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敗後逆襲成功的勵志事例

  很多人認為在中國一場高考就能夠定了終身的成敗,其實也有很多人在高考失敗後逆襲成功的事例激勵著我們。一起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高考失敗後最終逆襲成功的勵志事例,歡迎收藏哦。

  高考失敗後逆襲成功的事例篇1

  12年前我高考落榜後進了一家廣告公司,那年夏天因為大學夢的破滅,我情緒低落到了極點,我害怕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骨子裡有那麼一絲自卑。

  7月的夏天,太陽毫不留情地炙烤著大地,蟬從早到晚無休無止地鳴叫,把人的心都叫亂了。一天中午老闆吩咐我把一份急件交給王先生。王先生是一位有身份的商人,我見過他一次。老闆叮囑我,王先生在開酒會,讓我快去快回。

  我拿著急件就出發了,連水也沒顧上喝一口。在如火的驕陽下我一路奔波,找到那家酒店時我又累又渴,嗓子冒煙,還出了一身臭汗。在酒店二樓豪華宴會廳的門口,我看見賓客們手拿美酒香檳,頻頻舉杯,王先生風度翩翩地徜徉在人群間,顯然他是今天的主角。

  我小心翼翼地走進宴會廳,因為自己身上有股難聞的汗臭,人們避讓著我,眼神裡充滿了鄙夷。我的臉紅了,低下頭走到王先生面前,把急件交給了他,知趣地準備離開會場。酒會上每張桌子都擺著酒水,這對於極度乾渴的我來說充滿了誘惑,可我只是一個局外人,這些酒水與我無關。

  我本能地用舌頭舔了舔乾裂的嘴脣,徑直往外走。“請等等!”王先生忽然叫住了我。我回過頭不安地問:“是不是我送的急件有什麼問題?”“不是的,我看你渾身都是汗,喝一杯水再走吧。”他微笑著對我說。“這怎麼能行?我只是一個跑腿的。”我羞澀地搖搖頭說。“卑微不是退縮的藉口,如果在這裡你連一杯清水都沒有勇氣喝下去,你永遠也不會成功。”王先生目光炯炯地看著我。

  我鼓足勇氣接過王先生遞來的那杯清水,仰起脖子一飲而盡。參加酒會的先生女士們彼此高談闊論,誰也沒注意到這個小小的細節。

  幾年後我通過不懈奮鬥有了自己的事業,參加過名目繁多的豪華酒會,喝過價格不菲的各種酒水,然而都不及那年夏天那杯清水甘甜爽口,它如同涓涓細流,淌過一個高考落榜生的心田,它讓我明白高考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可以從高考後正式起航,成功也可以從一杯清水開始。

  高考失敗後逆襲成功的事例2

  高考考了三年,終上北大。前日下午,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用自己高考實戰經歷鼓勵高三學子:大考在即,要學會自我鼓勵。

  俞敏洪坦言,從小學到大學,從未考過全班前20名,但憑藉“自我鼓勵”考上北大。

  從33分到90分自我鼓勵考上了北大

  很多人知道作為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參加過三次高考,但曾拖後腿的竟是他現在的強項—英語。

  俞敏洪說,第一次參加高考,英語只考了33分。在復讀班,英語基礎差,從未得到老師的鼓勵,強大的“自我鼓勵功能”支撐他挺到最後。第二年高考,英語成績55分,雖比前一次有進步,但總分不高仍落榜。

  在一片質疑聲中,俞敏洪堅持再讀一個高三。當年暑假,俞敏洪報了一個英語補習班。有了前兩年的積累,加上最後一年的拼命用功,“高五生”俞敏洪英語得了90分,最終被北大錄取。

  對於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而言,俞敏洪說: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任何人都打不倒你。“沒有人鼓勵,就自我鼓勵。”

  考上大學,來自全國各地的50名精英分子編成一班,俞敏洪是其中之一。“大學期間,我從未進入全班前40名。但我沒有因此放棄自己,一天內背不下課文,我就花一週的時間天天背,到最後可以脫口秀。”俞敏洪說,在與同學智商相當的情況下,惟一能勝出對方的是超常的努力加毅力。

