為四臂形象、分持《吠陀經》、權杖、缽、念珠和弓。下面是一尊15世紀的砂岩梵天像。

  佛教誕生於印度,與印度教的前身婆羅門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婆羅門教中的許多人物被佛教吸收。這位梵天跟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大梵天不知是不是一回事?

  毛、劉編《印度教》一書中介紹,梵天是佛教護法神,持白拂,為釋迦牟尼佛脅侍,也稱為“大凡天王”。這種說法確有實證,北京智化寺萬佛樓裡佛祖右脅侍即為持拂塵的梵王。

  梵天的妻子名叫薩拉斯瓦蒂***Saraswati***,文藝和智慧女神。這個名字很拗口,她的另一個名字就熟悉多了——“辯才天女”,佛教中二十諸天之一。形象可參考隆興寺和法海寺壁畫。

  --------------------------------------------------------------------------------

  毗溼奴

  毗溼奴是印度教的保護之神,在教徒心目中,他的影響最大。

  毗溼奴的形象多為帝王,王冠王服。四隻手分持權杖、法螺、輪寶、蓮花,各有象徵。

  下面為9世紀的花崗岩毗溼奴雕像。

  上面這張毗溼奴的畫像出自18世紀。在畫面中,毗溼奴站在七頭蛇的身上,十隻手分別持有不同的象徵物。七頭蛇的下面是神龜,這神龜也是毗溼奴的化身之一。蛇的左右兩側有四頭巨象,毗溼奴身上佈滿了各種神袛、國王、朝臣和教士。

  公元11世紀紅砂岩雕像《毗溼奴和他的妻子》,展覽中的文介說:“當毗溼奴發揮神力時,需有兩個女性神來配合,即女神佈德維和希德維。浮雕的中央為毗溼奴,左右分別是二女神。”

  《印度教》書中的說法是,毗溼奴的偶像被塑造成一個國王,一邊是他的妻子拉克西米***Lakshimi***,另一邊站著土地女神卜密***Bhumi***。

  拉克西米是財富女神,也叫“吉祥天女”,又一個二十諸天中的熟悉名字。

  毗溼奴的影響非常大,他最有同情心,放棄神體以化身的形象在人間救困扶危。毗溼奴有十個化身,其中之一的羅摩就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裡的大英雄。

  有意思的是,印度教認為,佛陀也是毗溼奴的化身之一。在佛教誕生後的很長時間裡,印度教一直把佛教當作自己的一個支派。

  毗溼奴的另外一個著名的化身就是在印度教中最受歡迎的黑天。黑天的形象至少有三種:兒童形象、瀟灑的青年牧人、國王形象。

  公元16世紀的銅像“吹笛的黑天”表現的就是青年黑天的牧人形象。黑天生有四臂,後面兩臂分持法螺和輪寶,象徵著毗溼奴的特徵;前兩臂做手扶長笛吹奏狀,長笛已失。

  黑天年輕時是一個牧童,在雅穆納河邊放牧,是無數少女的心儀物件。黑天和他的情人拉塔的愛情故事是印度藝術中永恆的主題。

  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將黑天描述為一位足智多謀的英雄。下面的畫面表現的是黑天神帶領鉤枯拉城的居民對抗吠陀戰神因陀羅的故事。

  --------------------------------------------------------------------------------

  溼婆

  溼婆神,是印度教中的毀滅之神。他的性格最為複雜,充滿著矛盾和對立。溼婆是偉大的苦行者,又是舞蹈之神。

  公元12世紀的黑石雕像--永恆的溼婆神。“永恆的溼婆神”是溼婆的各種形象中,是最崇高、最神聖的。這座石雕跟常見的佛教造像碑在佈局上有類似之處。

  世間萬物必朽,有滅亡才有新生。司職破壞的溼婆同時也代表著創造力。他是生殖力量的象徵,林迦即為溼婆流行的一種形象。放置在“約尼”之上的“林迦”,象徵著陰陽交合產生的創造力和生殖力量。

  佛教雖然產生於印度,但佛教在印度並不是主流。而印度教的影響卻深深地滲入到印度的方方面面。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