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法家書法作品

  古代書法家的書法作品到底會是怎麼樣的書法世界呢?讓我們一同隨著他們的作品走進他們的世界。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書法欣賞與評價標準

  從書法欣賞的角度去,看到的是美好的事物,從書法的評價與標準去看,看到的又是嚴謹規範的筆風,這需要你自己的領悟與發現。

  書法欣賞的藝術標準與書法評價的藝術標準大致相同,但又不完全等同。因為書法欣賞較多地是從欣賞者主觀方面的審美角度出發的,好像有主觀性的特徵,欣賞者個人的欣賞角度及偏好各有不同,因而其各自的標準也有不同。書法藝術的評價雖然也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進行,但畢竟是就書法作品本身的藝術性質進行辨析,好像著重於書法作品方面的客觀性。一般人的欣賞與專業的欣賞也具有差別性,原因在於專業欣賞不光是有主觀的因素,也會更注重作品品質方面的客觀性考察。無論是書法欣賞還是評價,雖然其藝術標準都會隨欣賞或評價主體的審美標準而有所轉移,每個人都不盡相同,每個時代也不盡相同,但是從專業的角度看,仍然存在跨時代認同的共同性藝術標準。趙孟頫“結體因時而異,用筆千古不易”的說法,就包含了這種內容。

  從歷史流傳或形成的欣賞與評價習慣來看,大致有四類說法。第一類是以書法的形質為欣賞標準,如杜甫的“書至瘦硬始通神”,偏向以瘦硬為美。類似的還有的分別推崇方筆或圓筆書法等。第二類以形象姿態為欣賞標準,如評價王羲之書法的龍虎之姿,蘇軾書法如老熊當道等。第三類以神采為欣賞標準,如“書以神采為上”。第四類以氣質為欣賞標準,如“書至渾然始通神”。應該說歷史形成的欣賞習慣都有其合理之處。今天的書法欣賞依然逃不出這些範圍,但是可以以新的視點進行一些歸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