  他寄語即將參加高考的後進生:即使最後一名,也要保持一顆上進的心。

  每天5分鐘記單詞學英語需要駱駝精神

  “新東方牛人多,他們中很多是海歸。論口語,我不如王強和周成剛***新東方另兩位創始人***,我的英語裡有較明顯的口音。但我的英語詞彙量是他們所不及的。”俞敏洪說,每天不論多忙,都會抽出5分鐘時間鞏固詞彙。“我手機裡裝有英漢大詞典軟體。”俞敏洪直言,自己不是天才,在腦海裡庫存的3萬多個詞彙,不是哪一天哪幾個月積累下來的,而是這麼多年每一天鞏固的結果。

  對於很多人頭痛的詞彙量問題,俞敏洪說沒有絲毫的捷徑可走。只有和遺忘規律較勁,每天花一定量時間鞏固記憶單詞,讓詞彙在腦海裡日久紮根。

  俞敏洪說,很多家長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太注重結果,忽略了過程。他認為,英語學習應具有駱駝精神,而不是駿馬精神。“品種再優良的駿馬,一刻不停息地奔跑,總有一天會停止;而駱駝在沙漠的漫漫長路,則需要長時間的韌勁堅持下來,相信前方一定會出現綠洲。”

  所以,即使高考在即,我們也應該還是以勢如破竹的氣勢和幹勁去努力去奮鬥。而不是覺得自己基礎不好就輕言放棄,現在說放棄還太早!

  高考失敗後逆襲成功的事例3

  在北大跌倒,從清華爬起

  1999年8月,咸寧市鄂南高階中學學生李亮亮以646分的高考總分被北京大學錄取,一年後,他在北大因考試作弊被勸退。

  第二次高考,他以1分之差被擋在中國人民大學門外。2001年,李亮亮破釜沉舟發起第三次衝刺,2002年8月,他終以全市第二名的高考成績被清華大學數學系錄取。記者通過電話採訪了在清華園學習的李亮亮,並赴咸寧採訪,瞭解到一個清華學子頗具傳奇色彩的奮鬥經歷。

  考試舞弊,北大驕子被勸退

  咸寧市鄂南高階中學旁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70多歲的李茂炳老人從箱子裡翻出一大摞榮譽證書,證書上都寫著兒子李亮亮的名字,這是他作為父親的驕傲。

  李亮亮1982年出生於咸寧市嘉魚縣,9歲時,父母離異。1996年9月,他以優異成績被保送入省重點鄂南高階中學。為了兒子的學業,從一家小煤礦退休的父親在鄂南高中旁租了間房陪讀。在這所尖子云集的重點高中,李亮亮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數學。

  在老師、同學眼中,他就是清華、北大的人。1999年7月,李亮亮在高考中發揮失常,只考了636分,要填報自己喜愛的北大數學或經濟管理專業不可能了。在班主任熊正維老師的建議下,他填報了北京大學化學系。

  這一年,他以總分646***曾獲全國數學競賽國家一等獎可有10分加分***被北京大學地質系錄取。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反而讓李亮亮陷入兩難。父親李茂炳以他老礦工的親身體會,不同意兒子上地質系,要他復讀。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這年9月,李亮亮還是踏進了北大校門。進入自由自在的大學校園,李亮亮漸漸放鬆了對學習的要求。他開始逃課、通宵上網、打遊戲。結果第二學期的《大學物理》考得一團糟。

  考試結束後,李亮亮突然感到恐慌:自己已有一門課不及格了,要是《大學物理》再不及格……考試結束後,李亮亮到物理系找老師,看到試卷就擺在老師的辦公桌上,他不禁靈機一動:何不找個機會偷偷把沒做的題目給補上。

  第二天中午,他溜進辦公室偷改試卷時,被老師抓了個正著,這一嚴重的舞弊行為很快被通報到教務處。按北大的校紀校規,李亮亮將被開除學籍。他高中的班主任熊老師得知後又氣又急,他給北大打電話,請求學校從孩子的前途出發,以一種治病救人的態度酌情處理。

  幾天後,北大作出決定:要麼留校察看一年,要麼自動退學。李亮亮大腦一片空白,在輔導員的安慰下,他選擇了自動退學。當天晚上,李亮亮給在咸寧的父親打了個電話:“我想回來復讀再考……”

  接到兒子的電話,李茂炳心急火燎地趕到北京,一到北大,就被地質系的宋書記請到辦公室。從宋書記辦公室出來後,明白真相的李父突然蒼老了許多。看到父親滿臉的失望和滄桑,李亮亮突然特別恨自己,希望父親狠狠地罵他、打他一頓。

  可父親只說了一句:“什麼也別說了,明年再考回來。”

