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說故事

  中國有太多的人物故事了,下面小編就介紹幾個,不知道你們是否聽說過,沒聽過的,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秦始皇趕山填海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他知道國家的地盤很大,但不知道究竟山有多少,水有多少,田有多少,就派出大臣到全國各地去丈量。丈量後,大臣們回來報告說:“我國的地盤是'三山六水一分田'。”秦始皇一聽,覺得山也太多,水也太多,就是田太少了。怎麼辦呢?秦始皇想:我有一根趕山寶鞭,何不把山趕到水裡去。這樣一來,不就山也少了,水也少了,田就多了麼!

  秦始皇帶著趕山寶鞭,到天下去巡遊。他巡遊到太湖邊上,只見湖水望不到邊沿,太湖好大呵!一問當地官員,說有三萬六千頃。再看看太湖邊上,山峰一個連著一個。一問當地官員,說有三千六百個。

  秦始皇一邊看,一邊想:這裡湖大山多,正好把山趕到湖裡去。於是,秦始皇舉起趕山鞭,看到一山揮一鞭,揮起一鞭趕一山,一會兒這裡“撲通”,趕下一座山;一會兒那裡“撲通”,又趕下一座山,把個太湖鬧翻了。

  太湖接近東海,屬東海龍王管轄。蝦兵蟹將立即向東海龍王報告。東海龍王一聽,心裡急啦:把山頭趕到湖裡,我的子孫沒有地方蹲啦,我的地盤也縮小啦,倘若讓他再趕下東海龍王急得團團轉,想來想去沒有辦法。這時,他的小女兒來了。小女兒聰明伶俐,一見父王這個樣子,便問道:“父王,你為何這般模樣?”龍王把秦始皇趕山填湖的情況說了一遍。小女兒想了想說:“父王不必著急,女兒自有辦法。”接著,便附在龍王耳邊說了幾句,龍王大喜道:“好!好!就這樣辦!”去,湖海都填平了,我住到啥地方去?東海龍王急得團團轉,想來想去沒有辦法。這時,他的小女兒來了。小女兒聰明伶俐,一見父王這個樣子,便問道:“父王,你為何這般模樣?”龍王把秦始皇趕山填湖的情況說了一遍。小女兒想了想說:“父王不必著急,女兒自有辦法。”接著,便附在龍王耳邊說了幾句,龍王大喜道:“好!好!就這樣辦!”再說,秦始皇在湖邊趕山,每天趕下九座,一連八天,一共趕下七十二座山。這天,秦始皇拿著鞭子,來到一座高山下,正要舉鞭,忽見山腳下有間草屋,屋裡有個姑娘在紡紗。秦始皇走近一看,啊!這姑娘多漂亮呀。心想:我見過天下多少美女,那一個比得上她?秦始皇連趕山也忘記了,立即叫人把姑娘搶進了皇宮。

  晚上,姑娘和秦始皇一起喝酒,秦始皇喝得酩酊大醉,像死豬一樣睡著了。這時,姑娘偷偷地找到了趕山鞭,一陣風似地離開皇宮,回到東海龍宮裡去了。

  原來,姑娘就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她知道秦始皇好色,變了個漂亮的姑娘,故意讓秦始皇搶去,好拿掉他的趕山鞭。現在,立在太湖中的七十二峰,就是當年被秦始皇趕下去的。後來,秦始皇失去了趕山鞭,就沒法趕山了。要不,太湖中的山頭還要多呢!

  屈原跳江

  在春秋時期,中國分為許多個小國,秦國是其中最強大的國家,而楚國是比較弱小的國家,常常受到秦國的威脅。

  屈原是楚國的大臣,他十分擔心自己的國家,建議楚王聯合齊國一起來抵抗秦國,遭受到貴族士大夫階層的強烈反對。

  屈原遭到陷害,被免去官職,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可是,屈原依然為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而擔憂,並因此寫成了憂國憂民的不朽詩篇《離騷》。

  公元前278年,秦國的軍隊果真佔領了楚國的都城。屈原聽到這個訊息後悲痛欲絕,在農曆五月初五那天跳進汨羅江自殺了。屈原用這種方式表達他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世俗的悲憤。

  楚國人們聽到屈原自殺的訊息,紛紛趕到江邊。漁夫們划著船在江上努力尋找,希望能把他 打撈起來。有的人把給屈原準備的飯糰子、雞蛋扔進江裡,希望江裡的魚、蝦和螃蟹吃了這些食品,不去啃咬屈原的身體。

  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初五,大家都會帶著祭品到江邊來紀念屈原。但是,人們發現直接把飯糰扔到水裡,飯糰會散開,就想到先用樹葉把飯包住,外面再用彩色的絲線綁住它。

  慢慢地,這種用樹葉包紮起來的飯糰,就變成了今天的粽子。漁夫划船打撈屈原的行動,演變成了現在的一項賽龍舟的體育活動了。

  神農嘗草

  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前了,南方出現了一個善良的大神,他就是太陽神炎帝。據說,這炎帝長得非常怪:牛的頭,人的身子,全身都是透明的,一眼能瞧見心肝五臟。

  那時候,人們還不會種五穀雜糧,全憑地上自己長出的食物來維持生命。可是,人越來越多,能吃的東西卻越來越少,眼看著人們就要捱餓了,炎帝就手把手地教他們播種五穀,又讓太陽乖乖地照著禾苗,給禾苗光和熱。從此,人們就不愁吃和穿了。為了紀念炎帝,老百姓管他叫“神農”。

  不過,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這些吃五穀的人就開始生起病來。有的肚疼,有的頭暈,到處是一片痛苦的呻吟聲。神農當然不能坐視不救。他找來一根神鞭,照著地上的花花草草抽了幾下,那些花草霎時間就變成了藥草。

  可是該給哪個病人吃哪種藥呢?這可難住了神農。他皺著眉頭想了整整一天一夜,最後決定自己把藥草嚐遍,然後再給病人服。

  第二天一清晨,神農就開始嘗藥草了。誰知,他剛拿起一根草來咬了一口,就覺得渾身難受。他知道自己中了毒,可還是硬撐著觀察,看是哪兒的毛病———他的身子是透明的,觀察起來特別方便。只要一中毒,就趕緊嘗試著用另外的花草來解毒。就這樣,他在這一天裡就中過十二次毒,可也明白了中毒的部位,並找到了解救的方子。

  神農救了無數條性命。可是,有一次,他嚐了一種毒性極強的斷腸草,眼看著腸子在一寸寸爛斷,就是找不到解救的藥方。就這樣,神農為大家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人們世世代代懷念神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