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菜的種植技術視訊

  黃花菜含有較為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礦物質及維生素A、B、C、E等多種人體必須營養元素。那麼,你知道黃花菜該怎麼種植嗎?下面Sara小編給大家分享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黃花菜種植技術

  1、黃花菜種植地點選擇

  黃花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貧瘠,適應性強,不管是粘壤土還是沙壤土均能生長良好,無論山坡,平地都可以種植,但土壤肥沃有利於提高產量和品質。黃花菜是多年生作物,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不積水的地塊。

  2、黃花菜種植施足基肥

  栽植時,先開好深15-20cm、寬20~30cm的穴,每40穴施人腐熟豬牛糞50kg、複合肥1kg,施後把基肥與穴土拌勻。

  3、黃花菜種植苗根修剪

  將生長5~6年的大叢黃花菜頭挖起,分割成2-4個單株為一叢備用,並剪去肉質根,只保留1~2層新根,新根長4--5cm,同時將“根豆”和根部的黑鬚剪掉。這樣有利於栽後新根群的旺盛發育。

  4、黃花菜適時移栽

  從採摘結束至翌年2月均可移栽,但以白露和立春2個節氣移栽較好。尤其白露移栽,尚有充足的雨量和適宜的氣溫,植株能夠進入2次長葉期,有利於分株繁殖,栽後成活率高,當年就可長出3-5個新芽,翌年即可以有一定的產量。

  5、黃花菜合理密植

  根據梯園的寬窄,採取單行栽植或寬窄行栽植。

  單行栽植;行距80---90cm、叢距30---35cm,每叢栽2~4片***株***苗,叢內株距4~5cm,每叢栽3片苗的呈三角形排列,栽4片苗的呈正方形排列。寬窄行栽植:一般寬行行距80-100cm,窄行行距60---70cm、叢距35-40cm。也可以種植在山坡梯園的前崖,園內套種其他作物,穴距為30-40cm。

  6、栽植深度

  以10~15cm為宜。過深分櫱慢,進入盛產期要遲1--2年;過淺植株矮小,分櫱細弱,容易早衰,而且遇乾旱易影響出苗。移栽後應及時澆水,移栽期保持土壤含水量70-80%。

  7、黃花菜適時追肥

  在春季萌發第1輪新葉時,畝用腐熟的人糞尿500kg加複合肥5kg~70%水澆穴,結合中耕培土施春苗肥,使幼苗發育茂盛,生長整齊;4月中旬施抽薹肥,每畝施人尿素10kg左右,為抽薹打下基礎;5月中、下旬結合中耕施催蕾肥,每畝施尿素10kg左右,促使花莖抽生,為現蕾創造條件;採摘完後及時割葉施冬苗肥,畝施人糞尿150---200kg、速效化肥10kg。施肥時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掌握“差苗多施,壯苗少施,瘦地多施,肥地少施,晴天水施,雨天干施”的原則。

  8、堆蔸培肥

  黃花菜根系每年從新生的基節上發生,有逐漸向上生長的趨勢,因此在冬苗枯死後,應隨即用肥土堆蔸,有利新根生長。新植的不必堆蔸。堆蔸以肥沃的塘泥、河泥最好,田泥、菜園土次之。

  9、更新復壯

  黃花菜栽植一定年限後,因肥水條件差、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地上部分櫱成密集的株叢,地下部產生許多粗糙而肥大的肉質根,這時花蕾減少,採摘期縮短,產量下降,需要更新。更新方法:採收完成後,結合秋季大中耕,在每叢植株的一側連根挖掉1/3的老株,促進整個植株發生新的分櫱,萌發新根,達到更新復壯的目的,3--4年後用同樣的方法復壯另一側。1--2年後再將剩餘的者蔸全部挖掉,並深翻土。

  10、黃花菜病蟲害防治黃花菜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葉枯病、鏽病、炭疽病和莖枯病等:

  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薊馬、潛葉蠅等。防治病蟲害:首先要搞好農業防治,在黃花菜採摘完後,地上部隨即枯死,應及時割蔸並運離黃花菜地外,以減少菌源、蟲源;搞好黃花菜的追肥、冬培工作,以增強抗病能力;適時更新復壯老蔸;選用抗病品種等。適時用藥防治,病害可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噴霧防治,蟲害可用艾美樂3000倍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