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臉腫抽筋還會暈倒是什麼原因

  ?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半邊臉腫抽筋還會暈倒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半邊臉腫抽筋還會暈倒的原因

  面肌抽搐的病因並不清楚,可能為面神經的異位興奮或偽突觸傳導引起。近年來國內外都有報道,手術及屍檢材料已證實面肌抽搐是由於某種壓迫使面神經的傳導發生病理性干擾所致,絕大部分患者是由於正常的血管交叉壓迫,如小腦後下動脈、小腦前下動脈、椎動脈的壓迫。

  半邊臉腫抽筋還會暈倒怎麼辦

  1.鎮靜藥物治療

  ***1***卡馬西平:一般400~600mg/d口服時症狀開始改善,600~1000mg/d時發作完全消失。但停藥後可迅速復發,因而需長期維持治療。持續好轉率為35%,完全控制率為22%。因此可用卡馬西平治療面肌抽搐有肯定療效,但需較大劑量,長期服用。長期服用較大劑量的卡馬西平常可出現頭暈、嗜睡、共濟失調、白細胞減少等副作用。其有效的作用機制可能與降低面神經核的興奮性,從而減少其異常放電有關。

  ***2*** ******氯硝安定***每次0.5~1mg,3次/d服用,可使症狀減輕,劑量加大後常有乏力、嗜睡等副作用。

  ***3*** 巴氯芬***氯苯氨丁酸***:首次用5~10mg/d,分1~2次服用,每2~3天增加5~10mg,直至每天30mg。48h後症狀可明顯改善,3個月後症狀完全消失。

  2.肉毒桿菌毒素A***BTXA***治療 BTXA的注射部位為:

  ***1***下眼瞼:從內眥至外眥之間,均分為4等份,在每1等份中點,距下瞼緣5mm處注射BTXA 5~5.5U。如瞼痙攣程度較輕,BTXA的注射劑量可適當減少。

  ***2***上眼瞼:從內眥至外眥之間的中點,各向兩側外移5~8mm,距上瞼緣5mm處注射BTXA 5~5.5U,一般選擇1~2個點注射即可。上眼瞼注射BTXA時,應注意一定要避免直接注射到上眼瞼的正中央部位。因為,此部位是提上瞼肌的附著部位,將BTXA直接注射於此,可使提上瞼肌麻痺,導致上眼瞼下垂。

  ***3***眼外角:眼外眥的外側部分眼輪匝肌的肌肉較多,所以在原發性眼瞼痙攣的患者中有許多人主訴他們此處的肌肉痙攣是非常嚴重,故此處的注射部位相對較為集中。一般在外眥外側5~8mm處注射3~4點,每點的間距為5mm左右,呈三角形或四邊形排列。

  在患側的顳部及顴部抽動的肌肉上多增加註射部位。在鼻翼的外側及鼻脣溝上,相應地注射2~3個部位。上脣注射部位應當儘量地減少,因為上脣及外側口角部位如果注射較多的BTXA,將勢必導致相應口角的下墜,嚴重者可有口角流涎及口記憶體飯等表現。下脣及腮部注射部位也需據病情而定,其注射部位可以選擇較多。注射計量多采用每點最多5~6U BTXA。每點的劑量過大易產生較多的副作用。

  患者在治療之後的4~7個月內,效果一般較為滿意。由於BTXA的作用逐漸地減弱,面積痙攣的表現逐漸復發,大多數患者需要在第一次治療半年之後再進行重複治療。但是,由於面肌抽搐的程度已較前有明顯的減輕,故所需要的BTXA的治療劑量將大大減少。該治療可持續應用數年,但達到痊癒的患者較少。少數患者由於在治療後產生的BTXA抗體較多,影響了治療效果,可換用F型肉毒桿菌毒素***BTXF***進行治療。

  3.阻滯療法與手術治療 神經幹阻滯療法是從莖乳孔刺入進行藥物性神經阻滯可獲滿意效果,重症可試用50%酒精1ml行皮下面神經分支阻滯,或莖乳孔處面神經幹注射0.3~0.4ml阻滯。但在制止痙攣同時,可產生不同程度的面肌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