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特茶文化的簡介

  相較於中國人喝茶時的沉穩,英國人多添了份優雅,而喝英式下午茶,也成為一種流行的象徵!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古時茶葉猶如黃金般的貴重,能與珠寶首飾享有同等的收藏價值。17世紀時,英國上流名媛們腰間都藏有一條鑲金嵌玉的小鑰匙,用它來開啟特製的茶葉箱,即使泡茶這項活兒也專門由女主人親自主持,生怕手下傭人會順手牽羊偷茶葉。

  英國人飲茶始於17世紀中期,1662年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給英查理二世。飲茶風尚帶入皇家,凱瑟琳公主視茶為健美飲料,而被人稱為“飲茶皇后”。 新皇后高雅沖泡品飲的表率作用,引得貴族們爭相效仿。而“英式下午茶”這一稱謂的正式發明則是19世紀40年代的創舉。當時那些富極無聊的貴族婦女們,每日享用完午餐後,便為如何打發晚餐前的整個漫長下午而苦惱。一位名叫安娜的公爵夫人靈機一動,發明了喝下午茶這個節目,它一問世立即受到上流貴族的歡迎,從此有錢又有閒的大富大貴們,每天便擁有了一個高雅正式的名義聚在一起“說長道短”了。同時,貴族婦女們也以赴下午茶的藉口盛裝出席,這便為她們爭奇鬥妍,展示時裝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她發明的下午茶,不但成為在世界各地英國人每天生活的一種儀式,並且慢慢地滲透到許多文化中。

  英國人喝起茶來相當複雜,要在茶水中加入牛奶和糖製成奶茶,同時佐以餅乾、糕點等邊吃邊喝。儘管我們中國人更視綠茶和烏龍茶為上等茶,而茉莉花茶卻是西方人最為欣賞的東方禮品,但我請英國人喝茉莉花茶時都會強調中國茶不宜加入牛奶和糖,最好的享受就是它的原汁原味。

  然而要真正享受茶,一個人只有在神清氣爽、心氣平靜、知己滿前的境地中,方能領略到茶的滋味。因為茶須靜品,其效能引導我們進入一個默想人生的世界。

  英國獨特茶文化與文學作品的關係

  茶葉到達英國之後,不僅僅是“繆斯之友”,“眾神的甘露”,更是詩人的靈感源泉,也受到許多小說家的追捧。在“英式下午茶”的薰陶下,英國茶事在文學作品中頻頻出現,娓娓道出人物的生活場景。英國著名作家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描繪的眾多主角們,用完餐後必有由中茶會演變而來的正統英式茶會。奧斯汀筆下的英國茶事片段貫穿了整部作品:①到喝茶的時候,叫人忍住不笑的苦總算受夠了,貝內特先生帶他的客人返回客廳。喝過茶之後,貝內特先生高興地請他朗讀點東西給小姐們聽聽。②這件事惹得伊麗莎白煩惱不安,傷心流淚,頭痛不止。到傍晚時分,她頭疼得越來越厲害,加上不願見到達西先生,便決定不陪她的表兄嫂到羅辛斯莊園府去,原來約請他們去到那兒喝茶的。③那些太太小姐們都擠在桌子周圍,貝內特小姐在桌旁沏茶,伊麗莎白在旁邊斟咖啡……茶具收走,牌桌擺好之時,太太小姐們都站起身來。在英國上流社會,茶會是一種重要的社交聚會,茶壺***根據客人數量準備兩人、四人或六人壺***、茶具、茶桌、賓主著裝都有嚴格規定。茶會上會播放優美的音樂,男士著燕尾服、戴高筒帽,女性穿洋裝、戴帽子,無不展示上流社會紳士淑女的優雅風度。瓷器茶壺、濾匙小碟***茶匙須與杯子成45度角***、杯具組合、刀叉、點心盤、糖罐、餐巾、木頭托盤、蕾絲桌布和托盤墊都非常繁複而高雅。

