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四川的名勝古蹟

  四川有許許多多的文化旅遊經典,那麼你是否會想要去遊玩呢?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些四川的名勝古蹟,歡迎大家閱讀。

  四川的名勝古蹟之: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

  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出生於河南鞏縣,代宗大曆五年***770年***病死在湘江船上,因其曾任工部之官,所以後世亦稱“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至衰的交替時代,經歷了唐中期的“安史之亂”,他的許多詩篇,真實反映了這一時代的種種社會現象,被譽為“詩史”。杜甫的詩對中國文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後世尊他為“詩聖”。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築起茅屋,在此居住歷時近四年,在這四年之中,他著作了大量的詩文達240篇,許多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篇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在居草堂時作出的。

  從北宋開始,後人在詩人的故居建園立祠,並多次修葺,現在的建築規模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的兩次較大規模的修建中確立的,現存主要建築有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等。

  四川的名勝古蹟之: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位於四川成都南郊,佔地56畝,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要勝蹟,也是成都市個主要的旅遊參觀點。初與劉備昭烈廟相鄰,明初武侯祠併入昭烈廟。1672年重建,形成現存武侯祠君臣合廟。

  武侯祠建於唐,唐朝大詩人杜甫曾有詩寫到它:“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現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間重建的。它同先主廟、劉備莫相毗連。武侯祠主體建築分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嚴格排列在從南到北的一條中軸線上。

  四川的名勝古蹟之:三星堆

  三星堆遺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續時間近2000年,即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至商末周初,這把四川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同時,三星堆文化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其陶器以高柄豆、-底罐、鳥頭形把勺為基本組合定式,其中還有瓶形杯,它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它被做成喇叭口、細頸項,圓平底,很像今天我國北方地區用來燙酒的陶瓷酒瓶,與日本人喝清酒用的酒瓶極為相似。陶在遺址也有較多發現,頗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釐米,下部為三隻袋狀足,中間是空的,可加大容量,一般認為它是用來溫酒器物,其玉石器則以祭天禮日的璧、璋為多,尤其是號稱“邊璋之王”的玉邊璋,其殘長達159釐米,厚1.8釐米,寬22釐米,其加工精美,稜角分明,其器身上刻有紋飾,這麼大件精美玉器,在國內現有的考古發現中僅發現這一件,但在三星堆的發掘中,又很少工具類的文物出土,當時也缺乏比玉石更硬的金屬,那麼這些玉器是如何加工的呢?

  三星堆文物魅力無限,內涵豐厚,極具吸引力和震撼力,1993年5月,三星堆部分文物首次到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展出,其後相繼到法國、英國、丹麥、日本、美國等國展出,所到之處,人頭攢動,觀者如潮。因而,我們毋需懷疑,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物,屬世界文化遺產範疇。

  儘管三星堆尚有許多未解之謎,但伴隨著三星堆文物的影響與日俱增,對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漸成一門顯學,我們相信隨著對三星堆不斷的發掘研究,謎底終有揭開的一天,神祕夢幻的三星堆古蜀國亦終將再現於世人面前,三星堆文物也必將以其無窮的魅力,閃耀出迷人的光華。

  四川的名勝古蹟之:大邑劉氏莊園

  劉氏莊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近現代社會的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之一,是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農村社會的一個縮影。

  現有文物,藏品2萬餘件,規模寵大,儲存完好的莊園建築群,及莊園遺存的大量實物和文獻資料,加上獨具特色的莊園陳列,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為認識和研究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經濟、文化建築及中國四川軍閥史、民俗學的重要場所和實物現場,是舊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是中國社會發展史的一個斷面。

  1965年,在原莊園主劉文彩的收租現場,雕塑家們將中國的傳統雕塑技法和西方的現代雕塑藝術結合起來,運用典型化的創作手法,創作出了中外聞名,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的超級現實主義雕塑傑作《收租院》,對外展出後,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和廣泛的影響。

  該館內的川西民俗博物館,新開的“小姐樓”等內容豐富多彩,建築風格獨特,是認識舊中國國情和民風民俗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