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奮鬥成功的勵志故事

  高考的學子平時可以有選擇性地去閱讀一些高考狀元的勵志故事,激勵自己努力奮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熱門的,希望你會喜歡。

  篇1

  崔雪梅和姜博成都是貧困家庭走出的好孩子。在"對話會"上,他們首先講述了自己艱難、心酸的求學之路。聽了他們的講述,現場很多家長都感慨地說,讓自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聽一聽"狀元"的勵志故事,是一個切身的教育。

  "姜博成不在乎吃穿,只在乎家長會上能看到父母欣慰的笑容。這句話讓我特別感動。"家長孫先生說,現在有的孩子嬌生慣養,不知感恩,也缺少對學習、生活和未來的目標,"我已經把姜博成的心得錄了音,回去就給孩子放著聽,讓他也受受教育。"

  科學的學習方法值得借鑑

  "對話會"上,學生和家長們最關心的,還是狀元的制勝學法。"我常聽人說:不要搞題海戰術,要做精題、做好題。但聽了寧思瑩的話,我才明白,那都是為自己逃避做題找的藉口。"聽完寧思瑩的介紹,一位高中生連連點頭說。

  "崔雪梅的鞏固記憶法太好了!"家長劉女士表示,"回去我就讓孩子照著實踐實踐!"

  當天,三位"狀元"的講座結束之後,不少學生和家長都遲遲不肯離去,而是圍著"狀元"問個不停。家長們說,這次"對話會"是對孩子的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機,不畏困難、勇於向前,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成就孩子的好人生。

  篇2

  1996年,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東塘鄉的農婦汪雲霞生下了一個膚白勝雪的女嬰。就在孩子出生前,汪雲霞家屋簷下飛來一隻燕子,每天銜泥,築窩。汪雲霞的丈夫俞新欣喜不已:“燕子築巢是喜兆,孩子出生要是女孩,就叫俞燕吧。”俞燕的到來,給一家人增添了歡樂。比她年長8歲的哥哥,更是抱著妹妹愛不釋手。然而2005年的冬天,溫馨的生活被蒙上了陰影。

  9歲的俞燕剛上三年級,一天晚上洗澡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的左邊脖子上出現了一塊褐色的斑點。一開始,她以為是白天餵豬食時濺的泥點,可她對著鏡子使勁擦、卻怎麼也擦不掉。她找到媽媽:“媽媽,我這裡長了一個黑斑。”汪雲霞也沒有太在意:“是夏天晒出來的吧。沒事,也許過一個冬天就沒有了。”

  黑斑並沒有像媽媽說的那樣過了冬天就消失,反而越長越大,越長越多。一年之後,俞燕的左臉幾乎完全被黑斑淹沒了,而且這些黑斑摸起來特別硬,就像臉上貼了一張牛皮紙。所有見到俞燕的人瞪大了眼珠子,不敢再看她第二眼。

  俞燕的怪病在村子裡傳開了。村子裡的人一看見她就躲得遠遠的,各種異樣的眼光和屈辱,讓俞燕不敢再去學校,也不敢白天出門,內心也逐漸封閉起來,原本愛說愛笑的小燕子變得常常幾天都不說一句話。

  2006年夏天,俞新和汪雲霞決定,賣掉房子給女兒治病,只留下一間小偏房住。可半年過去了,嘗試了許多方法,俞燕的病情一點好轉都沒有。

  2007年4月,汪雲霞聽說北京協和醫院治疑難雜症較為專業,便幫女兒向學校請了一個月的假,帶著女兒來到北京。這一次,俞燕被確診為硬皮病。此時,由於長期的錯誤治療導致俞燕皮下組織萎縮,後來出現了骨骼萎縮,俞燕整個左臉像被病魔吞噬了骨骼一樣,完全坍塌了。硬皮病是以面板炎症、變性、增厚和纖維化進而硬化和萎縮為特徵的結締組織病,會引起多系統損害,眼下俞燕已經出現了骨骼、動脈的退化病變,如果不控制治療,俞燕的心、肺、腎臟、消化道都會被病魔吞噬,最後導致全身器官衰竭而死亡。

  汪雲霞聽了醫生的專業解釋,被嚇壞了。醫生告訴她,這種病治療時間漫長,要堅持吃藥控制病情,還得打針改善微迴圈,改變血小板功能,這樣才能夠抵抗組胺結締組織對面板、骨骼、內臟的吞噬。這一次,汪雲霞算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她給醫生重重磕了三個頭,拿藥,帶著女兒回家了。

  看著媽媽為治療自己的病操碎了心,俞燕非常難過。為治好自己的病,媽媽不斷挑戰極限,自己難道就不應該想想辦法嗎?醫生說了,這個病治療起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多漫長,沒人知道,或許十年,或許根本就沒有治癒的那一天。那麼,還有沒有另一種更快的自救之路·

  一想到自救,俞燕就認準了一條路:讀書。她是一個如此貧寒的女孩,沒有任何背景,只有讀書,用驚人的成就引起社會的關注,繼而找到更有效的救治之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左臉憂傷右臉微笑:一隻醜小鴨的能量

  2008年初,因為看病不斷請假的俞燕學業荒廢了,汪雲霞和女兒商量:“要不留級一年·”俞燕堅定地搖頭:“我一定能追趕上!”

