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運營中存在什麼風險

  運營企業處處存在風險,稍不注意企業的財、物就從你的手指縫中遛走,可是我們的運營人員及企業家並不引起重視,有時甚至變本加厲,所以最終運營企業失敗,那麼我們應怎麼樣防範企業運營運營中的風險呢?那麼?

  企業運營會存在的風險

  企業運營風險:戰略運營中的風險

  有的人運營企業根本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根本就不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天天在處理一些瑣碎的小事,被事物牽著鼻子走,根本就沒有心思去思考企業的發展之路;例如廣東某高爾夫集團公司,因不重視企業發展戰略,在運營過程中受困被某企業吞併了。

  還有的人運營企業的制定企業戰略發展規劃,但並沒有結合企業的實際出發或沒有進一步的細化戰略規劃與跟蹤其實現的目標,有規劃、有計劃,但不實施也等於零。

  企業運營風險:人才的風險

  企業的最大的資產是人,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所以在企業運營過程中關鍵崗位長期空缺或由不能勝任的人擔任都會存大運營中風險。例如某企業製造中心的總監長期空缺,倒置許多工作沒人統籌運營,幾個車間主任像一盤散沙,工作落實不到位,運營效益低下。還有的企業因為企業在不斷的發展,元老級高層運營的觀念和能力逐漸與企業脫節,跟不上企業成長的步伐。這些所謂的元老,在企業運營中發揮著負作用,不說他們的產值是負值,也至少可以說他們的價效比已經大大貶值。而企業家也多數會念及舊功和舊情,對他們盡最大的容忍,殊不知,這種現象的存在是一種錯誤,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風險。

  還有一種存在的風險是因為企業家未建立良好的吸引人才及用人的機制或不能使人才發揮最大的能量而倒置人才流失,所以專業的、高水平的關健崗們沒有適合的人用,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企業運營風險:不重視資源整合及服務內外客戶的風險

  1、不善於借用各種資源的風險

  例如國家政策、政府支援、行業資訊、金融機構政策、媒體等資源不充分利用,造成許多機遇、機會流失。

  2、企業客戶的忠誠度的風險

  例如華為公司為何運營得那麼成功,是中國企業的典範,她一直把成就客戶就是成就我們自己作為運營宗旨***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我們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持續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進而成就客戶。為客戶提供有效服務,是我們工作的方向和價值評價的標尺,成就客戶就是成就我們自己。*** ,包括企業的願景的建立都是離不開客戶的,華為公司的企業願景是:“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要想客戶對企業的忠誠度高,企業就注意產品、企業的品牌推廣工作、產品的質量、服務、價格實惠,不然隨時都會被客戶所淘汰。

  3、供應商忠誠度的風險

  A、沒有來料檢驗的標準或者來料檢驗的標準定得很難操作;

  B、供應商經常變動原材料價格;

  C、供應商交貨不及時;

  D、企業付款不及時,不講信用;

  E、沒有良好的價格稽核體系,採購貪汙現象嚴重;

  F、沒有良好的物資入庫手續,造成亂開單的現象。

  以上幾種情況都可以造成供應商的忠誠度風險,我們應注意運營中的每一個環節,方可控制好各方面的風險的產生。

  四、不重視財務運營的風險

  1、企業的財務運作模式不適合企業發展的風險;

  A、不採取“集中式財務運營”模式的風險

  例如有的企業資金一進行統計歸口,每一個分公司、子公司都有財務部,況且是由分公司或子公司的總經理運營,集團總部無法統一整合資源***資金、物資、核算方法、資訊的整合、人才培訓、培養統一調配等***、無法對分公司或子公司進行管控使內部控制失控,倒置企業內部到處有貪汙的現象,無法統一開源節流,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B、不採用“精細化財務運營”方法的風險

  例如有的企業有科學、全面、適合的運營制度與標準的財務控制流程,但只是流於形式,沒有按實際去操作,造成漏洞百出。例如物資入庫,倉管員未看到物資並點數量就給某些領導或運營層開“物資入庫單”,然後就可以去財務衝借支或報銷,表面上看來是走了流程,相應的人都簽名了,但實際上沒有環環相扣的去把控也等於完全失控***從此事可以看出制定了好的制度與流程沒有細化如何運作為有效,也沒有起到事中控制的作用,但在控制過程中有些不懂財務的人不理解,以為財務人員是小題大做,造成在實施過程中到處碰的現象,這時要看領導人的支援與重視,不然無法繼續順利執行,部門主管隨便找一個藉口就把一切責任都推掉了***。又例如採購物資的事前與事中控制,某採購員為了一次性拿多點回扣,假稱市場上某些物資短缺,提議公司加大庫存以免旺季時材料不到位影響生產進度,而這種突發事件公司沒制定相關的流程怎麼走,於是造成一片混亂,聲稱總經理批准增大庫存,大家全開綠燈,此事完全失控;沒采取“精細化財務運營”給企業帶來的風險處處都有,其因素又相當複雜。

