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國家

  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麼,當屬誰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

  :東羅馬帝國

  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或稱東羅馬帝國***Eastern Roman Empire***,是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後依然存在的羅馬帝國東半部。拜占庭古國名。中國史籍稱“大秦”,也名“拂菻”或“海西國”。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東羅馬帝國以巴爾幹半島為中心,領屬包括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以及美索不達米亞和南高加索的一部分。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臘移民城市拜占庭舊址,故又稱拜占庭帝國。

  拜佔廷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1453年3月初,穆罕默德二世開始將攻城臼炮運到君士坦丁堡城外。4月5日,星期四,奧斯曼軍隊出現在君士坦丁堡城牆之外的平原上。第二天是穆斯林的安息日,穆罕默德下令解開大炮。開始了滅亡拜佔廷帝國的決戰。君士坦丁堡的守軍擊退了多次進攻,但是經過兩個月的炮轟,城牆多處被轟垮。在5月29日的總決戰中,土耳其軍隊衝入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戰鬥中陣亡。5月30日上午,穆罕默德二世進入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共統治了1058年。

  東羅馬帝國之文化

  381年的君士坦丁堡宗教會議,510年繪卷東羅馬帝國的主宰文化是希臘文化。希臘語不但是日常用語,而且是教會、文學和商業的共同語言。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今天對“西部的拉丁帝國”和“東部的希臘帝國”的區分,以及今天所強調的東部帝國並不是“真正”的羅馬帝國,並不重要。羅馬帝國是一個多語言的帝國,東羅馬並不例外。

  希臘人和希臘化的小亞細亞人構成拜佔廷帝國的文化主體,但是在這個國家裡還有瓦拉幾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埃及人、敘利亞人、伊利里亞人和斯拉夫人,他們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希臘文化從帝國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提阿、以弗所、帖撒羅尼迦和亞歷山大港傳向全國。

  東羅馬帝國之宗教

  拜占庭人確信基督教是帝國的立國之本。從羅馬帝國時代起,帝國東部的基督教神學就受到猶太教神學和古典希臘哲學的影響。325年5月25日至8月25日,在東羅馬的尼西亞召開了第一次尼西亞宗教會議,確立了拜占庭基督教的基本信條,即《尼西亞信經》。381年***君士坦丁堡宗教會議***、431年***以弗所宗教會議***、451年***查爾西頓宗教會議***、553年***君士坦丁堡宗教會議***的四次宗教大會進一步肯定了基督教的國教地位,君士坦丁堡教區的地位也得到確認,在基督教五大教區中僅次於羅馬教區。伊斯蘭教興起後,受其“禁止偶像崇拜”的教義影響,在拜佔廷帝國發生了破壞聖像運動。787年在尼西亞召開的第七次宗教會議闡釋了聖像崇拜和偶像崇拜的區別,拜占庭基督教會的神學體系至此正式確定下來,此後再也沒有發生重大變動。這一派宗教後來發展為希臘正教,即東正教。

  除了正統教派外,由於拜佔廷帝國包括了希臘、埃及、敘利亞、亞美尼亞等具有不同文化的領土,因此各種異端思想在這些地方興起,包括阿里烏斯教派***Arians,興起於帝國東部***、聶斯脫利教派***Nestorians,又稱景教,興起於敘利亞地區***、馬其頓尼教派***Macedonius***、一性論教派***Monophysites,興起於埃及***、一志論教派***Monothelitism***、保羅教派***Paulicians,興起於小亞細亞和亞美尼亞***、鮑格美爾教派***Bogomili,興起於保加利亞***等異端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