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運營中的故障怎麼處理

  企業運營即企業管理部門的日常作業流程。是一個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或者貿易等等企業工作的程式。比如一件事情,在企業中由上至下規定了各個涉及部門的工作規章、工作流程以及相關職責等等。那麼?

  這是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把青蛙放到熱水裡煮,青蛙馬上跳出來,青蛙自救成功;把青蛙放到溫水裡,青蛙覺得很舒服,在裡面洗溫泉,水溫慢慢提高,等青蛙反應過來,已經被煮好,就差放作料等著上桌了。那我們創業者怎樣保證自己不是那隻溫水的青蛙呢?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我們平時遇到大的問題時,我們可以全國動員,進行危機處理,這個問題可能也就解決了。

  剛畢業的時候在一家公司打工,姑且稱作A公司吧,A公司是做食品新增劑的,行業利潤很高,基本上是這樣你幹這個行業,就是等著數錢吧。老總是一個清華的MBA,公司有12個人。老總是一個不善於溝通的人,整個公司由副總負責銷售,平時的管理委託給他的女祕書,A老總對公司的溝通不是來自於與公司的溝通,而是與女祕書的溝通***絕對沒有曖昧的意思,呵呵***造成了一個什麼局面呢?因為女祕書得奉公職守,將公司的情況彙報給老總,這樣下面的員工就覺得女祕書打小報告,就將老總與女祕書對立了。再加上,女祕書反映了副總幾個問題,更是激起來副總的怒火,帶領剩下員工作老總及女祕書作對,而我了,作為剛進的新人,兩邊都不敢得罪,就只能跑到樓底下找庫房抽菸。公司,人心四分五裂,就這面一個溫水,最後將我們公司這隻青蛙給煮死了。在行業利潤百分之幾百的情況下,公司倒閉了。

  其實,我到現在還在想,公司特別是小公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是很正常的。因為剛剛創業的公司制度是不可能很完善的,我應該怎樣預防能夠讓我公司低效甚至死亡的情況?我應該怎樣發現的情況呢?發生這樣情況應該怎樣解決呢?

  怎樣預防各種情況

  我覺得作為創業公司的創始人絕對不能銷售第一線,絕對不能脫離員工。因為,你是沒有辦法絕對控制員工對客戶的服務態度,及你也無法保證,你一開始對客戶的認識不是你的臆想。所以,即使在忙,一天也得接、打幾個客戶電話,可能的話,一個禮拜最少要見2個以上的客戶。這樣,在銷售方面,你就會很少甚至沒有死角問題。這樣只要你銷售沒問題,其他再大的問題都好解決。對員工也是一樣。很多創業者總是在忙著自己的商業模式的探討,忙著與核心領導的交流,忽視基本員工的交流。其實,這有第一線的員工才是你的財富,因為他們行動帶來客戶,為你帶來收益,你有責任,有義務瞭解他們對客戶的認識,對公司政策的瞭解。如果能做到這一步,我覺得基本上就能客戶絕大部分問題了,然後再將自己瞭解的問題逐步的制度化。

  怎樣發現這樣的問題呢

  我覺得90%以上的創業者會說自己公司沒問題,100%以上的創業者會對發生在自己公司的情況如果同樣在別的公司身上的話,會馬上指出來。但是自己發生了就發現不可。那麼怎樣提前感知自己公司的情況呢?

  我覺得,首先還是注重於客戶及員工的溝通,特別是要搞清楚客戶不續約的原因。還有就是要注重對公司的資料要收集並且分析。如,我北京一家公司打工的時候,分析資料,就發現四川的使用者數量下降很快,後來通過與四川的網友溝通,發現訪問速度慢,再與機房溝通,原來是那段時間四川那邊的主幹網有問題。所以,創業者一定要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多維度的分析,如時間、停留時間、營業額等多個角度,來確定自己有沒有問題。

  怎樣解決問題

  個人建議,首先要去定義你的問題,追尋到底什麼地方出問題了。然後再去尋找,定義你的問題。然後根據問題的多少決定解決的順序。對於單個問題的解決,要注重問題的維度。如時間維度,以前這個問題出現了嗎?沒有的話,那麼最新出現的時間點在哪裡。這個時間點有什麼特別嗎?等等,確定解決單個問題的思路。然後就按照順序一個一個解決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