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武王伐紂的歷史典故***2***

  周軍正在前進,忽然被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攔住了去路。武王和姜尚上前一問,才知道兩人一個叫伯夷,一個叫叔齊,是北方的孤竹國人,原是仰慕武王的德政前來投奔的,聽說周軍要去滅商,認為臣子不能犯上,因此要武王罷兵。姜尚見是兩個不識時務的迂老頭,便不和他們爭論,只叫士兵將他們拉開後,便命令軍隊繼續前進了。

  周軍於當年年底來到黃河邊。黃河正好封凍,大軍踏冰渡河,順利地抵達孟津。四方諸侯聞訊,也都紛紛帶了軍隊趕到孟津與周軍會師。

  第二年初,周軍的五萬精兵與號稱八百路諸侯的聯軍浩浩蕩蕩地繼續東進,二月上旬便抵達了朝歌附近的牧野***在今河南汲縣***。周武王在牧野與各路諸侯誓師。誓師大會上,武王歷數了紂王的暴政與罪狀,宣佈自己是奉天命出師伐紂,同時規定了作戰的紀律——不準搶劫騷擾百姓,不許殺害俘虜,勇敢殺敵者有獎,臨陣逃脫或後退者處死。

  誓師以後,伐紂大軍便以高昂的士氣準備進攻朝歌。這時紂王才著慌起來,連忙組織軍隊抵抗。但朝歌的守城軍隊不多,他只好臨時抱佛腳,將城內的大批奴隸和前幾年與東夷的戰爭中抓來的俘虜統統武裝起來,開往前線。紂王親自率領這支號稱有七十萬人的雜牌軍,來到牧野與武王的聯軍對陣。

  兩軍在數量上雖然很懸殊:聯軍總共不超過十萬人,而紂王的商軍有七十萬,但聯軍精神抖擻、士氣旺盛,而紂王軍隊中的奴隸和俘虜則恨透了這個暴君,巴不得他失敗。更加可悲的是,紂王到這時還耍小聰明,他讓奴隸和俘虜們衝在前面,自己的士兵只在後面壓陣督戰。於是,兩軍一接觸,戰場上便出現了戲劇性的場面——商軍中的奴隸和戰俘,紛紛舉著戈矛,調轉身去,殺向紂王自己的軍隊。商軍的前隊倒戈,再加上週軍的勇猛衝殺,紂王的軍隊頓時土崩瓦解,潰不成軍。紂王在幾個親信的保護下返身逃進朝歌,還未來得及關閉城門,周軍已潮水般衝了進來。

  紂王見大勢已去,便逃到鹿臺上,點火自焚而死。商朝就此滅亡。

  周武王滅紂以後,在離豐京二十五里外的灃水東岸,建造了一座氣勢巨集偉的新都,定名為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宣佈自己為天子,並尊他的祖宗古公父為太王,祖父季歷為王季,父親西伯昌為文王。從此便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的西周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