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智勝廚師的故事

  王安石從小就很聰明伶俐,有著超強的記憶力,加上後天良好的教育,王安石可以稱的上是 一個小神童,而關於神童的小時候故事還會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王安石智勝廚師

  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氏,從小生活在那個地方,在其居住的街口有一家麵館。王安石每每上學的時候都會路過這家麵館並在裡面吃早飯,街里街坊的一回生二回熟王安石與麵館的老闆夥計都很熟。

  一天,王安石照例去到這家麵館吃飯,沒想到老闆夥計突發奇想要考驗下王安石的聰明。王安石點完面後發現久久不見上面,其他比他晚來的客戶都吃上了面,這讓王安石很是好奇,於是就問,師傅我的面好了嗎?夥計不一會就拿了一雙筷子出來,告訴王安石,這個面要自己去廚房端才有的吃。

  王安石走到廚房後,看在在桌子上放了一碗剛出鍋的肉絲麵,但是這碗麵特別滿面湯都要溢位碗外了,師傅告訴王安石說,這碗麵是特意為王安石做的,裡面有著很豐盛的料和肉,如果能徒手將面端到外面還不撒一滴麵湯那麼這碗麵就不收錢了。王安石聽完後就拿起快起,將碗裡的面用筷子夾起,然後碗裡只有半碗湯了,然後很輕鬆的就將面端到了大堂,讓所有的人都詫異王安石的機智與聰明。

  人們對王安石紛紛誇讚,誇讚其為神童。

  政治家王安石資料

  王安石是北宋年間的人物,宋神宗時期其政治生涯達到了巔峰,世稱王荊公。王安石於1021年出生,1086年去世,享年66歲,王安石被稱為4大家***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學家***。

  王安石在21歲的時候考中進士,從此走上了仕途之路,一直擔任著地方官吏,且頗有建樹,從此在北宋有著很好的名聲。1058年,王安石針對其10多年為官經驗第一次提出變法,要求對國家進行全盤改革,但是沒有被宋仁宗所採納。此後,王安石拒絕入仕,朝廷多次徵召他依然找各種藉口推辭不願出仕。

  1063年,王安石已經42歲,宋神宗即位,因為仰慕王安石的名氣,於是重用了王安石。1069年,宋神宗同意變法,此後開始了長達16年的熙寧變法,又稱之為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變法是一場全面的社會改革運動,由王安石發起,宋神宗做支援的變法運動,旨在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社會格局,從而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變法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強烈的反對,最終以失敗告終。王安石也曾被兩次罷相,最終辭官回鄉開始了隱居生活。

  拋去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作為,其在文壇上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王安石在詩歌,散文,詞都有涉獵,並且有著傑出的成就。王安石更是推動了詩***新運動,掃除了宋初的浮華餘風,但是王安石的文學主張也有紕漏,他的作品杜絕了浮華,偏向於實用,但是這種對於藝術形式的表現力就遠遠不夠了。

  王安石對於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對其個人卻是褒貶不一。

  王安石的詠菊詩賞析

  王安石的作品豐富,特別是到晚年時期,王安石已經漸漸趨向于山水田園詩人了,早期的王安石作品以政治詩與詠史詩頗豐,1076年,王安石變法失敗,王安石辭職回鄉開始了隱居生活,此後的王安石流連山水間,沉醉於大自然中,此時的作品也大都是寫景,寫物的,菊花作為文人騷客的詩中常客,王安石怎麼能不參與呢?

  詠菊一

  院落秋深數菊叢,緣花錯莫兩三蜂。

  蜜房歲晚能多少,酒盞重陽自不供。

  詠菊二

  補落迦山傳得種,閻浮檀水染成花。

  光明一室真金色,復似毗耶長者家。

  王安石詠菊詩有兩首,其中有第一首較為有名,並且關於這首作品還有一個典故。話說一日蘇軾前來拜訪王安石,發現王安石的桌子上放著一篇作品名叫《詠菊》,其中有一句這樣寫道: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軾看完就嘲笑王安石蓮最基本的常識也不知道,菊花是屬於草本植物,開花後花瓣是枯乾而不像其他花朵是以凋零結束的。所以蘇軾就在其原句下面提了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於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看到蘇軾的詩句後心中也暗自笑話蘇軾,認為他觀察不夠細微。

  王安石的詠菊其實是有典故的,來自《離騷》中,離騷中就說了菊花有落英,時隔多日後,蘇軾和朋友閒聊飲酒時才發現了這個真相。

  王安石的作品均喜歡引經據典,可謂事注重實用性的,他摒棄了浮誇之風,少了點藝術格調,但是卻來的更加樸實與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