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葉芝經典語錄的感受

  葉芝葉芝的詩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祕主義、象徵主義和玄學詩的影響,演變出其獨特的風格。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大全:

  1、走吧,人間的孩子。與精靈手拉手,走向荒野和河流。這世界哭聲太多,你不懂。人,總有一些時候會迷失方向,但願,找得到出路。

  2、奈何一個人隨著年齡增長,夢想 便不復輕盈;他開始用雙手掂量生活,更看重果實而非花朵。

  3、每個人生命中的一道風景、一次歷險、一幅圖畫,都是他私密人生的意象,智慧通常首先以意象的形式出現。這個意象,如果他能反覆沉思,有一天會把他的靈魂帶到遙遠的家園,遠離無意義的處境和人生起落。在那裡,不死的神在等著這些靈魂,讓他們簡單如火焰、素淨如一盞瑪瑙燈。

  4、人的一個大-麻煩在於無法擁有說一不二的情感。敵人總有些讓我們喜歡的地方,愛人則有些讓我們討厭之處。這種糾纏不清的情感催我們變老,讓我們皺起眉頭,眼睛周圍的紋路日益加深,若我們能像仙人一樣全心全意恨或愛,我們也許就能像他們一樣長生不老了。

  5、多少人愛過你青春的片影,愛過你的美貌,以虛偽或是真情,惟獨一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愛你哀慼的臉上歲月的留痕。在爐柵邊,你彎下了腰,低語著,帶著淺淺的傷感,愛情是怎樣逝去,又怎樣步上群山,怎樣在繁星之間藏住了臉。

  6、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思昏沉,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和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7、辛勞本身也就是開花、舞蹈,只要軀體不取悅靈魂而自殘,美也並不產生於抱憾的懊惱,迷糊的智慧也不出於燈昏夜闌。慄樹啊,根柢雄壯的花魁花寶,你是葉子嗎,花朵嗎,還是株幹?隨音樂搖曳的身體啊,灼亮的眼神!我們怎能區分舞蹈與跳舞人?

  8、提起愛情我們坐在那裡變得安靜了。我們目睹著白晝的餘光漸熄。你曾經容顏奪目,我曾經努力,用古老的方式愛過你,一切顯得幸福,但我們已經變了,變得像那輪空空月亮一樣疲憊。

  9、因為你沒把重誓守住,別的人成了我的朋友;但是每一次我面對死亡,或者攀登夢鄉高處,或心情振奮,喝了點酒,突然間我總看見你臉龐。

  10、我很窮,除了夢我一無所有。多慶幸此刻的你,就是我眼中的夢。

  11、投出冷眼,看生,看死。騎士,策馬向前!

  12、讓她跳完她的舞,讓她跳完她的舞,現實太狹窄了,讓她在芭蕾舞中做完塵世的夢。

  13、這一切都存在,都是真的,人間,只是我們腳下的一片塵土而已。

  14、在我們現在的世界中,美的便不在智慧,智的便不再美麗,我們最美好的時光也難免滲透著一股粗礪之氣,或者摻雜了一絲悲傷回憶的刺痛。

  15、冷眼一瞥,生與死。騎者,且趕路。***葉芝的墓誌銘***

  葉芝人物成就:

  威廉·巴特勒·葉芝是20世紀現代主義詩壇上與 T·S·艾略特各領風騷的愛爾蘭詩人,其創作理論和實踐對現當代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他被艾略特稱為“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他因對愛爾蘭文藝復興做出的傑出貢獻而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創作風格對埃茲拉·龐德、詹姆斯·喬伊斯甚至艾略特都產生過較大影響,即使在當代,他的作品集如《葦間風》***The Wind Among theReeds***仍為無數外國讀者爭相傳誦。

  葉芝作為後期象徵主義的代表,其作品的現代性卻頗具爭議。分析葉芝作品的浪漫主義抒情傳統,並結合其象徵主義的發展和麵具理論的應用,可以看到葉芝不斷追求自我創新的現代性。葉芝象徵主義的發展,本身體現了從浪漫主義到現代主義的過渡。葉芝的浪漫主義傳統和現代性的對立統一。浪漫主義抒情是他的本質,而象徵主義的發展和麵具理論的應用則體現了詩人不斷自我否定和創新的精神。某些批評家因為葉芝作品中缺乏城市印象所以否認其現代性。此觀點實際上是對現代主義本質的誤解。從象徵主義的觀點看,無論城市還是葉芝筆下的愛爾蘭斯萊哥鄉村,都僅僅是內在情感的客觀對應物而已—— 一種對資本主義社會矛盾和人的異化危機的逃避和反抗。葉芝的這種獨特性不僅使他的那路詩在以艾略特為代表的“反抒情”現代詩歌中顯得如此出類拔萃,卓爾不群,而且在後現代主義接過現代主義的旗幟之後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葉芝後世紀念:

  2008年,威廉·巴特勒·葉芝的筆記本在愛爾蘭國家圖書館展出,展覽的主題是“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的生活和作品”。筆記本攤開的那一頁展現的正是岡小姐寫給葉芝的信。在展覽中心,豎立著茅德·岡小姐的雕像。

  在展覽的四部影片中,葉芝是一位公共人物、詩人、情人、神祕主義者,也是一位獲得了巨大文學成就,但又有些古怪和自負的人。這次展覽會也被看成是對葉芝家庭的一個感謝之舉。在詩人1939年離世後,他的夫人,喬治,開始陸續將他的文稿贈給了愛爾蘭國家圖書館。他們的兒女在去世前也繼續將父親的作品作為禮物捐贈給圖書館。

  2015年,是愛爾蘭國民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誕辰150週年,從他的故鄉小鎮斯萊戈到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再到南美甚至非洲,喜愛葉芝的讀者先後發起了創意紛呈的活動來紀念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