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發癲癇疾病的原因有什麼

  據中國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國內癲癇的總體患病率為7.0‰,年發病率為28.8/ 10 萬,1年內有發作的活動性癲癇患病率為4.6‰。那麼誘發癲癇的原因有什麼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誘發癲癇的原因

  1、藥物刺激:患者患有其他疾病,稍微用藥不慎,非常容易造成大腦以及神經系統受到強烈刺激,從而引發癲癇。因此,在醫治其他身體上的疾病時,要向醫生說明情況。患者受到天氣以及季節的突然變化,會使身體的不能適應,突然性的寒冷酷熱侵入患者體內時,會引起給型別的疾病,都會使癲癇發作。

  2、疾病因素:腦部疾病,比如先天性腦發育異常、顱腦腫瘤、顱內感染、顱腦外傷、腦血管病、變性疾病;全身或系統性疾病,比如缺氧、代謝性疾病、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毒等。

  3、遺傳因素:指對癲癇的遺傳易感性。大量研究證明,癲癇和遺傳因素有關。遺傳可以影響細胞膜離子通道的功能,降低驚厥閾值,造成神經元放電。

  4、誘發因素:癲癇發作多系突然發生,無明顯誘因。不過也有一些發作,確有誘發因素存在。這種誘發因素可能週期性出現,如發作可與,內分泌因素或是月經有關,另一些造成因素則系不規則發生。誘因可能是自然性感覺性刺激,也可能是突然出現的刺激,或是由病兒自己誘導的刺激

  癲癇的分類

  全面強直-陣攣性發作:以突發意識喪失和全身強直和抽搐為特徵,典型的發作過程可分為強直期、陣攣期和發作後期。一次發作持續時間一般小於5分鐘,常伴有舌咬傷、尿失禁等,並容易造成窒息等傷害。強直-陣攣性發作可見於任何型別的癲癇和癲癇綜合徵中。

  失神發作:典型失神表現為突然發生,動作中止,凝視,叫之不應,可有眨眼,但基本不伴有或伴有輕微的運動症狀,結束也突然。通常持續5-20秒,罕見超過1 分鐘者。主要見於兒童失神癲癇。

  強直髮作:表現為發作性全身或者雙側肌肉的強烈持續的收縮,肌肉僵直,使肢體和軀體固定在一定的緊張姿勢,如軸性的軀體伸展背屈或者前屈。常持續數秒至數十秒,但是一般不超過1分鐘。強直髮作多見於有瀰漫性器質性腦損害的癲癇患者,一般為病情嚴重的標誌,主要為兒童,如Lennox-Gastaut綜合徵。

  肌陣攣發作:是肌肉突發快速短促的收縮,表現為類似於軀體或者肢體電擊樣抖動,有時可連續數次,多出現於覺醒後。可為全身動作,也可以為區域性的動作。肌陣攣臨床常見,但並不是所有的肌陣攣都是癲癇發作。既存在生理性肌陣攣,又存在病理性肌陣攣。同時伴EEG多棘慢波綜合的肌陣攣屬於癲癇發作,但有時腦電圖的棘慢波可能記錄不到。肌陣攣發作既可見於一些預後較好的特發性癲癇患者***如嬰兒良性肌陣攣性癲癇、少年肌陣攣性癲癇***,也可見於一些預後較差的、有瀰漫性腦損害的癲癇綜合徵中***如早期肌陣攣性腦病、嬰兒重症肌陣攣性癲癇、 Lennox-Gastaut綜合徵等***。

  痙攣:指嬰兒痙攣,表現為突然、短暫的軀幹肌和雙側肢體的強直性屈性或者伸性收縮,多表現為發作性點頭,偶有發作性後仰。其肌肉收縮的整個過程大約1~3秒,常成簇發作。常見於West綜合徵,其他嬰兒綜合徵有時也可見到。

  失張力發作:是由於雙側部分或者全身肌肉張力突然喪失,導致不能維持原有的姿勢,出現猝倒、肢體下墜等表現,發作時間相對短,持續數秒至10餘秒多見,發作持續時間短者多不伴有明顯的意識障礙。失張力發作多與強直髮作、非典型失神發作交替出現於有瀰漫性腦損害的癲癇,如Lennox-Gastaut綜合徵、Doose綜合徵***肌陣攣-站立不能性癲癇***、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早期等。但也有某些患者僅有失張力發作,其病因不明。

  單純部分性發作:發作時意識清楚,持續時間數秒至20餘秒,很少超過1分鐘。根據放電起源和累及的部位不同,單純部分性發作可表現為運動性、感覺性、自主神經性和精神性,後兩者較少單獨出現,常發展為複雜部分性發作。

  複雜部分性發作:發作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表現為突然動作停止,兩眼發直,叫之不應,不跌倒,面色無改變。有些患者可出現自動症,為一些不自主、無意識的動作,如舔脣、咂嘴、咀嚼、吞嚥、摸索、擦臉、拍手、無目的走動、自言自語等,發作過後不能回憶。其大多起源於顳葉內側或者邊緣系統,但也可起源於額葉。

  繼發全面性發作:簡單或複雜部分性發作均可繼發全面性發作,最常見繼發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部分性發作繼發全面性發作仍屬於部分性發作的範疇,其與全面性發作在病因、治療方法及預後等方面明顯不同,故兩者的鑑別在臨床上尤為重要。

  如何預防癲癇?

  ①生活規律,按時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疲勞等。避免長時間看電視、打遊戲機等。

  ②飲食清淡,多食蔬菜水果,避免咖啡、可樂、辛辣等興奮性飲料及食物,戒菸、戒酒。避免服用含有咖啡因、麻黃鹼的藥物。青黴素類或沙星類藥物有時也可誘發發作。

  ③按時、規律服藥,定期門診隨診。

  ④禁止駕駛汽車;禁止在海邊或江河裡游泳;不宜在高空作業、不操作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