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柳樹的狀物抒情散文

  柳樹的樹杆是筆直的,顏色是棕褐色的,樹皮很粗糙,但枝條一順下垂,每個枝條都很光滑,枝條上綴滿綠色的葉子,翠綠翠綠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柳樹

  秋日的午後,和幾位朋友相約到漳澤水庫一遊。行進的途中,堤壩旁一排排整齊生長著的柳樹引起了我的注意,駐足片刻,朋友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訴我柳樹一般栽在河堤上用來固土。

  固土?原來柳樹還有如此的作用。固土——“故土”。回到家中,身處異鄉的我陷入了對故鄉的懷念。

  在中國西北廣袤的黃土高原上,柳樹隨處可見,這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樹。

  能看到炊煙的地方,幾乎就能看到柳樹,它們的根深深紮在土中,守護和陪伴著那裡的人們。

  我從小就喜歡柳樹,兒時的多半光陰便是在她的陪伴下度過的。農忙時節,父母親將我和弟弟妹妹留在家裡,出不了門,院外挨牆生長的一棵柳樹便成了我們兄妹三人的好去處,弟弟蹲下,我踩在他的肩上先爬上去,然後用手把他和妹妹兩人也拉上去,這樣的場景經常出現。後來,本家修房子需要用椽,便把它伐掉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難以適應沒有它的生活。

  童年的記憶裡,柳樹經常出現,春天上學的奔走,嘴裡總是含著一支用柳枝製作而成的口哨;夏天飯後的休閒,頭上總是頂著一片大柳樹遮擋形成的陰涼;秋天週末的外出,身後的揹簍裡總是盛滿柳葉用作冬天火炕的燃料;冬天雪後的幫活,總有一項是到林子裡撿回柳樹的枯枝用來當燒飯的柴薪。這樣的生活幾乎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和少年時期,而柳樹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愛柳樹,不光是因為它在我童年的記憶裡隨處可見,更是因為它那無華的品性。眾所周知,柳樹是名副其實的平民樹,在西北廣大的農村地區,它的主幹被多少家庭用作房頂支撐天空的椽,它的枝條被多少家庭編成了籮筐,它的樹葉被多少家庭燒暖了火炕……柳樹的一生,從小到大,從生到死,一直默默地為黃土高原上的人民奉獻著自我。

  因而當我身在異鄉,看到柳樹時,總會引出一些複雜的思緒。儘管城市的柳樹多為垂柳和白柳,被作觀賞之用,但還是從它們的形態中勾起許多關於故鄉的記憶。“故鄉”這個詞我是不常用的,我一直認為這是遲暮之年才敢用的字眼,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用“家鄉”。後來有次和朋友閒聊,他告訴我,“母親在,家鄉存;母親逝,故鄉魂”。原來母親的離世竟已讓我失去了“家鄉”,此後我便一直用“故鄉”了。

  故鄉的柳樹,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柳樹。時光荏苒,歲月蹉跎,當母親的輪廓逐漸變得模糊,故鄉的柳樹是我夢裡出現最多的事物,她已然像是母親靈魂的寄託,一直陪伴著我。夢裡的黃土地上,鄉親們的?頭一下又一下,揚起陣陣的土霧,打罵聲、嬉笑聲不絕於耳,我穿過土霧,放眼望去,什麼人也沒有,一排柳樹立在那裡,在風中盡情搖曳著自己的枝條,這是一種惟有自己才能讀懂的幸福。

  故鄉的柳樹不僅是平民樹,更是人們情感的寄託。西北農村的喪葬風俗中,當逝者出喪的時候,晚輩***侄子和外甥等***會手持符節,上面滿是用白色的紙花纏繞,這些符節是要到墳前燒紙時攪火用的,大多數人會選用柳樹的枝幹來製作。等下葬完成後,人們會把它們插在墳旁邊的空地上,若干年過去了,幾棵大柳樹生長在墳的兩側,為逝者遮擋陰涼。多好的柳樹啊,人們藉著你寄託了哀思,表達了對逝者的敬意。

  耳邊傳來費翔的《故鄉的雲》,每一句歌詞都深深觸動我的心,原來我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那故鄉的風,故鄉的雲,還有故鄉的柳樹,是否也在呼喚我的回來?

