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歷史名將介紹

  俄羅斯歷史上的著名將領有很多,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魯緬採夫

  魯緬採夫***1725.1.15~1796.12.19***,俄國著名將領,陸軍元帥。將門出身。

  6歲登記為禁衛軍列兵,15歲起擔任軍官。曾參加1741~1743年俄瑞戰爭。18歲任步兵團長。1748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末年***參加萊茵河遠征。七年戰爭期間任旅長、師長。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執政初期一度失寵,調任小俄羅斯***烏克蘭***總督。1768~1774年俄土戰爭期間任集團軍司令。1770年晉元帥。同年夏率部沿普魯特河左岸南下,以少勝多,連戰皆捷,至1771年底控制多瑙河下游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兩公國。隨後渡過多瑙河,於1774年6月攻佔土軍舒姆拉、魯什楚克和錫利斯特拉要塞,並向巴爾幹山脈推進,迫使土耳其簽訂《小凱納爾賈和約》。次年任小俄羅斯總督兼重騎兵司令。1787~1791年俄土戰爭期間復任集團軍司令,因與總司令G.A.波將金意見相左,17***從前線被召回。1794年第三次瓜分波蘭期間,與A.V.蘇沃洛夫共同擬定作戰計劃,任侵波俄軍總司令,但因年邁未到職。

  他繼承和發展了彼得一世進攻作戰思想,不拘泥於傳統的線式戰術,重視建立和使用預備隊,強調正面突擊和側翼突擊相結合以及諸兵種密切協同***見魯緬採夫的軍事思想***。著有《指南》、《軍規》等。

  蘇沃洛夫

  蘇沃洛夫***1730.11.24 ~ 1800.5.18***,俄國著名將領、大元帥。生於莫斯科一軍人貴族家庭,自幼酷愛軍事。

  1742年在禁衛軍註冊,1748年正式服役。1756~1758年在陸軍院供職。七年戰爭中在P.A.魯緬採夫麾下任職,嶄露頭角。1763年任蘇茲達爾步兵團長,編寫《蘇茲達爾團條令》。1768年晉准將,1770年晉。1773年率部參加俄土戰爭,屢建戰功。1774年參與鎮壓Y.I.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起義。1776~1783年率部完成俄國對克里木的兼併。1786年晉。1787~1791年俄土戰爭中,先後參加金布恩防禦戰、奧恰科夫圍攻戰和伊茲梅爾要塞攻堅戰,並在勒姆尼克河之戰中擊敗土軍主力,受封勒姆尼克伯爵。1791年奉命指揮駐芬蘭俄軍,加強對瑞典防禦。1794年率部鎮壓波蘭民族起義,晉元帥。後任駐波蘭和烏克蘭俄軍司令。1797年6月,因抵制沙皇保羅一世推行普魯士軍制被革職。1799年2月重被起用,任歐洲第二次反法聯盟義大利北部戰場俄奧聯軍總司令,率部遠征義大利,擊敗法軍,一度扭轉戰局。隨後率軍翻越阿爾卑斯山天險,在瑞士境內突破法軍包圍。俄奧聯盟破裂後,奉命回師俄國。同年10月獲大元帥稱號。不久再遭貶謫,抑鬱而死。

  他久經沙場,一生指揮過60餘次會戰和戰鬥。他關心士兵疾苦,深得將士信任;精通多門外語,熟諳俄國和歐洲戰史,注意吸收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他摒棄警戒線戰略和線式戰術;主張集中兵力於主要方向,殲滅敵有生力量;強調快速機動,積極進攻;提出觀察、快速和猛攻三項戰術原則;提倡嚴格治軍,從實戰需要訓練部隊***見蘇沃洛夫的軍事思想***。著有《制勝的科學》。

  烏沙科夫

  烏沙科夫***約 1744 ~ 1817.10.14***,俄國海軍 。生於坦波夫省一小貴族家庭 。

  1766年彼得堡海軍武備學校畢業後,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1768~1774年俄土戰爭中曾在黑海作戰。1775年任巡航艦艦長。1780年任戰列艦艦長,為往返于波羅的海和地中海的俄國商船護航。1783年調往黑海艦隊,監督造船並參加塞瓦斯托波爾的基地建設。1787~1791年俄土戰爭中,曾指揮俄國分艦隊前衛在菲多尼西亞海戰中重創土耳其艦隊。17***晉海軍。1790年起任黑海艦隊司令,先後取得刻赤海戰及堅德拉島和卡利阿克拉角等海戰的勝利。1798~1800年第二次反法聯盟戰爭中,率俄土聯合艦隊進入地中海,執行封鎖、運送登陸兵、奪取要塞和破壞敵海上交通線等任務,支援A.V.蘇沃洛夫指揮的俄奧聯軍在義大利北部作戰。1799年組織艦隊和登陸兵攻擊法軍地中海重要基地科孚島,首創俄國海軍從海上攻佔要塞的戰例,晉海軍。回國後失寵。1802年任波羅的海帆船艦隊司令。1807年退役。

