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肺熱中藥方劑

  在春季,肺熱也是很常見的,中醫治療肺熱的功效也了得,那麼你知道有哪些中藥方劑可以治療嗎?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安肺寧嗽丸

  【處方】嫩桑葉30克 兒茶30克 硼砂30克 蘇子30克***炒,搗***粉甘草30克

  【製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肺鬱痰火或陰虛肺熱所致之咳嗽,兼治肺結核。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1丸,開水送下。

  【摘錄】《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八寶藥墨

  【處方】墨面104兩,麝香4錢,冰片9錢。

  【製法】上為細末,過羅,加熊膽5錢,冰糖4兩,2味熬湯,澄清合勻,萬杵,做成墨形,每塊溼重3錢5分。

  【功能主治】清肺熱,止失血。主肺熱氣盛,咳嗽咯血,吐血衄血,痰中帶血。

  【用法用量】每服1錢或2錢,研濃汁沖服。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八寶治紅丹

  【處方】荷葉5千克 石斛1.5千克 大小薊1千克 香墨1千克 甘草1千克 白芍1千克 丹皮2千克,藕節2千克 側柏炭2千克.黃芩2千克 百合2千克 梔子***炒焦***2千克 橘皮2千克 棕櫚炭500克 貝母750克 生地1.25幹克 竹茹1.25千克

  【製法】上藥十七味,共研為細粉,過羅,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清熱潤肺,涼血止血。急怒肝旺,肺熱火盛,吐血衄血,痰中帶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肺熱吃什麼中藥?

  1、魚腥草

  魚腥草屬於醫食同源的一種中藥,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特別是在夏天清肺熱、化痰溼的效果很好。先將新鮮魚腥草或乾魚腥草用適量水煮成汁,棄渣,放入雪梨塊和白糖或冰糖,煮至梨軟爛便可。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功效。

  2、枇杷葉

  清肺和胃,降氣化痰。經典記載:《本草再新》:"清肺氣,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嗆血,治癰痿熱毒。"所含苦杏仁甙在體內水解產生的氫氰酸有止咳作用。水煎劑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其葉所含之揮發油有輕度祛痰作用。亦有報告指出,枇杷葉止咳作用強,祛痰作用較差。

  3、川貝母

  川貝母含有多種生物鹼、甾醇及澱粉等,性味甘苦微寒,清熱、潤肺、化痰,對多種咳嗽都有良好的效果,是化痰止咳的要藥。因此,在許多治療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病症的中藥方劑或中成藥製劑中都有川貝,如蛇膽川貝露、川貝枇杷露等,這樣會增強治療疾病的效果。

  4、苦杏仁

  《本草求真》記載"杏仁,既有發散風寒之能,復有下氣除喘之力"。善止咳化痰而平喘,對肺的主要病症咳嗽、痰多、喘息又有強烈的針對性。

  5、百合

  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經、為清補之品。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解熱利尿,止咳平喘,理胃健脾的功效。百合美容養顏,清熱涼血。主治肺燥、肺熱或肺熱咳嗽、熱病後餘熱未清、心煩口渴等病症。

  6、羅漢果

  肺熱咽痛煮羅漢果。羅漢果有清肺利咽的作用,適用於肺熱引起的咽炎、咽喉腫痛。咽喉炎、失音可以喝羅漢果茶,用羅漢果2個,去殼切成薄片,用開水煮1分鐘後飲用。當伴有咽喉部有異物感時,可以熬羅漢果雪梨湯。羅漢果性涼,體質虛寒者慎用。

  7、款冬花

  款冬花的氣味辛甘,性質溫潤,長於止咳、祛痰,也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明確指出,款冬花主治"咳逆上氣善喘"。治療肺熱乾咳,宜與知母、貝母合用,俗話說:"知母貝母款冬花,專治燥咳一把抓。"

  8、北沙蔘

  北沙蔘可養陰清肺,益胃生津。適用於肺熱陰傷引起的乾咳元痰,或痰少而黏,甚則痰中帶血,咽乾口燥,或聲音沙啞等。也可用於胃陰不敷所致的口燥咽乾,胃痛,呢逆,吐逆,便祕,舌紅少津等。

  9、生石膏

  《名醫別錄》載石膏能治"腹脹暴氣,喘息咽熱。"所以肺熱喘嗽者多用之。石膏瀉火,長於清熱,重在清瀉肺胃實火,肺熱喘咳、胃火頭痛牙痛多用石膏。

  10、甘草

  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甘草是臨床最常應用的藥品。生甘草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調和諸藥性;炙甘草能補脾益氣。

  11、胖大海

  中醫認為,胖大海味甘、性涼,具有清肺熱、利咽喉、解毒、潤腸通便之功效。用於肺熱聲啞、咽喉疼痛、熱結便祕以及用嗓過度等引發的聲音嘶啞等症,對於外感引起的咽喉腫痛、急性扁桃體炎等咽部疾病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12、麥冬

  麥門冬又名麥冬,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寒,有滋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夏天時人們常拿它與甘草同用,防止燥熱之氣傷及肺部。若將它與玄蔘、丹蔘、生地黃同用,還有清心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