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戰役的結果是怎麼樣的

  龍陵戰役是1944年6月4日至7月9日,在龍陵縣國軍和日軍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戰鬥。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龍陵戰役的結果,一起來看看吧。

  龍陵戰役的結果

  龍陵戰役的結果中,中國軍隊傷亡了29000餘人,日本方面傷亡了13000餘人,中國軍隊雖然傷亡慘重,但是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的。中國軍隊收復了龍陵全境,收復了滇緬公路上的又一座重鎮。

  龍陵地區位於雲南的山嶺之中,地形險要,屬於易守難攻的地區,中國軍隊攻下了龍陵後,盤踞在滇西的日軍沒有了地勢險要的據點,其他據點都是位於平原上。龍陵戰役的勝利結果有助於中國軍隊取得整個滇西緬北會戰的勝利。

  中國軍隊雖然在龍陵戰役的結果中是勝利的一方,但是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龍陵戰役後,39師的官兵所剩不到百人。39師在第二次進攻龍陵的戰役中遭到日軍的瘋狂反撲,在日軍炮火的轟擊下損失慘重。

  龍陵戰役的結果中,日本方面幾乎被全殲,有13000餘人被殲滅,剩餘400餘人逃亡芒市。日軍的指揮官田島大尉被擊斃,龍陵的偽趙鵬程被捕。

  中國軍隊在龍陵戰役的結果中收穫頗豐,先是奪回了龍陵這個要塞,接著在追剿殘敵的過程中攻克團坡、張金坡、南天門、放馬橋一線的日軍陣地。日軍在滇西的主要兵力基本上被消滅。中國軍隊取得這樣的勝利結果,一方面是中國軍隊士氣高昂,救國圖存;另一方面是位於印度的英美空軍對中國進行了支援。在滇西戰役中,日本的空軍被英美空軍擊敗,中國軍隊沒有了空中威脅。

  龍陵戰役簡介

  龍陵戰役時的世界形勢是有必要在龍陵戰役簡介中提及的,可以更好地瞭解龍陵戰役。當時的德國法西斯在侵蘇戰爭中已經失敗,而日本沒有了德國的支援,軍隊後備力不足,日本開始採取堅守不出的軍事策略。龍陵戰役就是發生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中國遠征軍圍攻日軍駐守的龍陵縣城。

  龍陵戰役簡介中要提及三個人物,宋希濂、鍾彬、黃傑,這三人是中國方面的指揮官。龍陵戰役分為三次,第一次龍陵戰役中,宋希濂任指揮官,第二次龍陵戰役中,宋希濂與鍾彬合力指揮,在第三次龍陵戰役中,宋希濂與黃傑合力指揮。

  第三次龍陵戰役是最為激烈的一次,宋希濂與黃傑率領的第11集團軍猛攻龍陵。在猛嶺坡,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了拉鋸戰。騰衝戰役結束後,位於龍陵的日軍看到沒有了友軍,撤出了龍陵,中國軍隊收復了龍陵全境。

  龍陵戰役的傷亡在龍陵戰役簡介中很引人注目,龍陵戰役中,中國軍隊傷亡29000餘人,日軍傷亡13000餘人,中國軍隊的傷亡遠大於日本軍隊的傷亡。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是進攻的一方,另一方面是因為日軍的武器比中國軍隊精良。

  龍陵戰役的戰果影響了中國遠征軍的戰略佈局,這也需要在龍陵戰役簡介中提到。中國遠征軍出征緬甸是為了保護滇緬公路,龍陵戰役勝利後,龍陵被收復,中國遠征軍收復了滇緬公路上的又一座重鎮。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