  烏沙科夫強調按實戰要求訓練部隊,反對死板和華而不實的訓練方法;作戰中不拘泥於傳統的戰列線戰術,強調根據情況採取靈活機動戰術,對俄國和蘇聯海軍學術的發展具有一定影響。

  庫圖佐夫

  庫圖佐夫***1745.9.16~1813.4.28***,俄國元帥,著名將領,軍事家。出身將門。

  1759年炮兵工程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1761年晉准尉並任連長。次年參加遠征波蘭。1768~1774年和1787~1791年俄土戰爭期間,先後在魯緬採夫和蘇沃洛夫麾下任職,作戰勇敢,指揮有方。1774年在戰鬥中負傷,失去右眼,得名“獨眼”。出國治療期間,考察普魯士、英國、荷蘭等國軍事。1782年晉准將,1784年晉。1792年起先後任駐土耳其大使、陸軍貴族武備學校校長、駐芬蘭俄軍司令、立陶宛督軍和聖彼得堡督軍。1805年俄、奧、英等國結成第三次反法聯盟後,率俄軍主力前往奧地利,迎擊拿破崙一世統率的法軍。鑑於奧軍在烏爾姆被殲,指揮俄軍主力後撤400餘公里,從而儲存了實力。奧斯特利茨之戰中,俄軍由於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干預遭慘敗。1806~1812年俄土戰爭中,於1811年出任摩爾多瓦俄軍總司令,採取退避三舍、相機反擊戰法,在同年8月魯什丘克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土軍主力,迫使土耳其簽訂和約。1812年法俄戰爭中,在俄軍失利情況下出任總司令,面對優勢法軍實施戰略撤退和堅壁清野,在博羅季諾之戰中重創法軍後繼續後撤,直至放棄莫斯科。在人民群眾支援下開展遊擊活動並組織預備隊,形成兵力優勢後適時轉入戰略反攻,指揮俄軍從北、東、南三個方向進攻法軍,殲敵於別列津納河畔鮑裡索夫地區。1813年4月率部向法國本土推進前夕,病逝於西里西亞小城本茨勞***今波蘭博萊斯瓦維茨***。

  他精通法、德、英、波、土等多種語言,知識淵博,馳騁沙場50餘年,作戰指揮經驗豐富。他繼承和發展了彼得一世、魯緬採夫和蘇沃洛夫等進攻作戰思想,而其戰略防禦理論更為各國軍事家所稱道。他強調在敵強我弱情況下應避免不利決戰,以儲存實力;主張疲憊和消耗敵有生力量,不失時機地實施戰略反攻。

  俄羅斯歷史名將簡介

  米哈伊爾·瓦西利維奇·伏龍芝***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Фрунзе,1885.2.2~1925.10.31***是蘇維埃國家的一位傑出紅軍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他1885年2月2日生於吉爾吉斯斯坦比什佩克城,即現在的比什凱克,該城曾於1926年至1991年以伏龍芝命名。他一生在軍事理論上也有很多貢獻,寫下了很多著作,為蘇聯武裝力量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蘇聯著名軍事家,戰略家,蘇聯元帥。1896年12月1日出生,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爭中繼斯大林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因其在蘇德戰爭中的卓越功勳,被公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也因此成為僅有的四次榮膺蘇聯英雄榮譽稱號的兩人之一,深受俄羅斯人民的擁戴和敬愛。

  伊凡·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Ив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Конев***1897.12.28~1973.5.21***蘇聯元帥***1944***,軍事統帥、軍事家,二戰中和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並稱的蘇聯陸軍的野戰三駕馬車之一。他在軍事上所具有的敏銳而正確的直覺是罕見的。他擅長步炮協同作戰,能把強大的炮兵火力和步兵高速度下出其不意地進攻完美無缺地結合起來。他在1943年後打出了一系列經典的攻擊戰。而且作為政治委員出身的他,在激勵士氣、思想工作等方面有著朱可夫不可比擬的優勢。

  

的人還:

1.歷史名將故事

2.中國歷史文化

3.關於國際網球名人堂的介紹

4.大漢帝國第一戰神:霍去病

5.俄羅斯舉重興奮劑始末 奧運俄羅斯舉重禁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