  C、不進行財務預算與預測的風險

  現在許多企業都說預算又費時、又費力,到最後預算得一點都不準確,做來有何用呢?於是沒有預算到處都沒有標準,到處也只能開綠燈,處處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風險也就處處存在。

  D、不重視看財務報表,用資料指標來做決策的風險

  許多企業家都不懂財務,每天忙於解決生產問題或解決營銷方面的問題,做決策都是拍腦袋,關心財務又不能使今年的利潤會從掙100萬元到1000萬元,資料是不會自然生長的!其實這種觀點完全錯誤,只要你關心資料,它真的會增長, 假如你今年虧損200萬元,明年的目標是盈利300萬元,那麼你可以對你今年的運營運營用資料去做分析,然後把這500萬元分別分攤到各中心、種部門去,再用一種有效的激勵方式去刺激大家按你的規劃去運營、控制,這就可以使你美夢成真。運營企業就像是在戰略場上作戰,在什麼戰術上運作,然後一環扣一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就會收到預期的效果。

  運營企業風險無處不在,但是隻要我們正確的去認識運營中每一個風險存在的真正原因,用機制去防範其風險,這樣就會讓風險無法生根併發不起芽來!

  企業運營模式的特徵

  1. 具有相對完整的基本經濟社會結構

  行政管理層——相當於政府及相關職能機構

  生產層——相當於生產企業、生產領域

  銷售層——相當於經銷商、流通領域

  技術層——相當於科研和教育機構

  資金管理層——相當於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

  2. 運營方式具有典型的計劃經濟特徵

  銷售部門根據使用者和市場的需要,向生產部門提出“訂貨合同”

  生產部門根據“訂貨合同”,購置材料,組織生產,交付合格產品

  技術部門負責提供技術支援和保障並監督生產過程

  資金管理部門負責提供所需的資金和相關流通操作,負責成本、利潤的核算和考核,同時監督資金的使用。

  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指導、協調、考核

  3. 需求具有單向性***不可選擇性***和相互依賴性特徵

  例如:銷售和生產之間、銷售和財務之間、生產和財務之間就是處於這樣的關係狀態

  4. 交易過程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和開放性特徵

  各部門之間資訊透明度高

  5. 運營調節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快速靈活性,可以根據需要快速調整生產和人員安排、改變生產計劃。

  企業運營模式的利弊分析

  1. 這種有計劃、有目的、可控制的生產方式,具有明顯的運營優勢。

  有利於形成程式化規範管理和程式化流水線作業模式。

  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資金的使用率、減少損耗等。

  有利於規模化生產的形成。

  有利於企業的整體擴張。

  ***企業的機器***

  2. 對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管理水平、管理方式、管理藝術要求較高。

  制度化管理、質量效率管理、滿工作量管理、工時考核管理、任務承包管理、責任承包管理、工作時間管理、信仰精神管理、“突擊隊式”管理等各種有針對性的管理方式應運而生。

  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針對性、及時性將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開展人性化管理,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好人的趨同性和依賴性,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樹立企業精神和信仰,也會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和積極的影響。***金錢不是唯一的有效手段,崇拜和信仰、信任和依賴才是最高境界***

  ***企業的靈魂***

  3. 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生產排程調整反應較快,人員調整、調動相對較容易。***不需要合同,一張文書,一紙調令,甚至一個電話就可解決問題***

  即由需求的產生,到轉化為生產過程***操作***,到產生成品***結果***的效率相對較高。

  ***企業的自由度***

  4. 有利於內部形成小型的高質量的專業化的團體***組***,以及最優化的團體組合。

  有利於產生生產精英,即生產能手、業務骨幹、標兵、勞模。

  這些對生產過程、生產質量、生產效率都將非常有利。

  這些對企業的發展, 特別是高質量、規模化的持續有效發展至關重要。一個人、一個團隊決定一個企業、集團的發展和命運的事例在世界範圍內屢見不鮮。

  ***企業的精靈***

  5. 多數成員對外界的市場變化不敏感,僅僅關心自身利益和身邊環境變化。

  企業應對市場變化以及在這種變化中的競爭能力往往把握在少數人手中,他們的思想、能力、工作熱情和方法等往往決定著企業的命運。

  即關鍵部門對個人能力的依賴性較強,是應力相對集中的節點,有一定的脆弱性。

  權利相對集中,容易造成重大的管理和決策失誤。

  合理有效的監督方法和機制,重大決策的科學審定等是所有現代規模化企業的重要課題。近期爆發的全球性的金融海嘯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企業的核彈***

  6. 個體發展空間受到一定的限制,可能導致個體的靈活性不強,競爭性不強,主動性不強,容易造成人浮於事。

  自主創新的動力不強,容易滿足現狀。責任心不強,容易造成事不關己的現象,***這些現象的形成往往與人性的固有弱點有關***。

  如果管理引導不利,將產生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因而需要較強的巨集觀調控、指導和監督***即行政干預和制度約束***

  經濟***金錢***調控不能成為唯一的有效手段,企業精神、文化、信仰也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企業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