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欣賞古典音樂的方法

  聽過古典音樂的人都會說古典音樂真好聽,但大多數人聽不出音樂表達的是什麼,欣賞古典音樂有什麼方法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古典音樂欣賞方法的相關資訊,歡迎閱讀!

  古典音樂的欣賞方法

  所謂古典,其實就是指西方自文藝復興以後至我們所在年代前五十年作品的總和。古典音樂裡的這個古典和“古典時期”的古典二字完全不一樣。古典音樂,已經是一個文化範疇的概念。是西方並逐步意味著全球的主流音樂的一部分。確實如此,時至今日,西方古典音樂如同摩天大廈,而它周邊的是大片沒有影響力的小房子。前後的差距使西方古典音樂已經可以用全球主流音樂,乃至為主流文化的代名詞了。古典兩字已經不代表時間或者歷史性,而是一個文化概念。

  但無論它如何強大,作為並非古典音樂原發地文化的我們,對古典音樂也不能盲目接納。我個人認為,稱之為音樂的東西,應該有這些特徵:

  具有優美或者奇特的旋律,具有崇高的情感力量或者神祕情感的隱藏能力,帶來愉悅或者引發思考。能符合這些特徵的,我才稱它為音樂或者古典音樂***有別於流行或者現代音樂***。

  所以,我喜歡上古典音樂,就是因為那些旋律和情感,最早給它打動的,是十幾年前開始留意聽古典時,被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進行曲》吸引,開始喜歡上古典。之後,階段性斷斷續續地有去聽,但都不繫統,一直到現在。

  不過,作為古典音樂,如果要了解其大致全貌,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我們都是業餘人士,非專業者那樣用時間去欣賞。古典音樂是需要一定“訓練”才能欣賞的音樂。這種訓練包括對音樂原理,樂器,音樂發展的歷史,對作家本人,甚至對演繹的藝術家指揮家都要了解一些。

  古典音樂來源於早期宗教的需要,文藝復興之前,音樂主要是教堂禰撒,比如聖格列高利詠歎。換言之,音樂最早的形式是“聲樂”,為何是聲樂?因為來自人的聲音,才是這世界上最原始,也最能打動人的聲音,所以也是最好的“音樂”。當然,那年代器樂確實還沒有發展起來。

  事實上,現在重新聽文藝復興時期的帕克斯特里納的聖頌合唱,依然具有恆久的魅力,如果你聽古典或者浪漫久了,不妨試試去聽他的作品。宗教音樂來自這些當年虔誠的信徒之手,來的更簡單純樸又具有情感。他們對後人影響巨大,後世的偉大作品裡都有他們的影子***比如亨德爾的禰賽亞,巴赫的B小調禰撒,貝多芬的莊重禰撒,百遼茲的以利亞到現代佈列頓的戰爭安魂曲***

  瞭解古典音樂的源頭,就等於明白音樂最基本的特徵***或者基本“硬體”***就是要有優美旋律和崇高情感。沒有這些要素,再偉大的作品,也不是我需要的,當然沒有一部偉大作品裡沒有旋律和情感。又或者說,旋律是一個廣義,文藝復興的音樂幾乎“見不到旋律”,只有節奏。

  從斯拉夫進行曲開始,到格里格的皮爾金特組曲,到斯美塔納的伏瓦塔河,我充分感受到音樂的美。我尚且不知道他們來自何方,何許人也,甚至不瞭解他們的作品的名字。我沒有被那些比他們更“流行’的貝3,5,9打動多少前,就喜歡上這些優美旋律的作品。

  古典音樂的名稱定義一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譯成“古典音樂”,有人認為“古典”給人的感覺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稱“經典音樂”。也有人根據牛津英文辭典裡對古典的定義,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稱其為“嚴肅音樂”。於是,“古典音樂”又被戴上了“嚴肅”的帽子,讓人更不敢靠近。但下此定義的人一定沒有好好查字典,因為serious的第二條義項是這樣給出定義的:***指書、音樂等***啟發思考的,不僅為消遣的。因此我們知道原來古典音樂不同於流行音樂的地方是它內涵深刻,能發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於低俗。再來看一下朗文辭典對古典音樂的解釋music that people consider serious and that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 time。可見,古典音樂是歷經歲月考驗,久盛不衰,為眾人喜愛的音樂。古典音樂是一個獨立的流派,藝術手法講求洗練,追求理性地表達情感。

  古典音樂是一個含義廣泛的術語,廣義的西洋古典音樂是指那些從西方中世紀開始至今、並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音樂,或者指植根於西方傳統禮拜式音樂和世俗音樂,其範圍涵蓋了約公元9世紀至今的全部時期。主要因其複雜多樣的創作技術和所能承載的厚重內涵而有別於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在地理上,這些音樂主要創作於歐洲和美洲,這是相對於非西方音樂而言的。另外,西洋古典音樂主要以樂譜記錄和傳播,和大多數民間音樂口傳心授的模式不同。

  亦有人認為“古典”是對應於“流行”而言的,因為這些音樂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能夠引起不同時代聽眾的共鳴。

  但如果細究古典一詞,本意可以理解為古代留傳下來堪稱經典的音樂作品***古代+經典***,但是一般來說,古典音樂是具有規則性本質的音樂,具有平衡、明晰的特點,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認為具有持久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在一個特定的時代流行。這也體現於“古典”***classical***與“經典”***classic***的不同。

  古典音樂***classical music***本來是專指德奧在1750—1830年間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為代表的音樂,即所謂“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音樂***或翻譯為“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這就是狹義的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的名稱定義二

  從這個狹義的古典音樂概念出發,我們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亨德爾,乃至更早的宗教音樂***含天主教即羅馬公教,東正教,基督新教***,向後延伸到浪漫主義、民族樂派,以及20世紀西方的現代音樂。這些都是廣義的古典音樂,也就是基於這個傳統的,無論是繼承和發揚這個傳統,還是試圖以創新來突破這個傳統的音樂創作嘗試,都可以歸入古典音樂之內。而在這個傳統外獨立發展的音樂,雖然有借鑑和影響古典音樂創作的,但是一般也不歸入古典音樂之內,比如爵士樂、搖滾樂,以及東方一些民族的音樂。

  因此對於廣義的“古典音樂”這個詞來說,歐洲藝術音樂的定義更加準確。

  歐洲藝術音樂與其他的非歐洲音樂和流行音樂體系的主要區別是記譜法有所不同,其規則大約源自於16世紀便開始使用的記譜法。在西方記譜法中,作曲者給演奏者規定了音調、格律、速度,獨特的節奏和對於同一段音樂準確的演奏方式。這種即興演奏發揮空間很小的記譜法模式,極大的不同於非歐洲藝術音樂***相對於傳統的日本音樂和印度音樂***和流行音樂。

  古典音樂作為音樂中類別的稱呼,是相對於輕音樂、通俗音樂等類別而存在,它本身並沒有嚴格明確的解釋或者定義。在輕音樂範圍裡,有時也採用“古典”的概念來指某些經過時間檢驗,被人們奉為楷模的輕音樂作品,如古典輕歌劇、古典爵士樂等,這裡的classical理解為“古代+經典”,似乎更為合適一些。

  當人們聽到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樂家的音樂作品時,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優美的旋律,充滿意趣的樂思,還有真摯的情感,或寧靜、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歡喜、快樂,或悲傷、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