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生平簡介

  湯川秀樹,日本物理學家,畢業於京都大學和大阪大學,歷任京都帝國大學、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於1935年提出了關於核子力的“介子理論”。他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湯川秀樹簡介

  湯川秀樹簡介中提到,湯川秀樹生於1907年,死於1981年,日本人。父親是日本有名的地質學家和地理學家,受家庭文化的薰陶,母親是東洋英和女校畢業的,是為數不多學過英語的女子。

  小時候湯川秀樹就很喜歡讀書,他跟隨祖父讀中國的四書五經和其他儒家經典,成績優異的他考上京都大學,在選專業的時候,父親尊重他的獨立人格,鼓勵他選自己喜歡的領域,於是他選擇京都大學的物理系量子物理專業,當時量子物理在日本屬於冷門專業,不被大多數人看好。

  湯川秀樹畢業後留在京都大學當講師,由於家人都搬到大阪,他跟隨家人到大阪大學任教,同時從事原子核研究工作,1934年,他發現了介子家庭,這是量子物理學的新發現。1935年他提出“介子論”, 1939年回到京都大學當教授,長達三十一年,直到晚年身體病重才停下在大學的工作。 1947年他提出非定域場理論,194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人。

  湯川秀樹簡介中介紹到湯川秀樹是個喜歡冷靜思考的人,他敢於打破常規,發現未知領域,對於自己鍾愛的領域堅持不懈的探索。他獲得諾貝爾獎,大大鼓舞了二戰後士氣低落的日本人,對日本提高國際上的影響力有很大的幫助。他專心致力於物理學研究的精神鼓舞著日本的青年人,他寫了多部關於物理學的著作,是當代學生學習物理學必須研讀的經典。

  湯川秀樹的成就

  湯川秀樹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他是日本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在他之後,有好幾位日本國籍的諾貝爾得主,他作為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人,對日本人的科學探索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湯川秀樹獲得諾貝爾獎是因為他提出了介子學說,認為在質子和中子之間、質子之間、中子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吸引的作用力,作用力受距離的遠近影響很大,距離近時作用力非常大,距離遠時作用幾乎為零,推算出介子的質量大小,是物理量子學新的開端。1937年,美國人在宇宙中發現了湯川秀樹所欲言的物質,將其命名為π介子,證實其存在性。1949年,瑞典皇家科學院為感謝他對物理學領域做出的貢獻授予獎章和獎金。

  湯川秀樹的成就來源於他的好學,湯川秀樹是個書香門第,是日本土生土長的物理學家,沒有到歐美國家留過學。祖父、父親、母親都是愛好讀書之人,祖父和父親都很喜歡漢語文學,在他們的薰陶下,幼小的湯川秀樹就會閱讀四書五經那些晦澀難懂的書籍,這些書籍對他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好學,湯川秀樹的另一個優點是喜歡探索,對喜愛的事物保持高度的興趣,具有不懈探索的精神。量子物理學在他的年代是很冷門的專業,但是他能跟隨自己的愛好,並且堅持不懈研究,最終為自己贏得榮耀。同時他將日本的物理學帶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對世界的物理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湯川秀樹評價

  湯川秀樹是日本物理學家,他提出的介子學幫助量子物理學開啟了新的世界,他對日本及世界的物理學做出很大的貢獻。

  人們對湯川秀樹評價最多的是,湯川秀樹是個很博學的人。他受祖父的影響,從小就看古代漢文學,《大學》《中庸》等四書五經,這些文學由於歷史久遠,比較難理解,但是他讀起來就很容易。父親的愛好更廣泛,除了自己是地理學家,去過世界很多地方,為小湯川秀樹帶回很多新奇的玩意兒以外,他還是個漢文學迷,喜歡中國的字畫、古董、棋藝等,這些導致湯川秀樹家裡到處都是書,都是有意思的事物,從小接受的東西比普通孩子多得多。

  湯川秀樹的評價中還有,他是個喜歡鑽研和具有創新意識的人。他為了研究原子核的結構,經常廢寢忘食,一度患上失眠,每天腦子昏昏沉沉,這樣的湯川秀樹不能好好工作,為了能夠記住偶然間想到的東西,他隨身準備著紙和筆,一旦有想法就記下來,經過很長時間的積累,不斷從失敗之中找教訓,終於讓他發現了粒子世界的新成員——介子。

  湯川秀樹是個愛好和平的人,他認為核武器對人類的傷害非常大,反對使用核武器,他曾寫過“世界是一家”,他認為世界是個統一的整體,核武器對人類和地球的傷害是巨大的,這種傷害不會隨時間而消失,反而隨時間加深傷害,如果不加禁止,地球會毀滅在核武器上。

  湯川秀樹與莊子

  這要從湯川秀樹家的傳統說起,他們家都是漢文學愛好者,祖父、父親都很喜愛漢文學,他們把中國的四書五經帶到湯川秀樹面前,其中就有《莊子》,莊子的學說讓他耳目一新,為他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

  湯川秀樹作為科學家,有創新意思,敢於打破舊的傳統思維,從舊世界裡面發現新事物,他的這種能力就是來源於莊子,莊子就是一個喜歡辯證看待事物的人。湯川秀樹說過莊子的書給他很大的靈感,讓他在混沌的時候,能夠清醒地看到另外一個世界。

  兩千年前莊子寫過《應帝王》一文,兩千後湯川秀樹閱讀後,他產生了新的想法,認為人在世介面前很小,人儘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一些微小的事情,但更多的時候是需要人去順應自然。湯川秀樹研究粒子學說遇到瓶頸期,他從莊子學說得到啟發,提出介子說,將量子物理學帶入了一個新的領域。湯川秀樹還提倡尊重自然,反對過度開發,尤其是反對核武器戰爭,這些都和莊子提倡的世界觀是一致的。

  所以說湯川秀樹和莊子雖然隔著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但是他們的思想和精神領域卻有著許多的相同之處。

  湯川秀樹軼事

  湯川秀書,他是一個對世界有很大貢獻的人,他的影響力在世界上也是巨大的,湯川秀樹的一生整理下來都可以撰寫出一本書,他的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下面我們就來講講湯川秀樹軼事:

  湯川秀樹是出生在書香世家的孩子,他受父親影響從小都喜愛讀書,而且他在校的成績也是非常優秀的。湯川秀樹原本是不姓湯川的,只是後來進了湯川家才改名姓湯川的。湯川秀樹從小學習優秀,後來他考上了京都大學物理系,並在畢業之後在京都大學做老師。後來湯川秀樹辭去京都大學講師一職,去了大阪大學做教授,並在大阪大學任教期間集中致力研究原子核和量子場理論,並在研究期間發現並提出了介子論,為此曾獲得諾貝學獎,但這僅僅只是湯川秀樹獲得諾貝爾獎項之一,湯川秀樹另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項的是核力理論,這一理論使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湯川秀樹再次返回京都大學做物理系的教授,並且在幾年之後還兼職東京大學教授,而且還編撰一本英文雜誌《理論物理學進展》,這本雜誌向世界講解日本研究的理論物理學進展的結果,這本雜誌對世界起到影響。

  湯川秀樹軼事還有很多很多,每一件事都富有傳奇色彩,但每件事的成功都離不開他從小的家庭薰陶,還有勇於探索,才為世界為人民做出那麼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