  我一直喜歡柳樹,也喜歡它極強的適應環境的生存能力。柳樹不僅是我靈魂的寄託,更是我人生的楷模,我的生命也應像柳樹一樣,能夠在新的土壤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為身邊的人們奉獻自我,哪怕只是在炎夏撐起一片陰涼!

  柳樹,故鄉的柳樹,請收起你對我歸來的呼喚吧,因為我從來都沒有離開!

  :春天的柳樹

  在通行的觀音菩薩像中,有一個很鮮明的形象,便是美麗慈祥的觀音菩薩手持楊枝淨瓶,用一枝纖纖柳枝蘸取甘露聖水灑向人間,給人們降下潔淨吉祥。

  一般人都會注意到這個細節,但卻很少有人去想,那美麗的觀音菩薩手中所持的為什麼會是一枝楊柳呢?據說觀音手中的柳枝是可以辟邪祛病的,能潔淨人的心靈。儘管我們一時弄不清楚那柳枝的正直來歷,但既然為聖潔的觀音菩薩所持,那纖纖柳枝便也就成為一種聖潔的象徵。

  柳樹可謂是一種極為平常的樹種,無論是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還是荒涼的蒼茫大漠,幾乎到處都可看到她婀娜飄逸的身影。但古往今來,柳樹在無數詩人們心目中卻可謂是情有獨鍾。她那纖纖身姿,縷縷長絲,總是屢屢牽動著無數遷客騷人的纏綿情思。

  在最早關於柳的詩歌中,最著名的詩句恐怕要屬《詩經》中的那首: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自古傷情多別離”。而楊柳卻總是每每嵌入人們依依惜別的場景。也許是詩人們總是寄情於柳,因而總讓那纖弱的柳絲纏繞了太多的離愁別緒。

  “楊柳多短枝,短枝多別離。贈遠累攀折,條條安得垂”。

  大概人們也感到,即便那依依婀娜的楊柳也不希望人們總有太多的別離吧?於是總也還有人出來替她說公道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然而,楊柳帶給人們的也並不總是傷情別離,而且她還是一位最早的報春使者。正是她用最早綻出的一縷新綠,在冰雪消融寒冬將近的時候,最早帶給人們春天的訊息: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在平常人的心目中,楊柳幾乎就是春天的象徵,是春風的化身。正是那一株株春風中搖曳的楊柳,才使得人們感受到春光的明媚,也為古往今來無數的詩人筆下增添了無盡的詩情畫意:

  “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

  而寫柳較為著名的一首,當推唐代賀知章《詠柳》:

  “碧樹妝成一樹高,萬杆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從古至今,詩人們詠柳的詩句可謂數不勝數,幾乎歷朝歷代的著名詩人大都寫過《詠柳》或與柳有關的詩句,直到今天,那些膾炙人口的詩句仍為人們所熟悉。在無數詩人詠柳的詩中,最為著名的還是要數王維的那首《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據說唐代樂曲中著名的古曲《陽關三疊》***又名《陽關曲》、《渭城曲》***,便是依據王維這首絕句譜寫而成。這首樂曲在唐代曾非常流行,曲調情意綿綿,婉轉悽切,可謂“一唱三嘆”:

  “渭城朝雨,一霎挹輕塵。更灑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縷柳色新。更灑遍客舍青青,千縷柳色新。休煩惱,勸君更盡一杯酒,人生會少,自古富貴功名有定分。莫遣容儀瘦損。休煩惱,勸君更盡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陽關,舊遊如夢,眼前無故人”。

  :楊柳棉絮起舞綠草凡心輕訴

  五月的小城正值春末初夏,冷暖交錯,氣溫忽高忽低飄忽不定,好似當下的股票跌漲無常。風,並不凜冽,但足可以將小小的方便袋像風箏一樣吹到天上去,放飛的老高。草木剛剛嶄露嫩綠的新葉,在風中努力成長。似乎這怪怪的天氣並沒有影響它們對季節的渴望,未曾留意也就幾天功夫,彷彿被畫師畫上去一般,整個世界突然變的一片蔥翠。