  狄更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著名小說家,在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傳》中,茶字的使用次數超過了80次,他藉此作品向世界展示了很多非正式的英國茶會,這類平民茶會能給隨意交談提供非常適宜的場所。很多場合下,女人們會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坐在長條凳上,一邊閒聊,一邊喝茶,這就是典型的中下層平民的市井生活寫照。狄更斯在這部作品中對茶事的描寫,無一不向讀者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常光景。杯子碟子叮叮噹噹的響聲、成群擁來的喝茶人、六便士的茶水,讓人身臨其境,彷彿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名飲茶人。徘徊在那些牌桌周圍的,是好多古怪的老太太和老朽的老頭子,正談論著逸事奇聞,那種很明顯的津津有味的樣子充分說明了他們從這種事情中獲得的快樂達到了何等的程度。作者在《匹克威克外傳》中,關於西班牙花園的“花園茶座”的描寫,更是細緻到了茶具及茶點:茶盤端來了,七隻茶杯和茶托,麵包和牛油也是同樣數目。狄更斯描寫的關於“禮拜堂戒酒聯合會布瑞克大街分會”的一次月會情景,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當主人公維勒先生看到他們能喝下如此大量茶水時,驚訝得目瞪口呆。文中不僅表達了當時人們對於戒酒運動的高漲熱情,而且肯定了茶葉在英國戒酒運動中的特殊作用。18世紀英國文壇泰斗塞繆爾•約翰遜稱自己是“與茶為伴歡娛黃昏,與茶為伴撫慰良宵,與茶為伴迎接晨曦,典型頑固不化的茶鬼。”也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大家風範之特點。塞繆爾•約翰遜創立的文學俱樂部便曾以茶會友,風靡一時。劇作家皮內羅對品茶的精神文明更是讚賞備至:“茶之所在,即是希望之所在。”詩人華茲華斯也對茶文化頌讚有加。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在詩歌中描寫情人們等待喝茶的情景:一點一點地吃著烤麵包,在嘆息中等待涼茶。同時期著名詩人雪萊在1820年所作的一首三百多行的長詩“致瑪麗亞•吉斯伯思”中寫道:那藥師醫士抱怨的飲品,而我會不顧勸誡大口痛飲,當死神來臨我們將拋硬幣決定為飲茶而死誰第一。法國作家安•莫洛亞在其作品《拜倫傳》中,屢次提及英國詩人拜倫對茶的狂熱喜好。沒有牛肉,沒有啤酒,他會哀嘆;沒有茶,他會覺得是令他煩惱的災難。拜倫在這裡將茶的重要性排在了英國人生活必需品牛肉和啤酒之上,足以體現當時在歐洲,茶葉的風行程度極高,確實是大街小巷皆茶香瀰漫。此作品還記述了其他關於拜倫愛茶的趣事:即便是在前往希臘參加武裝鬥爭的時候,他也保持著飲茶的習慣:“早上一起床,他就開始工作。然後喝一杯紅茶,騎馬出去辦事。回來後,吃一些乾酪和果品。晚上挑燈讀書。”[5]***P339***他稱茶為“中國的淚水”,並“為中國之淚水———綠茶女神所感動”。喬治•吉辛的散文代表作《四季隨筆》,向讀者傳遞了最美妙的資訊:茶葉是聖潔的,散文是優美的,茶葉與散文相會是愜意的、休閒的。作者通過對隱士亨利•賴伊克羅夫特的生活描寫,多次穿插記錄了茶會的時間、人物、禮儀等景象,抒發自己對茶和家庭茶會氛圍的感情和觸動。喬治•吉辛在其《冬天》篇中這樣寫道:“我一天中最舒適的時刻之一是下午散步歸來的時候,這時我稍微有些疲勞,脫下長靴換上拖鞋,脫下出外穿的上衣換上舒服、隨便、破舊的短上衣,坐在深深的有著柔軟扶手的安樂椅上,等待傭人端來茶盤。也許我在喝茶的時刻,最感安閒之樂。在過去的日子裡,我不得不匆匆吞下點心,經常因為想到自己當前的工作,感到急迫、苦惱。對於我所飲的東西嘗不到它的香味與美味。現在,茶壺端進房時飄來的那種撲鼻清香,多麼甜美啊!第一杯茶,給我帶來何等的安慰!接著幾杯,則讓我徐徐品嚐。在寒雨中散步後,熱茶使我通身溫暖。喝茶時刻,我環顧周圍的書冊與圖畫,領略安靜地佔有他們的幸福。”

