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臺灣名勝古蹟

  臺灣是個有名的旅遊景點,有許許多多旅遊勝地,那麼你知道臺灣有哪些名勝古蹟嗎?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些臺灣的名勝古蹟,歡迎大家閱讀。

  臺灣的名勝古蹟之:北港媽祖廟

  臺灣名勝古蹟簡介 北港媽祖廟又稱朝天宮、聖廟。在雲林縣北港鎮臨北港溪右岸。北港為臺灣早期與大陸往來的重要口岸來自福建等地的拓荒者多自此登岸。媽祖相傳是福建莆田縣賢良港林姓女子生於宋初28歲在賢良港湄州嶼昇天。莆田人在島上建廟奉祀被認為航海的保護神閩粵沿海居民亦普遍立廟供奉。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有閩人傅姓自福建遷臺帶同湄州朝天閣的媽祖神像在北港建廟奉祀。乾隆十六年1751年大修神殿、拜亭、畔室等其後多次重修。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地震被毀1908-1912年重建。此廟在全臺300多所媽祖廟中規模最大。

  臺灣的名勝古蹟之:阿里山

  阿里山在嘉義縣以東。阿里山脈中心群峰的總稱東距臺灣最高峰玉山甚近。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次為塔山2480米。有森林鐵路登山共長82.6公里。阿里山區是臺灣著名天然森林區古木參天其中的一株老紅檜高約53米樹齡達3000年被稱為神木。阿里山風景以大塔山斷崖、塔山雲海和祝山觀日出等最為有名。

  臺灣的名勝古蹟之:八仙洞史前遺址

  八仙洞史前遺址在臺東濱鄉樟原村附近海岸。有一系列背靠臺東山脈、面向太平洋的巖洞當地居民稱為八仙洞。其中潮音、乾元、海雷等洞1968年末至1969年初發現新、舊石器時代文化層。在長濱文化的舊石器文化遺址上取得的木炭標本經年代測定最低限當有1.5萬年曆史。出土的石器特徵近似周口店的舊石器文化。考古工作者認為地史上的更新世時臺灣海峽因海退成陸大陸人類分支東入臺灣後又越過山地移居東岸。近年在臺南縣左鎮曾文溪支流萊寮溪發現約屬1-3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亦可作為長濱文化來源的一證。

  臺灣的名勝古蹟之:鯉魚池

  鯉魚池在花蓮縣城西南約12公里。東有海拔601米的鯉魚山西有海拔1484米的銅門山。面積約1平方公里水深約8米水面海拔135米為臺灣東部最大天然湖。因溪流改道形成。池北約2公里處為木瓜溪建有銅口水電站和龍澗水電站。

  臺灣的名勝古蹟之:日月潭

  日月潭臺灣著名風景區。在南投縣叢山中。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水面海拔760米。面積7.7平方公里水深27米。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島北為日潭南為月潭以輪廓近似日月得名。1931年下游山麓興建水電工程1934年第一發電站完成後湖面水位提高21米。潭的四周林木扶疏翠峰環抱潭東水社大山高達2056米朝霞暮靄明月清暉時或煙雨迷濛湖山隱約。山腰湖畔寺廟樓宇甚多主要有文武廟、孔雀園、玄光寺、玄奘寺等。抗日戰爭期間被日人從南京天禧寺劫走的部分玄奘遺骨於1966年從日本取回初存獅頭山開善寺繼移日月潭玄光寺後存玄奘寺從此湖光山色又添一勝。

  臺灣的名勝古蹟之:霧社

  霧社在臺灣中部山區距埔里鎮23公里。位濁水溪上源與眉溪的分水嶺上海拔1148米。附近有瀑布早晚雲霧籠罩咫尺難辨故名霧社。此地是群峰疊翠溪澗奔流的天然風景區二、三月間櫻花盛開景物尤美。眉溪河谷有人止關、楓樹林等分水嶺上有櫻臺南側濁水溪上源有萬大水庫又稱霧社湖、春陽、蘆山溫泉等遊覽區。附近合歡山區一帶冬季積雪甚深有滑雪運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