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最長的玻璃橋

  張家界大峽谷——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位於湖南省的張家界大峽谷景區內,號稱世界最長、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橋,玻璃橋總長430米、寬6米,橋面距谷底約300米,可站800人。橋面全部採用透明玻璃鋪設,橋中心有全球最高的笨豬跳臺,整個工程無鋼筋支架,是一種全玻璃結構的橋樑。

  玻璃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峽谷玻璃橋;並創下世界最高最長玻璃橋、首次使用新型複合材料建造橋樑等多項世界之最。

  峽谷裡植被繁茂,空氣清新,涼爽舒適,溪水上瀰漫著一層薄霧,宛如來到世外桃源,讓人煩惱頓消。

  在峽谷的最後一段,是下游修建電站蓄成的小水庫,需乘船出去,坐在船上,可看到野鴨戲水,也可見到白鷺不時從水面掠過……不經意間,峽谷已走完,出口原來就在進去的公路下。 大峽谷遊覽時間需要3個小時以上,峽谷較窄、徒步時間長,需要體力好的才行。

  建設歷程

  2012年11月23日,這座擬建成世界最高、跨度最長的玻璃橋——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的設計師HaimDotan攜以色列著名建築安全分析師doronshalev,實地考察玻璃橋建設專案[1]。

  玻璃橋建設專案現已進入施工前的攻堅階段。24日,包括HaimDotan、doronshalev在內的眾多海內外專家將就大峽谷玻璃橋建設專案進行研討,確定橋樑工程材料等。

  2012年11月,該橋的初步設計方案被宣佈已經通過了專家組的評審,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橋樑工程專家王景全在內的7名國內外建築工程專家一致認為,這座橋的初步設計方案論證充分,滿足有關的標準規範要求;設計十分的新穎、造型簡潔美觀,與周邊的自然環境十分的協調。

  2014年11月15日,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初步設計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這標誌著該橋主體建設將進入實質性階段。

  2015年5月,備受矚目的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現已進入玻璃承壓破壞性試驗、護欄抗拉試驗、風洞試驗等試驗階段,整個玻璃橋專案預計在7月底完工並交付使用。在景區現場的隧道錨混凝土已完成澆築,橋兩端的四個塔也已建設完畢,即將進入主索鞍安裝施工階段,重力錨正在進行錨體澆築。同時,大橋的主廂樑正在廠家建造之中,相關配套服務遊覽設施正在加緊進行。

  2015年12月3日9時38分,隨著最後一片重達41噸加勁樑的精準吊裝,倍受世界關注的張家界大峽谷人行玻璃橋鋼箱梁成功合攏。

  主要設計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選址在張家界大峽谷風景區慄樹埡和吳王坡區域內,總長430米、寬6米,橋面距谷底相對高度約300米。橋面全部採用透明玻璃鋪設,整個工程無鋼筋混凝土橋墩。

  橋面鋪設鋼化防滑玻璃,為3層夾膠玻璃,尺寸約305cm×4420cm,共需要99塊,厚度4.856釐米。按照設計的橋面最大遊客容量800人算,其重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為避免行人齊步走,在橋面上會放置很多玻璃球,來遏制振動。每個玻璃球重達400公斤,由於放的位置不一,客觀上就打亂了行人的步伐,起到遏制振動的效果。

  整個玻璃橋專案總投資額為2.6億元。根據設計理念,大峽谷玻璃橋工程材料將首選航空航天材料,提高橋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在世界橋樑建設史上極為少見。

  主要構造

  大峽谷玻璃橋的橋面必須具備大尺寸、高硬度、高厚度、耐磨、防凍、超純淨、防爆、高荷載、防黴、防溫度劇降等諸多特性。設計的玻璃大小約為305cm×4420cm,共需要99塊,厚度近5釐米。

  針對張家界大峽谷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這一特性,為確保橋面安全穩固,景區還花費了近一年的時間對橋兩邊的山體進行了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