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的名詞解釋如何造句

  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什麼是浪漫主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浪漫主義的名詞解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浪漫主義的意思

  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作為創作方法,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浪漫主義的創作傾向由來已久,早在人類的文學藝術處於口頭創作時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帶有浪漫主義的因素和特色,但這時的浪漫主義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覺為人們掌握的創作方法。

  許多知識分子和歷史學家將浪漫主義視為是對於啟蒙運動的反彈,是一種對啟蒙時代的反思。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強調演繹推理的絕對性,而浪漫主義則強調直覺、想象力、和感覺,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評為“非理性主義”的程度。

  在整體上而言,浪漫主義運動由歐洲在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初期出現的許多藝術家、詩人、作家、音樂家、以及政治家、哲學家等各種人物自發組成,但至於浪漫主義的詳細特徵和對於浪漫主義的定義,一直到20世紀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學史界爭論的題材。

  夏爾·波德萊爾給的定義是:“浪漫主義既不是隨興的取材、也不是強調完全的精確,而是位於兩者的中間點,隨著感覺而走。”

  浪漫主義的流派發展

  浪漫主義作為歐洲文學中的一種文藝思潮,產生於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專制,在藝術上與古典主義相對立,屬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一種意識形態。

  18世紀末年,隨著浪漫主義思潮在歐洲文壇的勃興,浪漫主義這一術語就用得非常流行了,並且在1798年法蘭西學別的創作方法的名稱。它反映在藝術的各個領域:德國是詩和音樂;英國是詩、小說和風景畫;法國是繪畫和雕刻。

  歐洲的浪漫主義思潮,是在人們對啟蒙運動“理性王國”的失望,對資產階級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的幻滅和對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不滿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當時的作家都對現實不滿,企圖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途徑。但由於作家所持的階級立場和政治態度不同,因而浪漫主義思潮中就形成兩種對立的流派,即積極浪漫主義和消極浪漫主義。前者是進步的潮流,它引導人們向前看,後者屬反動的逆流,它引導人們往後看。這種區別,實質上是對當時法國大革命和啟蒙運動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反響。

  積極浪漫主義

  敢於正視現實,批判社會的黑暗,矛頭針對封建貴族,反對資本主義社會中殘存的封建因素,同時對資產階級本身所造成的種種罪惡現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滿反抗、戰鬥的激情,寄理想於未來,嚮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贊成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作家有英國的拜倫,雪萊,史蒂文森,法國的雨果、喬治·桑,德國的海涅,俄國的普希金***早期***,波蘭的密茨凱維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們的生活實踐和藝術實踐,都是同當時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與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聯絡在一起的,大多數作家是這些民族解放運動的積極參加者。

  消極浪漫主義

  消極浪漫主義者不能正視社會現實的尖銳矛盾,採取消極逃避的態度,他們的思想是同那個被推翻了的封建貴族階級的思想意識相聯絡的。他們從對抗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出發,反對現狀,留戀過去,美化中世紀的宗法制,幻想從古老的封建社會中去尋找精神上的安慰與寄託。消極浪漫主義的出現,實際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貴族階級沒落的思想情緒在文學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國的史雷格爾兄弟,即奧·史雷格爾和弗·史雷格爾,諾瓦里斯,法國的夏多布里昂,拉馬丁·維尼,俄國有茹科夫斯基,英國有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等等。

  德國

  浪漫主義思潮的興盛衰落,是由各國曆史條件的特點所決定的。作為一種成型的文藝思潮首先產生在德國。由於當時德國容克貴族勢力猖獗,資產階級軟弱無力,因而消極浪漫主義得勢,積極浪漫主義發展遲緩。只有海涅登上文壇之後,積極浪漫主義在德國才有所起色。

  英國

  浪漫主義思潮發展得最完備,最規範,最有成就的當推英國。英國的浪漫主義運動與其他國家相比,具有下列一些特色;

  首先,英國的浪漫主義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文學運動,它是由少數作家自由活動的形式出現的。

  其次,英國的浪漫主義源遠流長,猶如小河流水,潺潺不斷,歷時達150年之久。早在18世紀末,從威廉·布萊克***1757--1827***和農民詩人羅伯特·朋斯***1759--1796***等人的詩篇中,就吐露出浪漫主義的苗頭,以19世紀20年代拜倫、雪萊的詩作為高潮,直到19世紀末維多利亞女王***在位1837--1901***執政的時代,依然還可以從丁尼生、羅伯特·勃朗寧和他的夫人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等人的詩歌中,看到浪漫主義的餘聲。

