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柏臺遺址有哪些

  安丘歷史文化可溯至春秋莒國,可謂歷史悠遠,那麼你知道安丘內有哪些文化遺址嗎?現在,隨小編來看看吧!

  安丘柏臺遺址

  董家莊漢畫像石墓

  董家莊漢畫像石墓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博物館院內,原址在城區西南9公里的淩河鎮董家莊村北。1959年修建牟山水庫時發現,是一座大型的漢畫像石墓。同年12月至次年3月,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對墓葬進行了清理髮掘,只把畫像石拆遷到縣城儲存。1963年在北關果園內***現市博物館院內***復原,墓***處增建了保護性前廳,門額題“漢墓”。1979年安丘縣人民政府公佈漢畫像石墓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安丘縣城鄉建設委員會、安丘縣文化局劃定了安丘董家莊漢畫像石墓的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對漢墓及其周圍的環境保護作出了規定。

  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畫像石墓

  安丘漢畫像石墓迄今已有1800多年,墓主為東漢青州刺史安丘人孫嵩,墓室座北朝南,分甬道和前、中、後室,南北長14米,東西寬8米,除甬道磚鋪外,其餘皆為石材砌 成,其中畫像石103塊,畫面60餘幅。內容多為奇禽異獸,神話 傳說,社會生活,歷史故事等, 雕刻技法全面,內容豐富,形象生動,是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珍貴資料。

  漢畫像石墓地處河南安丘市區,系東漢青州刺史孫嵩之墓,1959年發掘於董家莊村,1963年移至安丘北關園藝場復原。墓室南向偏西,南北長14米,東西寬7.91米,最高處2.7米,結構分甬道、前室、中室、後室四部分,自甬道至後室,構成一條南北中軸線。除墓門前的甬道以磚鋪地外,其餘全為巨大石板砌成,計用石料224塊,其中有畫像者103塊,組成畫面60餘幅,分佈於墓門、各室四壁及室頂和柱子上,畫面用淺浮雕、高浮雕、透雕、陰刻等技法刻成,場面壯觀,生動逼真,全部內容可歸納為奇禽異獸、神話傳說、社會生活、歷史故事四大類,是研究漢代社會生活、意識形態、造型藝術的珍貴資料。墓中的許多畫像堪稱傑作,如前室的雷公出行圖、中室的樂舞百戲圖、後室的山林狩獵圖等,場景開闊,氣勢雄大,特別是墓室中軸線上的三根立柱,以高浮雕、透雕等技法雕出的人物與百獸,其內容與形式十分奇特,是獨一無二的雕塑精品。

  安丘漢墓

  安丘漢墓是我國經過科學發掘的一座王型古墓,屬東漢晚期,迄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墓主為青州刺史孫嵩。現已根據省文物局的意見,報請國家文管會待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室座北朝南,南北長14米,東西寬7.91米,整個結構分為甬道和前、中後室四部分。中室和後室各附設一個耳室。除墓門之甬道以磚鋪地外,其餘部分均用巨大的石板砌成,共用石材224塊,其中有畫像石103塊,組成畫面60餘幅,分佈於墓門和各室四壁,室頂及柱子上。畫面用淺浮雕、高浮雕、透雕,陰刻等技法刻成,場面壯觀,形象生動,是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珍貴資料。畫像內容豐富多彩,可分為奇禽異獸,神話傳說,社會生活及歷史故事四大類。

  因身份貴賤、家資貧富而有很大差別。西漢前期,貴族官僚大都把死人當作活人看待,將生人所用的車馬、金銀珠玉佩飾、絲織衣物、銅漆器皿、食品、錢幣等葬入墓中;將房屋、田地、武士、奴僕和牲畜等製成模型和偶像隨葬。一般漢墓也有數量不等的銅、陶生活用具。西漢中期以後,陶質明器增多,時代愈晚,明器的種類和數量愈多,比較貴重的銅器、漆器則逐漸減少。到了東漢末年,隨葬品幾乎全被陶明器代替。

