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名人故事加感悟

  我們在看那些關於名人的勵志故事時,總會有所感悟,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勵志名人故事篇1:斯坦利.庫尼茨

  斯坦利.庫尼茨是個對沙漠探險情有獨鍾的瑞典醫生,年輕的時候,他曾試圖穿越非洲撒哈拉沙漠。

  進入腹地的當天晚上,一場鋪天蓋地的風暴使他變得一無所有:嚮導不見了,滿載著水和食物的駝群消失得無影無蹤,連那瓶已經開啟的準備為自己慶祝36歲生日的香檳也灑得一乾二淨。

  死亡的恐懼從四面八方湧來,斯坦利的手神經質地伸進自己的口袋:“蘋果!”

  斯坦利從絕望中清醒過來:“我還有一個蘋果!”

  幾天後,奄奄一息的斯坦利被當地土著救起。

  令他們大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手中攥著一個雖然完整但已乾癟得不像樣子的蘋果。它被攥得如此緊,以至於誰也無法從他手中取出。

  上個世紀初,這個一生中不乏傳奇色彩的老人去世了。

  彌留之際,他為自己擬寫了這樣一句墓誌銘:

  我還有一個蘋果。我不知道別人是如何看待這隻蘋果的,毋庸置疑,它可以被看成是信念的化身,但我更一廂情願地傾向於這種理解:上帝在把你置於絕境的同時,一定會塞給你一隻救命的蘋果,它就藏在你身上某一個口袋裡。

  因此,人沒有必要抱怨自己一無所長,你應該把嘆息的時間用在尋找這隻蘋果上。只要你能找到它,你就一定能輕鬆地走出生活的沙漠。

  ——那隻蘋果,其實就是你的長處

  【感悟】

  上帝在把你置於絕境的同時,一定會塞給你一隻救命的蘋果,它就藏在你身上某一個口袋裡。

  勵志名人故事篇2:王永慶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一家米店。

  那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家,競爭非常激烈。

  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裡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他的米店開辦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勢。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裡,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剛開始,王永慶曾揹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一天下來,人不僅累得夠嗆,效果也不太好。誰會去買一個小商販上門推銷的米呢?可怎樣才能開啟銷路呢?王永慶決定從每一粒米上開啟突破口。

  那時候的臺灣,農民還處在手工作業狀態,由於稻穀收割與加工的技術落後,很多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米里。人們在做飯之前,都要淘好幾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王永慶卻從這司空見慣中找到了切入點。他和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後再賣。一時間,小鎮上的主婦們都說,王永慶賣的米質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煩。***勵志文章***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米店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王永慶並沒有就此滿足。他還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時候,顧客都是上門買米,自己運送回家。這對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是一個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輕人又無暇顧及家務,買米的顧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慶注意到這一細節,於是主動送米上門。這一方便顧客的服務措施同樣大受歡迎。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一說,增加這一服務專案等於是一項創舉。

  王永慶送米,並非送到顧客家門口了事,還要將米倒進米缸裡。如果米缸裡還有陳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把米缸擦乾淨,再把新米倒進去,然後將舊米放回上層,這樣,陳米就不至於因存放過久而變質。王永慶這一精細的服務令顧客深受感動,贏得了很多的顧客。

  如果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就細心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並且問明家裡有多少人吃飯,幾個大人、幾個小孩,每人飯量如何,據此估計該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客戶家裡。

  王永慶精細、務實的服務,使嘉義人都知道在米市馬路盡頭的巷子裡,有一個賣好米並送貨上門的王永慶。

  有了知名度後,王永慶的生意更加紅火起來。

  這樣,經過一年多的資金積累和客戶積累,王永慶便自己辦了個碾米廠,在最繁華熱鬧的臨街處租了一處比原來大好幾倍的房子,臨街做鋪面,裡間做碾米廠。

  就這樣,王永慶從小小的米店生意開始了他後來問鼎臺灣首富的事業。

  最終:他把臺灣塑膠集團推進到世界化工業的前50名。

  【感悟】

  王永慶成功的例子說明,不要以為創造就非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把一粒米這樣細小的工作做好同樣也是一種創造。

  勵志名人故事篇3:古龍

  許多年以前,在臺北一條長巷裡,有兩個相連的大院子,住著許多普通人家。

  有一年,側院搬來一家姓熊的,他家有個兒子,沒過幾天,熊家的孩子就成為大家教育孩子的典型。

  那孩子悶頭悶腦,不愛讀書,也不愛說話,從不和院子裡的孩子玩,人們便認定他不會有出息。

  不久,人們的話就得到了驗證。那孩子連中學都沒能考上,只進了夜校。

  而在夜校他也不好好學習,只是熱衷於寫小說,而且特別喜歡寫武俠小說。

  為此,他沒少挨父母的打,也遭到周圍許多人的冷嘲熱諷。但他對這一切都淡然處之,只是埋頭做他的事。

  許多年以後,大院裡的裡孩子都已長大成人,過著和父輩一樣的生活,而熊家的孩子卻一鳴驚人,他創作的武俠小說開始為人們所接受,並風靡全國。

  他的筆名叫古龍,很多人都聽過這個名字。

  【感悟】

  是種子就不怕泥土的埋沒。只要你心中擁有成功的夢想,總有一天會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