  從此,課本和試卷成了小姑娘唯一的知己。俞燕給自己制訂了一個學習計劃:早上6點半起床,讀英語,複習前一天的課程。7點上課,因為要打針吃藥,俞燕一天6次往返學校和家中。晚飯後,俞燕一定會陪媽媽散一會兒步,然後開始學習,整理筆記,選擇性地看一些娛樂節目,夜裡12點入睡。遇到農忙時,俞燕就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和媽媽在田間地頭忙活……

  俞燕是那樣地在意成績。有一次數學考試,她有一道題看錯了一個數字,結果那天沒有考好,一出成績單她就忍不住哭了,這是自她生病後,第一次因為考分落淚,只因她知道,自己的病只能通過成績來救治。她不允許自己犯哪怕一點錯,她“錯不起”!

  這天夜裡,她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下這樣一段話:我信奉我的生命中有兩個“我”,世人看到的只是那個容貌變醜的“我”,而我卻要努力地活在我向往的那個美貌自然的“我”的世界中。這個世界是孤獨的,也是自由的,課本是我唯一的知己,我執著而無悔地將生命交給知識。

  北大,來吧

  2013年5月10日,對於俞燕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俞燕聽說自己一直嚮往的北京大學教授來學校裡宣講,她早早就到教室裡等候。當天,講課的是北京大學的趙曉軍教授。他的開場白,俞燕一直記得,是引用了杜甫的一首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景觀,不也是追夢人的最高境界嗎?俞燕依稀看到了生命中那場期待已久的春雨……

  其實,在俞燕的心裡很早就嚮往著那一所人才輩出的學府。當趙曉軍教授走過來時,她壯著膽問:“趙教授,北大招生會在意學生的容貌嗎?”

  俞燕的率真,給趙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不會的,外表的容貌會隨著時間改變,人的精神和靈魂是隨著時間而沉澱的。姑娘,你好好考試,明年我希望在北京大學看見你。你一定要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這個亙古不變的真理。”

  俞燕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她當然相信這句話,她早已將青春,將重現美麗的夢想,無悔地付與了這句話。趙教授的話只不過證明了她的做法是正確的。

  2014年6月7日,俞燕走進了考場……

  6月22日,俞燕像往常一樣在地裡打豬草餵豬,村主任跑到田裡找到了她,激動得語無倫次:“燕子,中了!中狀元了!你考上狀元了!”

  俞燕成為安徽省的高考文科狀元!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俞燕最終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取。

  時隔一年,當她再見到趙曉軍教授,以為趙教授已經忘記當年的承諾,沒有想到,趙教授已在北大內部為她發起了募捐,很快就籌得了5萬元。趙教授還聯絡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還親自向醫院寫信申請醫療救助,醫院最終答應為俞燕做整形手術。

  2014年8月20日上午8點,18歲的俞燕馬上要被推進手術室,媽媽卻哭成了淚人,俞燕替媽媽擦乾眼淚:“媽媽,不哭了,因為你,我終於等到蛻變的今天,現在我進去再出來就是要重生。以後,我一定不會再讓你掉一顆眼淚,你在這裡等我出來。”

  下午3點,俞燕被推出了手術室。醫生告訴汪雲霞夫婦:手術非常成功!

  2014年8月26日,俞燕出院了,趙曉軍教授為她和母親在學校旁邊租了一間小房子,還為汪雲霞在北京大學食堂找到了一份臨時工。未來的日子,未名湖,會成為這隻白天鵝繼續飛翔的天空。她已經準備好了。

  北大,來吧。

  篇3

  狀元求學路

  我的家鄉在山清水秀的重慶忠縣城黃金鎮,這裡是長江三峽的上游,沿著山間公路回家,可見連綿的青山和翠綠的溪流,而我的老家在一座鳳凰山下,一條清澈小河從我家門口緩緩流過。在三峽工程還沒有開建前,在這條河邊的小小的街上,住著樸實的鄉親,透著濃郁的鄉情,我從小就在河邊戲水,在街上打鬧,據姐姐說,我是街上最調皮的孩子。後來三峽工程開建,大河漲水小河滿,加上父親的工作調動,我們家就搬到了鎮上。

  忠縣地處山區,土地貧瘠,沒有豐富的物產。可是,忠縣的鄉親們卻很注重教育,忠縣的基礎教育特別發達,是重慶的生源基地。我的家比較清貧,父親幾次輾轉於鄉下的財政所工作,甚至有一段時間處在失業的狀態。母親一直作為家庭主婦,照顧家裡。我有一個比我大9歲的姐姐,我們兄妹倆一起讀書的時候,家裡的經濟特別困難,但父親從來沒有放棄我們姐弟倆的學業。