  安丘著名旅遊景點

  青雲湖休閒度假樂園

  安丘市青雲湖休閒度假樂園是政府主導型旅遊開發專案,於2001年10月開工建設,2003年9月28日開園。它依託汶河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按國家AAAA級旅遊區標準規劃建設。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和注重“生態保護”的原則,是安丘市“十五”計劃重點工程之一,景區總面積800公頃***其中水面600公頃***,是一個無汙染,可調控的活水湖。2006年景區通過AAA級優秀旅遊景區驗收,同年又被國家水利部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2007年被國家建設部評為“國家城市溼地公園”。

  青雲湖景區北距國際風箏都濰坊24公里,東距青島120公里,206國道和多條省道從中穿越,交通極為便利。規劃建有植物園、金沙灘區、寶島風情區、生態溼地區、垂釣區、水上樂園區、水上運動區、度假休閒區8大功能區。是一處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健身娛樂於一體的大型的、綜合性高檔次生態旅遊水景區。

  青雲湖現已建成植物園、金沙灘、寶島風情區和生態溼地區四個主要功能區。

  景芝“酒之城”

  景芝“酒之城”位於山東省安丘市景芝鎮景酒大道中段,是一座仿漢代古城堡建造的特色建築。建築總面積3萬平方米,是集包裝、倉儲、物流、酒窖和文化展示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雙層城牆式建築,由景芝酒文化展覽中心、包裝物流中心和“酒之城”廣場等組成。遊客在“酒之城”不僅能領略華夏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還能立體化領略景芝的古鎮風貌、人文景觀以及未來發展。

  景芝酒之城景區位於安丘市景芝鎮,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山東省工業旅遊示範點。景區包括酒文化展覽中心和酒之城廣場兩大板塊。其中,酒文化展覽中心由序廳、歷史酒源、釀製酒藝、人物酒傑、文化酒韻、譽名酒揚和品酒區七大部分組成,全景式展現景芝酒5000年的歷史。酒之城廣場由酒之源廣場、酒祖大殿、酒祖廣場、酒道苑、遊客中心和曲水流觴廣場等六大部分組成,以表現酒文化歷史景觀為主,全面展現酒歷史、酒文化、古鎮風情和歷史文脈。同時,酒之城通過挖掘、研究和提煉,創造性地提出確立大舜為酒祖的觀點,建設了酒祖大殿,成為酒文化旅遊的新亮點。

  安丘青雲山

  青雲山位於安丘城東,是沂蒙山餘脈。東北西南走向,半繞安丘城。山體起伏,地貌原始。山頂有旱不涸、澇不溢的安丘"八大景"之一的海眼井。接雲寺、觀星臺、攬月塔遺址亦尚在。 青雲山民俗遊樂園佔地3000畝,是國家首批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國際風箏都――濰坊市南30公里,是一處突出民俗文化特色,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度假、購物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景區。

  遊樂園依託青雲山自然地貌,建有江南秀色、民族風情、野生動物、休閒娛樂、齊魯民俗和桃花源六大功能區遊樂園氣候宜人,植被豐富,三季開花,四季常綠。園內山水環繞,景色秀美,如詩如畫。 具有濃郁民俗特色的娛樂活動異彩紛呈。民族歌舞、民族婚俗、地方戲曲、縣官審案等表演將南北風情展現的淋漓盡致,上刀山、下火海、鬥雞、鬥羊、鬥馬、飛車走壁等表演,驚險刺激,扣人心絃。騎馬、射箭、盪鞦韆、扎風箏、印年畫、打鐵、織布等參與性專案令遊客樂不可支,流連忘返。青雲山民俗遊樂園已成為中外遊客理想的天地。 山水園林區:山環水繞、碧波盪漾:橋亭廊榭、錯落有致;茂林修竹、翠綠欲滴。 民族風情區:集西南、西北少數民族風情於一體,盡顯邊陲風光的美麗、邊寨風情的神祕。 齊魯民俗村:以一個清末村落的形式展現了齊魯大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俗。 休閒娛樂區:現代化的遊樂設施與園林景觀完美結合,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老少皆宜,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