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學東漸的傳播媒介是什麼

  西學東漸是明朝末年一直到近代西方學術思想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那麼你瞭解西學東漸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西學東漸的傳播媒介,希望能幫到你。

  西學東漸的傳播媒介1:傳教士

  在明末清初的一波西學東漸中,傳教士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當時主要以天主教耶穌會為主的傳教士們***較晚亦有方濟各會、多明我會等的教士***,在試圖將天主教傳入中國的同時,引介了西方的科技學術思想,譯著了大量的西方學術相關書籍。其中扮演起重要角色的有利瑪竇、艾儒略、湯若望等人。

  在19世紀的西學東漸中,基督新教的教士也開始進入中國,天主教士也隨口岸的開放來往各地,他們成立教會學校、醫院,並開設印書館、設立期刊、並譯著大量各種書籍。對於西學的傳入有很大貢獻。

  西學東漸的傳播媒介2:其他來華西人

  除了傳教士之外,許多來華的官員、探險家等也成為傳入西學的重要媒介,例如將領戈登對於中國洋務時期軍事的影響。主持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對於西方管理制度的引入,以及譯介書籍、最早西方軍樂隊的引入都有影響。

  西學東漸的傳播媒介3:旅行家及商人及外交官

  明末清初有不少中國人隨傳教士到歐洲旅行,但早期都沒留下相關文字,因此對西方文化的傳入影響不大,最早有記錄的是樊守義***1682-1753***在康熙年間隨四位傳教士出使羅馬,寫成《身見錄》一書,描寫歐洲政治制度、建築、風俗等,對於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有不少影響,許多對利瑪竇等人著作存疑的中國學者,觀點開始有了轉變。乾隆年間的商人謝清高遊歐後所著《海錄》則更廣為人所知,記錄歐洲的貿易、工藝、人民生活及世界地理。

  鴉片戰爭以後,自行出洋的中國人更多,1840年代商人林針的《西海紀遊草》,記述其至歐洲及美國的記遊。近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王韜在1867年出遊歐洲,1870年出版《法國志略》、《普法戰紀》二書;1879年出遊日本,影響其各種主張思想,商人李圭1876年至美國參與博覽會,寫下《環遊地球新錄》一書,成為中國人中首位環遊地球一週的記述者,並對美國的學術科技的發展有所介紹。

  而清政府也因洋務運動的推行,在1866年派官員斌椿等人考察歐洲12個國家,著有《乘槎筆記》;1868年至1870年由滿人志剛首次正式出使歐洲及美國,著有《初使泰西記》。此外,早年同斌椿考察的同文館學生張德彝,之後多次出遊歐洲,著有《航海述奇》共七部,對歐洲社會學術文化的描寫更加深入。

  光緒年間開始設立駐外公使之後,有更多重要官員和知識分子出使歐美並撰寫遊記,且由於公使較一般旅行者停留較久,因此對西方思想文化的瞭解能更加深入,其中對中國思想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包括郭嵩燾、劉錫鴻、黎庶昌、曾紀澤、徐建寅、薛福成等人。甲午戰爭以後,中外交通大開,出洋變成很普遍的現象,因此不贅述。

  西學東漸的傳播媒介4:留學生

  近代中國的留洋學生起自於鴉片戰爭之後,早期的留學生,多為港、澳地區教會學校的學生,進一步出外發展,1850年至美國耶魯大學讀書的容閎,1848年至英國愛丁堡大學的黃寬等, 即為早期留學生的代表之一。容閎在學習中,感受到中國社會文化的不足,因此回國後,即希望能有更多人出國學習西方事物,在他的爭取提議下,終於在1872年清政府選派第一批留美幼童,次年並有第二批,他們在中學畢業後,主要以西方的軍事、工業技術等學習為主,雖然在1881年被改變政策的清政府招回,但他們對於西學的傳入有所貢獻,也影響往後的留學生的留洋,他們之中最著名的包括詹天佑、唐紹儀、樑諭等。

  另一方面1875年開始,福建船廠及北洋水師學堂的學生也陸續被派至歐洲各國學習,對於晚清對西方海軍的學習有所貢獻,但其中最著名的嚴復反而不是在軍事而是其他西學的傳入有重大的影響。

  相較於洋務運動期間留學生多為官派且人數少而零星,甲午戰爭之後,首先興起了留日浪潮,大量官方資助及民間自行前往的留日學生出現,對於由日本學習西學有很大的助益。此外,1900年以後,由於美國歸還部分庚子賠款作為留美的經費,使留美的留學生人數大為增加。留學法國則在1912年左右,由李石曾、蔡元培等人發起勤工儉學的運動,使許多人得以留法。這些大量的留學生直接接觸到西方的教育,使能更直接能將西學傳入中國。

  但後來這些留學生習慣了西方生活,相信天主耶穌並對清政府不滿,於是清政府嚴令禁止中國學生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