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佝僂病的原因是

  佝僂病的形成期很長,一般從小孩子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一定的症狀。那麼,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發生佝僂病的原因吧!

  什麼

  1、日照不足

  面板內7-脫氫膽固醇需經波長為296-310nm的紫外線照射始能轉化為維生素D 3,因紫外線不能通過玻璃窗,故嬰幼兒缺乏戶外活動即導致內源性維生素

  D生成不足;大城市中高大建築可阻擋日光照射,大氣汙染如煙霧、塵埃亦會吸收部分紫外線;冬季日照短、紫外線較弱,容易造成維生素D缺乏。

  2、攝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含維生素D較少,不能滿足需要;乳類含出生素D量甚少,雖然人乳中鈣磷比例適宜2:1,有利於鈣的吸收,但母乳餵養兒若缺少戶外活動,或不及時補充魚肝油、蛋晃、肝泥等富含維生素D的輔食,亦易患佝僂病。

  3、生長過速

  早產或雙胎嬰兒體內貯存的維生素D不足,且出生後生長速度快,需要維生素D多,易發生維生素D乏性佝僂病。生長遲緩的嬰兒發生佝壓病者較少。

  4、疾病因素

  多數胃腸道或肝膽疾病會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如嬰兒肝炎綜合徵、先天性膽道狹窄或閉鎖、脂肪瀉、胰腺炎、慢性腹瀉等;嚴重肝、腎損害亦可致維生素D羥化障礙、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僂病。

  5、藥物影響

  長期服用抗驚厥藥物可使體內維生素D不足,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可提高肝細胞微粒體氧化酶系統的活性,使維生素D和25OHD加速分解為無活性的代謝產物;糖皮質激素會對抗維生素D轉運鈣的作用。

  佝僂病的防治

  1、注意母親的孕期保健

  母親在懷孕期間應加強營養,多吃些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D的食物,如雞蛋、瘦肉及動物肝臟等;並要多晒太陽;還應根據具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製劑。

  2、儘量採用母奶餵養

  由於母奶中所含的鈣、磷比例適當,使奶中的維生素D及鈣均易於吸收,因此,有條件時應儘量讓孩子吃母奶。

  3、多晒太陽

  晒太陽是防治佝僂病的良好措施。一般如每天堅持晒太陽2小時左右,就能滿足小兒對維生素D的需要。因此孩子滿月後就可以開始晒太陽並且每天逐漸增加晒太陽的時間。但要注意:夏天晒太陽時最好在樹蔭下,避免日光直晒;冬天不可隔著玻璃晒太陽,以防紫外線被吸收。

  4、及時新增維生素D

  小兒每天的維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為400-600單位。每天如能保證供給這一劑量,多可預防佝僂病的發生。混合餵養的孩子宜在生後2周開始新增維生素D,家長應仔細計算每天經配方奶或強化奶粉攝入維生素D的劑量後,予以補充;或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須補充的劑量。此外,對營養不良、體質較弱及生長髮育過快的孩子應注意及時補充維生素D以防發生佝僂病。

  5、定期體檢,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定期帶孩子到兒童保健機構進行體檢,根據症狀、體徵及骨密度、血檢或攝片等輔助檢查,早期發現佝僂病患兒,並根據病情進行正規治療,儘量減少該病對孩子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