  字裡行間,透露出飲茶不僅僅是亨利•賴伊克羅夫特生活層面的必需品,也是他精神層面的必需品。在他醉心於書籍、自然景色和回憶過去的隱居生涯中,茶飲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影響著其心境與情緒、判斷與決策、壓力與健康等諸多方面。與中國人飲茶關注心境與味道相似,英國人飲茶也伴隨著思考生活時的情感體驗,並結合食物和醫學,關注茶的味道和品質,講究品嚐方式,通過喝多種功能不同的茶來獲取豐富的營養物質,在放鬆身體和心靈的同時,既健康養生,又滋養精神。在舉行午後飲茶這個盛典上,英國人善過家庭生活的天才表現得最為突出。在簡陋的屋宇下,飲茶時刻帶有一點神聖性:它標誌著家務操勞的結束,標誌著休息的友善的傍晚的開始。僅僅是茶杯、茶托的碰觸聲就使心靈幸福放飛。讓一個陌生人坐到你的茶桌邊是瀆聖的;另一方面,英國人的好客也在這裡表現出他最友善的方面。過門進屋喝茶的朋友最受歡迎了。可以相信的是:中國人飲茶歷史悠久,他們從飲茶中所得到的樂趣和好處與過去百年中英國人從飲茶中所得到的樂趣與好處是幾乎相等的。在英國的家庭中,“我把茶壺坐上了”是一句對忙碌了一天、疲倦歸家的主人極好的關切話語。英國家庭最習慣的歡迎客人的話也是:“我把茶壺坐上吧,你一定得喝一杯茶。”英國著名作家勞倫斯在其文學作品《兒子與情人》中,不惜筆墨,在表達人性隱祕的“戀母情結”之外,還為我們展示了英國普通家庭的喝茶習俗。礦工莫雷爾長年的沉重勞動之後,回家喝上一杯茶,立刻感到舒暢輕鬆。主人公莫雷爾拖著疲憊的身體下班回家,首要的事情就是砸碎爐中的殘煤,擱上水壺,煮茶水;吃早餐之前,他會先沏上一壺茶;他下井就愛喝不加牛奶也不加糖的涼茶。莫雷爾家的茶點無疑帶有典型的英倫風格,鹹肉麵包配茶水—把鹹肉放在火上烤,讓肉油滴在麵包上,然後把薄片鹹肉放在厚厚的麵包上,用一把折刀一塊塊切著吃,把茶倒在小碟子裡喝。莫雷爾跟普通英國人一樣,他隨時會把鐵皮水壺灌滿茶;看見老婆喝著他端上的茶水時,他也非常開心。牧師偶爾來莫雷爾家喝茶的時候,莫雷爾太太會極其熱情地招待他,早早地鋪上桌布,拿出她家最好的細綠邊杯子來待客。莫雷爾喝茶時,先把茶倒在茶碟上,然後吹吹涼,隔著烏黑的大鬍子,一口喝乾,喝完又嘆了口氣,隨後他又倒了一碟茶,把茶杯放在桌上。

  簡單幾句,一個礦工豪放的喝茶形象就躍然紙上。閱讀這部作品,我們可以管窺到有別於上流社會之礦工家庭的品茶文化。因為繁重的體力消耗,他們的茶點比上流社會的茶會更側重於充飢,而不是高雅的社交禮節。所以,他們通常不太講究喝茶的地點,配備的茶點和茶具也沒有上流社會那麼精緻細化。上流社會的茶會,對於地點著裝及茶托茶盤餐巾叉勺都有繁複嚴格的規定。而底層勞動人民的茶會則隨意得多,任何一張桌子甚至有些髒兮兮的擱板就足以提供他們喝茶的便利了,黃油麵包則足以充當茶點。為了生計,他們通常只有週末才有機會全家聚在一起喝茶,週末的茶會通常會比工作日的稍顯豐富一些。一壺濃茶,配備蘇格蘭麵包、黃油、果醬,有條件的家庭還會提供一些冷盤—火腿、鹹魚、燻肉、黃瓜、番茄沙拉之類,也許還會有水果羹或者布丁等甜點。這一型別的下午茶會在英格蘭北部以及蘇格蘭、威爾士等傳統重工業、礦山、船廠地區比較常見。對於礦工來說,茶會不僅僅是充飢,緩解疲勞,還兼具廉價的治療傷病功能。莫雷爾有頭疼病,為了用成本來緩解病痛,他經常自己熬苦艾茶喝。茶中除了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之外,其中的茶素和茶單寧具有藥理成分,對人體的部分疾病有一定的療效。沖泡茶葉時,約80%以上的茶素能溶解於沸水中,能夠刺激大腦皮層,提高中樞神經的敏感性,減輕神經疲勞,治療高血壓頭疼和神經衰弱。茶素和茶單寧、維C配合,可以減輕和消除由酒精和尼古丁帶來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