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牙病的原因有什麼

  牙病發病率很高,如果把牙齒異形也計算在內,牙病發生率高達80%以上,為什麼會發生牙病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牙病的原因

  1、蛀牙

  兒童牙疼的原因多是齲齒。初齲一般無症狀,如齲洞變大而深時,可出現進食時牙疼,吃甜食或過冷、過熱的食物時疼痛加重。

  2、牙周炎

  是侵犯牙齦和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症,是一種破壞性疾病,其主要特徵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逐漸鬆動,它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咬創傷等引起,牙齦發炎腫脹,同時使菌斑堆積加重,並由齦上向齦下擴延。

  3、牙外傷

  如意外摔倒、碰傷或吃飯時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開,引起牙疼。

  4、牙根尖周炎

  多由牙髓炎擴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圍組織發炎。表現為持續性牙疼。患牙有伸長感,觸、壓痛明顯,不能咬食物。

  5、智齒冠周炎

  智齒萌出困難***阻生***,加上口腔衛生不良,引起牙冠周圍組織發炎、腫痛。

  6、牙本質過敏

  牙本質過敏又稱牙本質過敏症、過敏性牙本質,是牙齒受到外界刺激,如溫度***冷、熱***、化學物質***酸、甜***以及機械作用***摩擦、咬硬物***等引起的痠痛症狀,當用尖銳的探針在牙面上滑動時,可找到一個或數個過敏區,它發作迅速、疼痛尖銳、時間短暫,是各種牙體疾病的共有症狀,是由於釉質的完整性受到破壞牙本質暴露所致,磨耗、楔狀缺損、牙折、齲病、牙周萎縮均可發生牙本質過敏。

  7、楔狀缺損

  楔狀缺損是牙齒脣、頰側頸部硬組織發生緩慢消耗所致的缺損,通常呈楔形或“V”形而得名。此症狀多是由於不正確的刷牙方法引起,多見於尖牙和雙尖牙,習慣右手刷牙的人左側牙齒的楔狀缺損嚴重,而習慣左手刷牙的人右側牙齒的楔狀缺損嚴重。磨損加重會出現牙本質過敏,繼而發生牙疼,嚴重者導致牙髓炎、根尖炎、牙齒折斷等

  牙病的預防?

  1、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

  2、正確的刷牙方法是豎刷法,切忌“拉鋸樣”橫刷,豎刷法即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咬嚼面來回刷,裡裡外外都刷到,每次刷牙3分鐘左右。

  3、選用頭小毛軟的保健牙刷,牙刷使用後應將牙刷頭向上,在通風乾燥處放置。因牙刷易有細菌生長,一般牙刷使用最多6個月,生病後應調換新的牙刷。

  4、睡前不吃零食,進甜食後要刷牙。

  5、教育孩子不偏食,不單側咀嚼,不咬手指與鉛筆,多吃蔬菜等粗纖維食物。增強咀嚼功能,有利於牙頜系統的正常發育,減少牙病。

  6、定期到正規醫院作口腔檢查,最好6個月到一年檢查一次。

  如何保護牙齒?

  1.刷牙後抹點蜂蜜

  英國倫敦牙科醫生達納·約克博士建議,刷牙後在牙齦上塗抹點蜂蜜或蜂膠,可以保護牙齦,預防齲齒髮生。

  2.刷牙後別使勁漱口

  休斯博士提示,每天刷牙兩次,每次刷牙至少2分鐘。牙菌斑很軟,輕刷即可去除,過分用力反而會傷害牙表。擠豌豆大小的牙膏,先刷上齒內側,牙刷與牙齒呈45°,做畫圓動作。刷完之後,不要使勁漱口,殘留在牙齒表面的牙膏具有更好的護齒作用。

  3.吃糖隔上1小時

  糖可以引起齲齒,但是其主要誘因不是吃糖的量,而是吃的頻率。口腔大概需要1小時左右的時間來恢復pH值,因此,兩次吃含糖多的食物,應該至少間隔1個小時。

  此外,還要留意食物中“隱形”的糖,如番茄醬等。

  4.早餐前刷牙

  有的人起床後先喝水吃飯,然後再刷牙,這就大錯特錯了。食物中的酸性成分會導致牙釉質軟化,餐後刷牙更容易損傷牙齒。

  英國昆士威牙科診所牙科專家威爾·卡特博士表示,牙膏中的氟化物對預防齲齒最關鍵,而所謂的美白牙膏會磨損牙齒,經常使用反而會使牙齒更容易著色。

  5.牙不齊的人更要仔細刷

  與整齊的牙相比,不規則的牙更容易藏匿細菌,導致患齲齒等牙病危險大增。

  6.未成年人不要洗牙

  未成年人牙齒還未發育完全,不適宜洗牙。

  正確的刷牙方法是豎刷法:

  1、將牙刷毛的一側放在欲刷牙齒牙面上,刷毛與牙體長軸平行,毛尖朝向牙根,緊貼牙齦和牙面。

  2、旋轉牙刷向咬合面方向與牙體長軸約45度角,輕壓牙齦,順牙間隙向咬合面***上頜牙由上向下,下頜牙由下向上***,用剔刷的動作,刷去汙物。

  3、對於咬合面,可將刷毛緊壓咬合面,以前後拉動的方式洗刷。

  4、最好將全口牙按照上下左右分成若干區域,然後按照一定的順序刷洗,如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外後內,使脣***頰***面,舌***顎***面及咬合面都能刷到,不至於遺漏。並作8-10次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