  重壓之下,第二次高考失利

  2000年8月10日,李亮亮又翻出高中課本,回到鄂南高中,回到了他熟悉而又陌生的高三課堂。為了不影響李亮亮的學習,熊正維老師和李父隱瞞了李亮亮的退學真相,對外稱,李亮亮是因為不喜歡地質專業,主動從北大退學回來的。

  從北大退學回到高三課堂復讀重考,使李亮亮成為整個鄂南高中乃至咸寧市的新聞人物。人們都在關注著:明年高考李亮亮還能考上北大這樣的名校嗎?2001年7月,由於揹負巨大的心理壓力,加之北大退學留下的陰影,李亮亮在高考中再次遭遇滑鐵盧。

  高考結束後,他悲觀地給自己估了640分。估完分,李亮亮不敢回家面對父親,也不敢面對自己,他只想逃避。傍晚時分,他心情沮喪地坐上了最後一趟回老家嘉魚縣城的汽車,一個人來到三湖連江的水庫邊呆坐了三天三夜!

  他三次走進了水中,可三次都回到了岸邊。有一個聲音在反覆地問他:“你這樣***算個什麼?你對得起老父親嗎?你對得起愛你如子的老師嗎?”“不!我能重返北大,我能考上清華!”

  當太陽第三次升起的時候,李亮亮拖著快要虛脫的身體,回到了鄂南高中旁那間租住的小房。年邁的父親滿眼血絲,兒子失蹤的這三天,他未曾合過眼。看到兒子平安回家,他鬆了一口氣,默默地做了一碗兒子愛吃的雞蛋麵,放在他的床頭。

  根據所估計的分數線,李亮亮第一志願填報了“中國人民大學”。結果當年中國人民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是636分,李亮亮以一分之差被擋在門外。這時,鄭州大學給李亮亮發來了錄取通知書。是繼續復讀還是去鄭州大學?

  又一個兩難選擇擺在李亮亮面前。父親跟他商量,希望他能再復讀一年,可李亮亮擔心的是:如果明年高考成績比今年還差怎麼辦?父子倆拿不定主意,他們找到熊正維老師。熊老師推心置腹地對李父說:“現在最痛苦的人是你兒子。沒有人能幫他,沒人能理解他的感受。復讀還是上鄭州大學並不重要,關鍵是他自己能否走出陰影。”

  熊老師這番話一下子解開了李亮亮心中的死結,“從什麼地方跌倒就應該從什麼地方爬起!”他當即決定選擇再次復讀。

  三上高考場終圓夢清華

  2001年8月,鄂南高中以寬容的心態再次接納了李亮亮,巧的是,熊正維又成了李亮亮的班主任。

  而此時,他原先在北大的同學卻即將進入大三階段的學習。在鄂南高中,“李亮亮”這個名字太響亮了。為了排除干擾,李亮亮曾改名李德星。高三第一學期,李亮亮狀態極不穩定,時而考年級第一,時而又排在十名開外。熊正維老師對此既著急又擔心,他的心理壓力絲毫不亞於自己的這名得意門生。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李亮亮只考了650分,排在全年級第13名。分數公佈的當天下午1點多,李亮亮躲到一個非常偏遠的遊戲機室,瘋狂玩遊戲。

  晚上11點多,熊正維等三個老師和其父親找了幾家遊戲機室才將他找到。看到自己傾注全部心血的弟子竟然如此自暴自棄,熊正維老師難掩心中的失望。他控制不住情緒,衝上去猛地踹了李亮亮一腳。接下來是長達3小時的訓誡,整個過程中,李亮亮一言不發,一直默默流淚。

  新學期開學後,李亮亮像變了個人似的,他給自己制訂了一個殘酷的學習計劃:早上五點半起床跑步,然後背英語、語文,晚自習回家後學習到凌晨兩點,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李亮亮的成績開始直線上升,狀態也逐漸穩定。2002年7月8日,高考結束後,李亮亮自信地估出成績:680分。

  這次,他終於按照自己的意願填報考了自己最喜愛的專業——清華大學數學系。不久,成績揭曉了,總分678分。其中,他以自己親身經歷寫成的高考作文《心靈的選擇》獲得滿分。

  如今,李亮亮在清華園學習已近一年。在學校,他再也沒逃過一節課。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他每門專業課成績都在80分以上。此外,他還是學校入黨極積分子,並選修日語和經濟學。

  李亮亮說:“這段經歷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它教會了我如何面對挫折、壓力和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