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致市民的一封信

  書信是從應用性的目的出發,顯示出抒情記事的特點。那麼,要怎麼寫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歡迎閱讀!

  範文一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

  大家好!

  銀杏金黃、菊花飄香,在這充滿收穫喜悅的美好季節,全市人民迎來了合肥發展程序中的一件大喜事:建立全國文明城市。這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給全市人民帶來福祉,打造幸福宜居家園的重要舉措。

  自1995年以來,我市咬定建立全國文明城市目標不放鬆,紮實深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工作,先後4次榮獲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和1次提名資格。這是全體市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是我們共同的榮譽,值得我們珍惜!

  今年是全國三年一輪的第四批建立全國文明城市評選之年,我市緊緊圍繞“建立為民,建立惠民”的宗旨,堅持文明建立常態長效,狠抓城市各類設施建設和社會生態文明環境打造,有效提升了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合肥已逐步成為生態環境美、道德好人多、經濟發展快、民生惠及廣、幸福指數高的“大湖名城,創新高地”。今年以來,市文明委狠抓以下重點工作:一是培育和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公益廣告等各種宣傳形式,讓核心價值觀潤物無聲,入耳入腦入心;二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以全市已產生的105名“中國好人”為榜樣,弘德揚善,以舉辦好國家重大紀念日和自己的傳統節日,傳承美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匯聚正能量;三是構建懲戒失信聯動機制,定期釋出誠信“紅黑榜”,倡導守信者光榮,失信者可恥的社會氛圍;四是立足社群,深入開展以“鄰里守望”為主題的關愛老人、留守兒童、困難群眾等內容的志願服務活動,五是圍繞“立德樹人”,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網咖和校園周邊秩序整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六是深入開展公民旅遊文明素質提升行動,愛護環境,自覺做文明出行者;七是深入開展“節儉養德”、“文明餐桌”活動,大力倡導勤儉節約優良美德。八是深入開展“直擊五亂”創文明媒體宣傳活動,倡導市民“四做四不”,抵制摒棄亂扔垃圾、亂停車輛等不良陋習,爭做文明守禮的合肥人。

  一座文明城市體現了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品質內涵,是每個人、每處環境整體文明的展示,是大家一言一行的素養彰顯。廣大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文明的守護者,是文明城市的受益者。市民素質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建立全國文明城市,期待您的參與支援:當您漫步大街小巷、徜徉廣場公園,請呵護好一花一草,垃圾雜物隨手入箱,公物設施悉心愛護;當您穿行在車水馬龍,請別忘記家人對您“平安”的叮囑,紅燈亮時等一等,斑馬線前停一停;當您乘坐公交車,請為老弱病殘孕讓座……,微笑是城市最美的風景。無論在什麼地方,舉手投足、良言善行,您都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文明有禮合肥人”的風采。讓我們自覺成為建立文明城市的學習者、踐行者,努力成為建立文明城市的宣傳者、監督者。點點滴滴匯聚磅礴力量,你我攜手成就合肥文明!

  親愛的市民朋友,美麗合肥是我家,文明建立靠大家。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盡份心、出把力,熱愛合肥,共創文明,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我們攜起手來,同創全國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幸福家園,共同為“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增光添彩!

  合肥市文明辦

  二〇一四年十月

  範文二

  致合肥市人民:

  從去年年末開始,我市開展的 “百日會戰”行動,在各個部門的努力推進下,取得了不少成果。作為一名合肥市民,我們可以感受到市容市貌更加清新有序,街巷環境與交通環境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治理城市病是許多城市都面臨的難題,文明建立工作其實是一塊硬骨頭,合肥市也概莫能外。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在多年來持續推進這一工作的基礎上,開展大力度全方位升級版的“百日會戰”行動,顯示了市政府敢啃硬骨頭、敢打大硬仗的決心和勇氣。

  文明建立涉及社會各方面,細枝末節頗多,有的看起來還會互相“衝突”。例如隨意擺攤設點影響了街面環境與路面通行,但老百姓有對豐富的早餐點的需求,初級創業者有對低門檻創業平臺的需求;例如車輛隨意停放不僅會使路面管理失序,還可能造成新的擁堵,但許多車主又面臨無處停車的窘境……

  當前,合肥城市建設正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質量往前推進,也因此,“過程中的陣痛”時時顯露。施工佔據部分道路空間與道路資源緊張的衝突,建設過程與環境的衝突……面對這些矛盾與陣痛,我們可以看到,更嚴格的施工場地管理、更嚴格的交通車輛管理等等正在推行;更多的綠化草坪正在生長,更多的停車場陸續投用……堵疏結合,城市也必將變得越來越好。

  文明建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在“百日會戰”時間點行將結束之際,建議市政府細緻總結這三個月來的成績與經驗,再次形成合力,再次鼓舞士氣,謀劃更全方略,深入城市末梢,推動文明建立工作更好更深地開展下去。

  我是從《安徽商報》上關注到“百日會戰”這一行動的,該報細緻地報道了這項工作的全過程。故,借《安徽商報》一角,表達一個市民的期盼。

  XXX

  年月日

  範文三

  市民朋友們:

  你們好!

  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發展和交通發展重大戰略方針,是提高交通資源利用效率、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和人們出行難的根本措施,是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和節約用地的重要工作。

  為了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倡導綠色出行,淨化城市人居環境,2006年12月,建設部向全國設市城市發出開展“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的倡議,要求每年9月16-22日舉辦此項活動。我市作為全國公交優先示範城市,積極響應建設部倡議,吳存榮市長也在《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承諾書》鄭重簽字。屆時,我市與其他簽約的107個城市一起,將同步舉辦以“綠色交通與健康”和“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為主題的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

  9月22日“無車日”是整個活動的重點。市政府決定,在當日上午8:30至下午4:30時間段內,我市環城路以內只對行人、自行車、助動車、公交車、計程車、救護車、消防車、警車、殘疾人車等特種車輛開放。為最大限度減少此項活動對市民生活和工作的影響,公交集團將增加環城路內公交車輛,提高發車頻率,滿足市民正常出行的需要,同時也體現出公共交通優先、百姓利益優先。

  為使無車日活動取得預期效果,市建委、公交集團懇請市民能夠做到:

  一、9月22日,市民少開一天私家車,機關少用一天公務車;

  二、請您出行時儘量選擇乘坐公共汽車、出租汽車,或騎自行車、步行等方式;

  三、請您外出時,自覺做到文明乘車、文明出行,遵守交通秩序,體現省城市民遵紀守法的良好素質。

  衷心感謝廣大市民的理解、支援、參與和奉獻!

  合肥市建設委員會

  合肥公交集團

  2007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