  再次,英國的浪漫主義明顯地分為對立的兩大派別。消極浪漫主義先於積極浪漫主義登上文藝舞臺,主要代表是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與之相對立的,就是以拜倫,雪萊、濟慈為代表的積極浪漫主義者。

  法國

  法國的浪漫主義思潮,猶如大海的波濤,氣勢磅礴,蔚為壯觀,來勢迅猛,激烈異常。它的產生與發展是與封建貴族的復辟和資產階級的反覆闢鬥爭分不開的。

  浪漫主義首先從古典主義設定的種種障礙中衝殺出來,歷經短兵相接的搏鬥,一舉獲勝。繼而在浪漫主義內部角返相爭,積極浪漫主義者組織了包括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在內的廣泛的統一戰線,打敗了消極浪漫主義。

  在19世紀20年代以前,消極浪漫主義稱王稱霸,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由於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的勝利,積極浪漫主義驟然興起.並取得了主導的地位。

  俄國

  在俄國,浪漫主義的發展是較遲的。它在19世紀初期才形成為一種流派。其中積極浪漫主義與俄國十二月黨人運動緊密聯絡在一起,在貴族革命中起過顯著的進步作用。代表作家有早期的普希金,雷列耶夫等。

  浪漫主義的藝術特點

  思想

  1、偏重於表現主觀理想,抒發強烈的個人感情。

  浪漫主義對法國大革命後的現實極為不滿,往往把非資本主義的生活加以理想化;浪漫主義作家深感古典主義所宣揚的理性對文藝創作是[1] 一種枷鎖,於是強調創作的絕對自由,反對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要求突破文學描繪現實的範圍,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他們特別重視愛情題材,對人的夢境也進行了大量的描寫。

  2、描寫自然風光,歌頌大自然。

  由於厭惡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反感庸俗醜惡的現實,對工業化的恐懼和憎惡便成為浪漫主義詩人共有的特點,而雄偉瑰麗的大自然和遠方奇異的情景,則成為浪漫主義作家寄託自由理想之所在。在他們的筆下,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醜惡鄙俗形成強烈的對比,一些非凡的人物往往出沒在大自然中間或奇異的和具有異國情調的環境裡。他們標舉盧梭的“迴歸自然”的主張,把自然看作一種神祕力量或某種精神境界的象徵。浪漫主義作家不僅歌吟本國自然之美,而且樂於描繪異國風光,如美洲的叢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國,少數民族的生活風俗,哥特式的建築,古代的廢墟等等。

  3、酷愛描寫中世紀和以往的歷史。

  從司各特開始,至雨果、大仲馬等浪漫派小說家,許多以歷史題材為描寫物件。他們的描寫不重在反映歷史真實,而在表現自我的想象,往往只是擷取歷史的一個小插曲,這個小插曲在史書上語焉不詳,可以任憑作者自由馳騁。有的浪漫主義者美化了中世紀封建宗法制度,把中世紀當作“黃金時代”以與資本主義來對立。

  4、重視民間文學,尤其是中世紀的民間文學。

  在德國和英國,浪漫主義都是從蒐集中世紀民間文學開始的,為此還提出“回到中世紀”的口號。這是因為中世紀的民間文學不受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的束縛,其想象豐富,情感真摯,表達自由,語言通俗。

  手法

  1、浪漫主義文學對各種藝術形式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於詩歌,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詩體長篇小說的創造。詩體長篇小說是在詩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視野寬廣,擴大了詩歌反映現實的範圍。

  2、浪漫主義文學慣用對比、誇張和想象,用詞也傾向於華麗一路。浪漫派尋求強烈的藝術效果,追求異乎尋常的情節,描寫異乎尋常的事件,刻畫異乎尋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獨的叛逆形象,這些都離不開對比、誇張和想象的手法。

  3、憂鬱感傷的情調為浪漫派作家所愛好。憂鬱是浪漫主義者與周圍現實不相協調而產生的精神狀態,既有貴族的懷舊式的憂鬱,也有資產階級不滿現實的憂鬱,“世紀病”即是憂鬱病,勒內乃其典型。