  這是個充滿希望且令人心生幻想的季節。

  有些時候的有些往事往往是一塊未了的心病。當希望來臨,夢想再次被激情點燃,來勢洶洶像火山噴發一般無法阻擋,一發不可收拾。可是當它在轉角處再一次的遭遇挫折,那種捯飭的痠痛是無法比擬的,好如弱弱的一張白紙突然被點燃,並沒有燃出多高的焰就已化作一小捏細灰,微微的一陣風吹過細灰隨即散去,燃燒過的那個地方保留著淡淡的一絲餘溫,最殘酷的是連最後的那點溫熱也終將被雨水澆溼,只殘留下小小的一塊煙熏火燎過的斑黃,繼續被歲月的雨水沖刷。

  那些年總想著去市場上闖蕩一番,但總有太多的條條框框束縛著沒能去成。曾經的一位兄弟我們同在這個公司任職,也曾經關係匪淺。歲月嘛讓人不得不放下很多,開始為自己的家庭及事業打拼,因此這些年我們的往來並不多,甚至彼此的聯絡幾乎寥寥。有那麼一天他突然打電話給我說找個空閒一起淺酌幾杯。久逢知己,飲到酣暢淋漓處,互訴衷腸。言語之間我向他訴說了當下的工作現狀,及揹負房貨與養家餬口的不易。聽完我的傾述之後,人家殷實且切實際的想幫我一把,他有這個能力同樣也有這樣的範疇。

  人家含蓄的說:我帶你下市場去闖一闖,趟一趟吧。我心裡明白,哥們是怕傷了兄弟的臉,說的好聽了點是帶我去歷練,結實點說就是想幫幫我在生活上有個質的改觀。

  這個事酒後的我不假思索很爽快的應下了,事後所有的關節他也在疏通,到了最後見他們總監的那一時刻我放棄了,弄的朋友面兒上無光,情何以堪。並不是自己出爾反爾,也並不是自己不想去追隨自己的夢想。而是兒子讓我弄明白,這個世界上有比賺更多錢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需要我去做。而夢想呢,也只能暫時先安放在那個滿布塵灰的角落。

  喝多了的那個晚上,全身的酒氣我沒敢挨著兒子睡,合著衣服躺在他腳底下。第二天清晨不足一歲的兒子爬到我身邊用他的小手拍打我的臉頰,嘴裡用稚嫩的聲音喊著:“粑粑、粑粑”,那一刻我感覺如鯁在喉,強忍著不讓自己掉下淚來,孩子天真無邪的目光,他並不知道他親愛的爸爸準備把他和媽媽丟下自己一個人出去闖蕩。

  在準備去見朋友的那個總監前,正好趕上五一小長假,為了補貼家用自己開著私家車跑專車接活幹,載著的客人聊到了家庭、生活及妻兒,那一刻腦袋裡全是他娘倆的影像,想著孩子那麼小我就把他們母子丟下,幻想著以後妻子一個人拉扯孩子操持這個家情景,想到生活深處那種難以割捨的心情,兒子天真爛漫,剛開學會走路,顛顛的小碎步,純真的笑語,妻子的柔情賢良和操持家的勞累繁瑣,我這個三十幾歲的男人無聲無息的哭了,身旁坐著客人,我不敢言表,不敢傾訴自己心中的苦楚,只覺的鼻子越來越酸,帶上墨鏡讓無法抑制的眼淚悄悄流淌。

  酸酸的情感,事業與夢想的驅使,親情的難捨難分,那種痛帶著柔弱的傷,心像頑童手裡的西紅柿被揉捏著,被搓揉的稀軟,一不留神被掐碎了、捏爛了,那種感覺一種軟弱的支離破碎的無奈的心痛。