  走出大山 不畏艱難

  對於山裡的孩子來說,讀書是我們比較好的出路,同輩的堂哥在十多年前就考上北大了,現在在北大讀博士,這對我們家族的孩子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鼓勵。加上老師的不斷鞭策,讓我的目光不止侷限於忠縣這麼一個小小的縣城,而是嚮往一個大山外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需要自己奮鬥去實現。

  迄今為止,我所經歷的兩次比較重要的考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的人生軌跡——中考和高考。經歷過後再回首,它們或許只是人生這條長路上的兩道淺淺的溝壑,一切的紛擾只是溝上的迷霧,遠望虛幻莫測,只有真正跨越過去,你才知曉它們並非深淵。

  16歲的我初中畢業了,當時我的思想很單純,帶著一顆膨脹的心進城裡讀高中。可高中畢竟有別於初中,班上所有同學都是各個區縣中考的佼佼者。很快年級進行了第一次有組織的考試,結果出來之後,我從成績單上從上往下數了很多行才發現了自己的名字,我一下子就愣了。這是高中階段我遇到的第一次較大的挫折,至此我才覺得自己以前是多麼年少輕狂,漸漸地我學會將自己膨脹的心一點點收斂。

  都說能達到金字塔頂的動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我自視並無雄鷹般展翅便可高飛的灑脫,於是便選擇了做一隻蝸牛。隨著年齡的增長,身後的印跡越來越長,身上的殼也慢慢變大,殼裡的東西也漸漸變多,但不變的或許只有前行的速度。我想我天生就適合這樣一種普通卻不平凡的角色,選擇了遠方,絕不輕易放棄。

  但高三畢竟不會總是這般一帆風順,二診前一段時間,我陷入空前的低谷。一連很多次考試的成績都令我心痛,每次考試前都對自己說一定要仔細,可往往事與願違,自信心一下子降到歷史最低點。這時母親及時給了我勇氣,她從不提出要我一定考上某所大學,而是在背後默默地支援我。不久我走出了低谷,帶著慣有的自信等待著高考。

  一切本應該在波瀾不驚中結束,可命運偏偏與我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2005年高考我落榜了。那隻蝸牛上爬時不小心向下滑了很遠,可它很快又抓牢了命運的金字塔,繼續它上爬的路。不久後的一天,我選擇了復讀。

  人生豪邁 從頭再來

  復讀這一年我過得並不消沉,我性格雖然比較內向,但上鋪的室友非常健談,我們是同鄉,彼此相互鼓勵,形影不離,共同話題很多,相處很愉快。18中的復讀生活,是比較寬鬆的,我在這裡有了穩定的心態,長足的進步,比較好地發揮了自己。在這裡,我還要感謝我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們,他們都以一顆熱忱的心關懷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尤其是馬校長,常常找我談心,釋放壓力。這對一個普通的學生來說,鼓勵是莫大的。

  對於復讀的生活,我感受比較深的有兩點——基礎和心態。

  我所說的基礎並不只是課本上所講的內容,還包括老師課堂上引申的內容和平時自己課內課外遇到的各種問題,對我來說,這絕對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比如看書,書上很多內容看起來都很簡單,卻往往是一目十行之後根本沒有多麼深刻的印象,而考試時卻紕漏百出,這一點我在生物學科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剛開始接觸生物,我並未產生多大的重視,也不知道生物竟然還有如此多需要理解性記憶的東西,以後的多次生物考試我都發揮得不好。2005年高考我為生物付出了代價。“高四”這一年我充分意識到自己在生物上的弱勢主動請教老師。他給了我幾套比較活的試卷,讓我每做完一張都給他改。不多久我就對他在生物上極強的思維能力感到深深的佩服,也對生物慢慢有了興趣。我對生物的複習從來都是課本加試卷,這樣能很明確地知道知識上的重點和細節,效果很好。

  然後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重拾自信。“高四”這一年,我把學習重點放在不斷鞏固和查漏補缺上,並不要求自己一定要比以往有多大的進步。老師們也想盡各種方法讓我重拾自信。“高四”的學習對我來說並非一個沉重的包袱。2006年高考,我迎考的心態很輕鬆,考後填志願給了我更多的發揮空間。每科考試我僅僅對自己說一句話:別想考得怎樣,只想怎樣考。每科考試我都遇到過難題,但我事先都給自己留了底線。比如英語完形共20小題,考前我允許自己錯3個,這樣當我遇到第一第二個拿捏不準的空時,我不會慌張,也不會影響後續各題的完成,考試出來效果很好。高考就是高考,反正要過這一關,平時怎樣就怎樣,不要特意為它去改變自己一貫適應了的狀態。

  2006年6月8日17點整,我的高中生涯總算完美謝幕。如果相信自己,就堅持到底,蝸牛也會有爬到金字塔頂的時候!與學弟學妹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