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的種植技術視訊

  無花果不耐貯運,但可加工成蜜餞、果醬、果乾和糖水罐頭等多種產品。那麼無花果如何種植?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

  1、定植:可盆栽或在荒坡、田園、庭院栽培。利用荒坡、田園、庭院等栽培的,其定植密度一般適當加大密度可採用1×2米,定植單坑深50—70釐米。直徑為40—60釐米,以含磷鉀的混合肥***如人畜、禽糞、綠肥、餅肥、化學複合肥***等作基肥,定植適期在華北應在清明前後,東北宜在穀雨前後,南方可在秋季落葉後移栽定植,但應避開開花結果期。

  2、整形修剪:無花果的整形修剪較簡單,修剪整形技術要求不高,一般採用多主枝自然開心形整枝方式,但要全株保留3—5條主枝,不留側枝,主枝組直接著生在主枝上。幼樹期間重點抓好培養主枝,並注意抬高主枝角度,促進多發枝條,達到迅速擴大樹冠的目的。進入初果期後,抓好多培養枝組,以便促進形成一定的產量。盛果期時注意培養骨幹枝,更新大中型枝組剪縮弱枝組。對樹勢衰老或病蟲害嚴重的,可利用基部或枝上發出的萌櫱枝或隱芽,重新培養主枝和枝組。無花果從7月中旬開始,陸續到11月份成熟。無花果的採摘一般宜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進行,見已成熟的果實頂端有一小孔微開,果皮出現固有品種***多分紅、黃品種***的色澤時,採摘。過熟的果實採後不耐貯藏和運輸。

  3、肥水管理:無花果幼樹生長期,如基肥不足則應施肥。方法是在離主根40釐米左右處,株施腐熟雜肥5公斤左右;盆栽的至少施入1公斤。成齡樹株施腐熟農家肥15公斤左右,在落葉前後施入基肥,追肥宜在新梢旺長期及果實迅速膨大期為好。無花果是較耐肥的果樹,但應偏重施磷鉀肥,一般氮磷鉀的比例為0.5:1:1。因其較耐旱不耐澇,新梢生長及果實膨大期需水量較大,但長期受漬或積水重的環境,易造成落花、落果、落葉,甚至死亡,因此亦要注意做好排澇排水。盆栽的亦要注意排水,尤其是在大雨或暴雨之後的連陰雨季節,要注意遮雨或倒盆控水。

  4、病蟲害防治:無花果較少發生病蟲害。在果實生長期中,向周圍散發特殊氣味易招致桑田牛危害;果成熟時易受鳥害。除人工撲捉桑田牛,驅趕鳥類之外,可人工或藥物滅蟲卵。亦可用稻草人縛塑料彩條插入田間驅趕鳥類。

  無花果種植技術

  1.園地選擇 :無花果喜溫暖乾燥,喜光性強,忌寒冷陰蔽。一般在年均溫15℃以上,冬季最冷月均溫8℃以上,夏季最熱月均溫20℃左右,5℃以上年生物積溫1800℃,最適於生長;溫度降至-10℃~-12℃時,枝梢頂端受凍;降至-20℃~-22℃時,地上部受凍致死。由於無花果有強大的萌櫱復壯能力,受凍後基部的潛伏芽到了春天,又很快萌發抽生新梢,迅速恢復株叢和結果。由於無花果原產在半乾燥地帶,對水分要求不高,在年雨量400~800毫米地區,即可正常生長和結果;在雲南800~1200毫米地區均可栽培;如雨量過大,地下積水過多,反易導致落葉和果實糖低。無花果要求光照充足,通風透光好,年日照時數以2000小時左右為宜。對土壤的適應範圍廣,砂土、壤土、沾土、酸性土、中性土和鹼性土都可生長,但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值6.2~7.5的砂質壤土最好。

  2.園地整理: 園地如是荒地或丟荒過久的二荒地,先挖除荊棘雜草,深犁細耙,種上兩茬苕子或苜蓿等綠肥,待土壤較為熟化和有一定肥力時再栽。如是大斜坡地或陡坡地,應先修築梯地或魚鱗臺,做好水土保持。栽時要塘大肥足,苗壯根好,深度適宜。

  3.配置授粉 普通型品種自花授粉能結實,可以不配授粉樹,但原生型、斯密奶型和中間型三類品種,自花授粉的結實率低,則需配置異花品種授粉。授粉樹只需佔總株數的5%即可。

  4.栽植密度: 無花果樹勢強健,生長旺盛,樹冠開闊,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多長成高大喬木,且又是喜光性強果樹,所以株行距不宜過小,一般大田栽培以4米 5米為宜,樹冠大的品種還可加大到4米 6米或4.5米 5.5米,最小不得小於3.5米 4.5米。庭園栽植,應離開建築物腳1米以上,四周應距其他樹木1.5米以上,且不能種在高大遮陰樹下。

  5.栽植時期: 秋栽在秋末冬初的10月下旬至11月中句,春栽在立春後的2月上旬,秋栽的先長根後發葉;春栽的先發葉後生根,以秋栽為好。

  6 繁植技術:無花果的繁植,可用高空插條法進行。並用雙環剝法處理枝條。即在第一環剝點上包紮介質後,在其下再作一個環剝,這樣20以上溫度條件下,15天就可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