  親情的那份真,勝過了電視廣告裡的“純甄”……

  我是個笨笨的,平凡的人,自己寫的句子同樣是淡淡的凡俗的,注入的只是生活中不同的情感,不會渲染,無從遮攔與修飾,或許自己只是個心中存不住事的人,所有的情感都用文字表達出來了,傾吐完之後就會覺的順暢、輕鬆了很多。

  生活啊,這條路。對於我們這些工薪族真的是足夠沉重得。不敢輕易的感嘆,高談闊論人生,害怕那些大學者呀,大文豪們笑話,笑話咱粗俗、不懂文學,笑話咱所寫出來的文章東拉西扯不按常理出牌沒有套路,毫無價值。但是咱的的確確是個粗俗的人,就只想通過文字感慨一下自己的情感而已嘛,僅僅也只是這樣,同樣也只是這般的膚淺。雖然在當下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裡,人有貴賤之分,但我相信最起碼文字應該是平等的吧。

  具體什麼是文雅,什麼是粗俗,我不懂,我只懂得寫出我們工薪族的一點心聲,一點情感,讀起來淡淡的有點無助的哀傷,但面對生活不氣餒、不放棄,繼續拼搏著,努力地沿著生活的這條路緩緩的走下去……

  沒有辦法,母親要回老家祭奠過世的姥姥。我和妻子還的上班養家,兒子暫時沒人帶,只好送到鄉下岳母哪裡住一段時月。小傢伙週歲生日的第二天晚上就帶他回了鄉下,兒子雖然小但他很乖很懂事。回城的那天,鄉下的楊樹飄飄灑灑飄落著楊樹的棉絮,像漫天的雪花輕舞一般。我和妻子都非常的疼愛我們的兒子,況且他娘倆從來就沒分開過,母子分開的那種心情我是能體會的來。我們走的時候,兒子在他姥姥家他小時候睡過的那張大床上熟睡著,甜甜的睡夢,可是他不懂,他睡著了,父母卻把他自己一個人丟下了,他那麼小就要開始學會堅強,學會適應父母不在身邊的生活。

  也許等他長大了,懂事了會怪他的父母等他睡著了將他自己一個人丟在了姥姥家。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這種心情,和被生活所迫的這種情景,滿滿的都是傷感,都是被揉碎了的無奈。天下父母心,這種事,做父母的誰人不心痛,心底不酸澀。

  有一次岳母與我和妻子視訊,讓我們看看孩子,小小的他看見自己的爸爸、媽媽出現在手機螢幕上撕心裂肺的哭了,一邊哭一邊像個小大人似的嘆氣“哎咦、哎咦……”,或許他在怪罪自己當時不該睡著,也或許他一直以為爸爸、媽媽只是去上班了晚上會回來接他的。後來聽岳母講關掉視訊後那天孩子哭了大半天,岳父因為這事還把岳母恨批了一頓,說,從來沒見過這麼聽話的孩子,為什麼要去惹得他呢,讓孩子上火。

  回家開啟房間的門看著沙發上兒子的玩具,晚上睡覺時看見床上兒子的枕頭,妻子總是默默無語,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願意兒子不在自己身邊生活,更何況他才剛滿一歲,是個切切實實的萌娃。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又能怎麼樣呢,我們工薪族的生活就是這樣,談不上殘酷,但是真的很現實……

  五月,終將這般難忘……

  兒子,爸爸、媽媽很對不起你,爸爸知道你很乖,很聽話,很懂事。姥姥、姥爺同樣很愛你,很疼你。但是在爸爸、媽媽的心裡我們無時無刻都牽掛著你,你睡著時把你一個人丟在姥姥家我們同樣也很難受,那種心情無法言語,等你長大後我相信你會明白。不是爸爸、媽媽狠心將你一個人丟下,而是生活中我和媽媽沒有辦法,我們要去上班,沒法照顧你,所以只能這樣。

  我只配做一個平庸的父親……

  楊柳棉絮,綠草凡心,季節熱烈,歲月緩緩流淌,我們這些庸俗的人一直緩緩地行走在生活的路上,歡喜、憂愁、無奈交錯,似風雨,似暖風,似一首歌,似幾行短詩,似一段微小的故事,這些終將都刻畫在了我們的人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