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型感冒中藥方有什麼效果好的

  很說起感冒,很多人在季節交替或者天氣驟變的時候最容易患上這種疾病,一般來講,人們在出現感冒後,習慣於採用民間偏方療法來進行治療,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腸胃型感冒的中藥吧,僅供大家參考。

  腸胃型感冒的中藥方

  1、清解表熱方

  【來源】印會河,《中醫內科新論》

  【組成】桑白皮、桑葉、菊花各9克,黃芩12克,山豆根、魚腥草、生石膏***先煎***各30克,枇杷葉9克,蘆根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解表熱。

  【主治】風熱感冒。證見發熱重,惡寒輕、頭脹痛、口渴、鼻塞流涕、咳嗽、嗓子痛、舌邊尖紅、苔白或微黃、脈浮數。

  【加減】咽痛加桔梗、牛蒡子各9克,咳嗽甚者加杏仁9克;無汗惡寒甚者加荊芥9克,薄荷3克***後下***;身痛明顯者加羌活、蘇葉各9克。

  【療效】屢用屢驗,收效甚捷。

  2、三陽清解湯

  【來源】夏睿明,《醫方新解》

  【組成】葛根、金銀花、連翹各24克,石膏30克、柴胡24克,黃芩12克,大青葉、蒲公英各30克,甘草9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辛涼透表,生津止渴,清熱解毒,利咽散結。

  【主治】三陽熱盛。或溫病熱入氣分,大頭瘟毒等證。證見高熱持續不退,頭昏脹痛,口渴心煩,咽喉疼痛,或微惡風寒,有汗或無汗,項背強痛,或兩頰腫痛,舌質紅,苔淺黃而燥,脈浮洪數而有力等。臨床常用於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猩紅熱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證屬“三陽”熱盛者。

  【加減】若表證較重者可加荊芥、薄荷各9克,若見便祕、譫語,舌苔黃厚而燥者,可加生大黃6克,玄明粉12克***沖服***;若見吐血,衄血、發斑者可去柴胡,加生地15克,白茅根30克,丹皮12克,若咽喉腫痛甚者,可加土牛膝根24克。

  3、特效感冒寧

  【來源】宋健民,《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蘇葉、薄荷、藿香、防風、荊芥各10克,金銀花12克,蒼朮、黃芪各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兩次,日服3次。第1次用清水約200毫升,浸藥半小時,煎取100毫升左右。第2次用清水120毫升,煎取80毫升左右,去渣。兩次藥汁混合後,分3次,早、中、晚溫服。一般3劑、重症6劑即可。若遇集體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煎,分給每個病人服用即可。小兒用量酌減。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功用】解邪固表。

  【主治】感冒時邪,鼻流清涕,咽痛,痰嗽或伴見噁心,大便稀,或有發熱惡寒,舌苔白薄或微黃膩,脈多浮緩。適用於普通型、腸胃型感冒,流行性感冒,習慣性感冒,並有預防作用。

  【加減】咽喉痛者,加桔梗10克,殭蠶6克;咳嗽痰多稠者,加浙貝母10克,清稀者加半夏6克***制***,陳皮9克;頭痛者,加白芷9克,川芎9克;夏季感冒,惡寒無汗加香薷6克;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克,石膏20克,荷葉10克。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滿意。一般3劑即愈,重症可繼服3劑。尤以腸胃型感冒者療效尤佳。

  4、辛溫解表湯

  【來源】王季儒,《肘後積餘集》

  【組成】荊芥、防風、蘇葉各5克,清半夏、廣皮各9克,忍冬藤、連翹各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辛溫解表。

  【主治】風寒感冒。證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四肢痠痛、鼻塞聲重、鼻流清涕、喉癢、咳嗽、痰多清稀、脈浮緊、舌苔薄白。

  【加減】如咳嗽重加炙前胡、炙白前各9克,甘草3克;惡寒重加桂枝5克;周身痛楚加羌活、獨活各5克;頭痛加川芎5克,蔓荊子3克。

  【療效】屢用屢驗,療效頗佳。

  腸胃型感冒的食療調理

  1、薑絲蘿蔔湯

  生薑25克,蘿蔔50克。製法:生薑切絲,蘿蔔切片,兩者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再加入紅糖適置,稍煮1~2分鐘即可。祛風散寒解表。每日1次,熱服。

  2、菜根薑片飲

  白菜莖根、蘿蔔根各1個,生薑3片,紅糖50g,白菜莖根、蘿蔔根共切粗片,和生薑、紅糖4味加水適量,煮開3~5分鐘即可。祛風散寒。適宜風寒感冒患者。

  3、五神飲

  荊芥、蘇葉、生薑的用量各10克,茶葉為6克,紅糖為30克。將荊芥、蘇葉、生薑切成粗末,和茶葉一起同開水沖泡,稍許片刻,再放紅糖一起攪拌,然後在煮沸後趁熱服用,服後蓋被,如出汗不暢,一小時後可再服一次。可以使畏寒、身痛的症狀得到有效的緩解,有效治療感冒。

  4、蔥薑糖水

  小蔥2-3根,老生薑片、紅糖各適量。將小蔥、生薑片分別洗淨,置小鍋內,加水約500克煎到小半碗,去渣留汁,加紅糖。趁熱喝,每晚1劑,連服3次。此湯辛溫解表,主治風寒感冒伴咳嗽。

  5、蔥豉湯

  蔥白2根,豆豉10克。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鐘,之後加入蔥白、調料出鍋。解表散寒。趁熱服用,服後蓋被取汗。

  腸胃型感冒吃什麼食物好

  1、洋蔥

  洋蔥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氣味辛辣,具有抗寒功效,能抵禦流行感冒,且有較強的殺菌作用。洋蔥的營養豐富,能刺激胃、腸及消化腺分泌,增進食慾,促進消化。洋蔥能促進鈉鹽的排洩,從而降低血壓,因此對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蒜

 

  蒜是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大蒜內含一種叫“硫化丙烯”的辣素,這種辣素的殺菌能力可達青黴素的十分之一,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要很好的殺滅作用,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作用。

  3、南瓜

  南瓜既可以作為菜也可以當糧食,因為南瓜不僅可以充飢,而且還有一定的食療價值。南瓜內含維生素和果膠,果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毒物質,能起到解毒的作用。

  4、豆角

  豆角富含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經常食用可健脾胃、增進食慾。豆角可啟用腫瘤病人淋巴細胞,產生免疫抗體,對癌細胞有非常特異的傷害與抑制作用,而且豆角還有很多的藥用價值,例如富含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等。

  5、赤豆

  說赤豆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一點都不為過,在《本草綱目》裡就提到赤豆的功效“行津液,利小便,消脹、除腫、治嘔,而治下痢腸,解酒病,除寒熱癰腫,排膿散血。”中醫認為,赤豆可清熱解毒、健脾養胃、滋補強壯,是一種很養身的食物。

  6、黃豆芽

  黃豆芽富含維生素腸胃型感冒2,在維生素腸胃型感冒2缺乏症多發的季節,多吃黃豆芽可有效的防治維生素腸胃型感冒2缺乏症,而且黃豆芽富含維生素C,對生長髮育、預防貧血等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