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收藏入門視訊

  隨著民眾經濟收入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涉足古瓷收藏與投資的人士越來越多。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

  一、注意選擇那些少、精、異形的瓷器。物少、人無我有,這樣的古瓷當然是人之所欲;器物精美,自然受人追捧,故其收藏價值自然也高;而異形瓷器,製造工藝難,別有藝術情趣,自然更有收藏價值。

  二、注意選擇那些尚未被人們認識真實價值的作品。有些古瓷,由於受時代、民俗、社會傳統等心理因素的影響,人們可能一時難以認識其真正價值,此時藏之,很可能是潛力頗大的“績優股”。比如優質的宋代湖田窯影青器物、元代樞府瓷器物等,它們目前的市場價格恐怕就遠低於其實際應有的價格,一旦遇見不妨斷然收藏。

  三、選擇近現代瓷器中的代表作。有些瓷器,年代雖然不算太“古”,但其工藝精湛,故也很值得收藏,如晚清、民國新粉彩、淺絳彩中的一些有名頭的作品。另外,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些精品瓷板、雕塑等等,也是很有升值潛力的,不妨收藏一些。

  古瓷收藏與投資方法

  一是宋瓷。從理財投資的角度看,宋代瓷器一直是收藏領域堅挺的“硬通貨”。宋瓷是一種高古瓷器,多年來始終屬於市場上的寵兒,就連一件小小筆洗價值都在千萬以上,且只揚不落。可見,宋瓷的價格始終未達到其應有的高度,仍具有極大的升值空間。由於“汝官哥定鈞”這些名窯器多為國家博物館所藏,私家所藏數量極少,且多在海外大藏家手中,即使在拍賣場上也很難見到它們的尊容,在市場上就更不用說了。所以,近年來,古瓷藏家對宋瓷的投資空間已從傳統的“汝官哥定鈞”及磁州窯、耀州窯、龍泉窯等固定品種,擴大到一些地方性窯口。如湖田窯、湘湖窯、臨汝窯、扒村窯、吉州窯、安溪窯、潮州窯、同安窯、榆茨窯、介休窯、繁昌窯、邛萊窯等等。這些過去不受重視的小窯器,現在已成為拍賣以及收藏市場的名器。實際上,宋瓷的品種,除北宋修內司窯、南宋郊壇下官窯外,其餘窯口不管有名無名,從嚴格的意義上說都只是民窯,官家所需則專門定製,當時謂之“官搭民燒”。因此,汝、定、鈞、哥等窯器,有官家的也有民用的,且民用品佔絕大多數。總體上看,宋代的瓷業發展漸入佳境,燒瓷技術日趨完善成熟,既便是民窯產品,也都追求規整精緻。所以,投資專家認為,凡宋瓷不分窯口,只要品相好都具有較強的可投資性。

  二是明清瓷。明清瓷不屬國家級珍貴文物,從古瓷市場行情看,明清瓷佔據了近十多年來的投資熱點,尤其是清代官窯出品,在我國古瓷拍賣行業中獨領風騷,其市場價位也突升至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點。去年,一件雍正青花釉裡紅天球瓶在國內拍到662萬元,一件不及手掌心大的粉彩鼻菸壺拍到180萬元,一件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在香港蘇富比拍賣中以4404.475萬港元創中國瓷器最高成交紀錄。為何出現這一局面?據業內行家分析,近些年來國內古瓷投資群體比較單一,大部分是先富階層,其知識水準也比較接近。當他們的資金介入後,就容易形成市場主流,並可能導致審美傾向的單一化,從而給予某一品種特別的寵愛,同時,明清瓷本身具有製作精細、紋飾多變等獨特藝術魅力。這就是明清瓷備受青睞而成為首選新貴的重要原因。這無疑有些反常,但就此斷定它已無升值潛力似乎不妥。收藏作為一種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並不像股市那樣可以由一兩個大戶炒作,說變就變,要被新的投資熱點所取代,還需一個過程。所以,明清瓷仍有不小增值空間。

  三是民國精瓷。市場資訊表明,民國精品瓷器近年來有行情看漲的勢頭。去年,一件估價3.6萬元的民國粉彩人物紋瓶拍到6萬元成交,已高出晚清普通官窯品價位。另有一對民國粉彩錦地開光人物圖瓶,竟拍至25萬元。民國精瓷看漲的主要原因是它大多仿清三代***康、雍、乾***官窯器,且不少仿品完全可與之媲美,流至海外的往往被世界許多博物館直接看作清三代官窯器,這無意間又抬高了它的檔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國之初,廢除了官窯,擺脫了近千年宮廷模式的束縛,在模仿的基礎上大有創新,一種自由的藝術精神呼之欲出。

  收藏古瓷,雖是一種高回報率的行當,但學問深、專業性強,一般收藏者涉足,需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最好請行家幫助鑑別產地、年代、品位高低、真偽及行情等等。影響古瓷定價的因素很多,不能一概而論。一般來說,同一時期的瓷器,官窯因不惜代價,精益求精,其價自然勝民窯一籌。但也有例外,如明末御器廠關閉,官窯一蹶不振,民窯卻達到很高的水平,紋飾清新自然,當時就在海外大受歡迎。工藝流程的簡繁也是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一般10只青花相當於1只五彩,10只五彩相當於1只鬥彩。但也不是絕對的,如同樣都是碗,一對清雍正鬥彩碗以1014萬港元成交,而一隻明成化青花大碗卻拍到1045萬港元。還有器型、品相、圖紋內容等等,諸多因素都是相互聯絡的,可以說哪一項都不是絕對的。值得提醒的是,不要把自己的收藏定位太高,在切合實際上多下工夫,比如搞專題收藏就是一個很好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