  用浪漫主義造句

  1. “想念”牽涉到很多不同的感受與想法,本利說。他是一名心理學助教,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哈弗福德學院研究浪漫主義關係。

  2. 本論文從美學的角度,探討了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大師瓦格納的創作思想、風格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3. 及對該詩歌特徵的賞析,充分地展現了積極浪漫主義主觀性、政治抒情性、理想性。

  4. 波德萊爾處於浪漫主義退潮期,必須開拓新的詩歌領域。

  5. 舒伯特的八首即興曲開闢了浪漫主義鋼琴小品的先河,音樂優雅、精緻、抒情動人。

  6. 蘇曼殊浪漫主義不是西學東漸的直接產物,而是固有文化生態發生結構變動之結果。

  7.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啟蒙自身的痼疾,又摻雜著包括浪漫主義在內的現代批判者的盲目與過火。

  8. 毛澤東詩詞的語言風格豪放,充滿了革命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豪情壯志,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9. 它是寧靜而恣縱的浪漫主義者理想的隱居地,這裡的建築風格體現了文藝復興的精髓。如果你乘坐熱氣球摶搖而上,在雲端俯瞰護城河環繞的城堡和英畝的廣袤森林,你就會明白什麼是最浪漫的漂游。

  10. 韋勒克除了在理論上研究“文學批評”外,還通過具體的批評實踐來驗證並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對浪漫主義和新批評的批評。

  11. 所以,也許出產了浪漫主義畫家與詩人的北歐哥特國家,不列顛,確實對這名現代藝術的黑衣修士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

  12. 墨子是實用主義者,老莊是浪漫主義者,儒家是把現實和理想妥協到一起的典範。可是真要把現實和理想妥協到一起委實不易。

  13. 三木露風是日本近代新浪漫主義文學獨具特色的詩人。

  14. 馬踏飛燕鑄於漢代晚期。以誇張的藝術手法塑造了奔馬的藝術形態,意境帶有浪漫主義色彩。

  15. 浪漫主義絕不是花前月下,也絕非現在看場電影,送九十九朵玫瑰花,浪漫主義是一種反叛,對現實世俗的反叛。伊北

  16.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能用關鍵詞搜尋所有浪漫主義作品中提到的“高尚”,或者是它的複誦,這個功能會多麼有用啊。

  17. 柯勒律治的浪漫主義莎評,通過強調莎士比亞作品想像、象徵與和諧等特質,在哲學、美學層面對古典主義莎評進行了顛覆。

  18. 如果說我們是浪漫主義是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分子我們想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我們將一千零一次地回答,是的,我們就是這樣的人。切·格瓦拉

  19. 通過本曲,可以瞭解柴科夫斯基在古典主義音樂、浪漫主義音樂和民族樂派中的地位和作用。

  20. 他的浪漫主義精神主要表現在對正在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別是表現在由花妖狐魅變來的女性形像上。

  21. 拉赫瑪尼諾夫是一位跨越世紀和世紀的歐洲音樂大師,是俄羅斯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

  22. 於是在浪漫主義時期,自我成了作家的首要表現物件,而拜倫的自我表現卻具備了其他作家所不具備的特點。

  23. 第二樂章也用奏鳴曲式寫成,它體現了勃拉姆斯平靜而開朗的浪漫主義心境。

  24. 因此,研究施特勞斯描繪性交響詩中的“人物性格”是探析施特勞斯音樂風格的重要切入點,並且從中可以發現晚期浪漫主義音樂創作的一些特徵。

  25. 浪漫主義時期音樂要求作曲家要創作出許多適應它內容的體裁形式。

  26. 在法國,浪漫主義繪畫則集中體現在歷史畫和風俗畫上,追求自由、民主思想的畫家籍裡柯和德拉克羅瓦是他們的代表性人物。

  27. 他的交響性風格繼承的是古典主義的傳統,但他的藝術歌曲和鋼琴作品卻完全是浪漫主義的。

  28. 斯克里亞賓早期奏鳴曲作品的曲式結構反映出古典與浪漫主義時期美學觀念與創作手法的影響,具有較典型的奏鳴套曲形式特徵。

  29. 第四章闡述了車爾尼鋼琴音樂對浪漫主義的開拓作用。

  30. 分析創造社對日本浪漫主義哪些文學觀產生了共鳴,以及在作品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