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克里米亞戰爭是拿破崙帝國崩潰以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戰爭,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才結束,以俄國的失敗而告終,從而引發了國內的革命鬥爭。那麼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為什麼失敗?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克里米亞戰爭的目的,希望你喜歡。

  克里米亞戰爭的目的

  尼古拉一世統領的俄國是歐洲的霸主,而他的野心漸漸的擴大,妄圖讓俄國成為整個歐洲的主人,把俄國建立成為一個世界帝國。土耳其在俄國的眼中就是一個瀕臨垂危的國家,想要瓜分它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加上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拜倒在俄國腳下,法國剛好經歷了革命***還不足以和俄國為敵,只有英國做為土耳其的盟友對俄國的行為表示不滿。俄國企圖拉攏英國一起瓜分土耳其的地盤,後來在土埃戰爭中英國就和土耳其簽訂了《海峽公約》,而俄國曾經費盡心力和奧斯曼帝國簽訂的《安吉阿—斯凱萊西條約》就已經作廢了,這代表從此以後除了英國之外的國家都無法進入土耳其境內的海峽。

  英俄矛盾在此時加深了,克里米亞戰爭的目的已經不僅僅是俄國企圖霸佔奧斯曼帝國的問題了,在俄國野心大到想吞下瓦拉幾亞與摩爾達維亞兩公國的時候,觸及到了英國的底線,因為英國認為海峽問題是覺得不能放棄的。在俄國和土耳其談判的時候雙方無法做出協議,俄國就打算付諸於武力,但是英國做為土耳其盟友伸出了援手,法國也加入了戰爭,這一次克里米亞戰爭以俄國的戰敗收尾。

  克里米亞戰爭俄國失敗的原因

  俄國自身就是個封建主義的國家,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讓沙皇尼古拉一世興奮不已,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可以侵佔奧斯曼帝國。雖然俄國是歐洲大陸上的霸主國家,但沙皇還是想拉攏英國一起瓜分這塊任人宰割的肥肉,英國和土耳其一直有著合作關係,就不願意和俄國合作。後來英國和俄國因為領土的問題起了紛爭,英俄矛盾也加深了,在海峽問題上雙方都不願意退讓,於是克里米亞戰爭就開始了。本身土耳其、英國、法國這三個國家就形成了結盟的關係,這給俄國就是一種兵力上的壓迫,勝負幾乎是分明的。

  俄國的軍隊在執行力和戰術上也比不過英法兩國,加上英法用的是現代化科技來作戰,用上了無線電裝置,軍事上面用的裝備也是最新的。俄國在戰爭之前也沒有想到會落敗的這麼徹底,這也與本國落後的制度有關,不去發展新事物,而是堅持農奴制度,交通運輸能力十分的差,應該用到的軍需裝置到達的不及時,自然導致了戰爭的失敗。俄軍的戰鬥力比起英法來說還是弱了點,就好像以卵擊石一樣,一點作用都沒有,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戰敗的原因是幾個方面的,但克里米亞戰爭發生之後俄國也進行了改變。

  克里米亞戰爭雙方兵力

  250,000名英軍

  400,000名法軍

  10,000名薩丁尼亞軍

  1,200,000名俄軍

  7000名保加利亞志願軍

  1854年9月中旬,聯軍出動60多艘戰艦,6萬多名士兵和3個攻城炮兵團在克里米亞半島的葉夫帕托裡亞登陸。9月20日,雙方在阿爾馬河畔進行第一次陸戰,俄軍一敗塗地,損失5700多人,退向俄國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塞瓦斯托波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