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知識資料地震來了如何自救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地震災害的預防和應對方法也在不斷增強。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地震科普知識資料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地震科普知識——預防措施

  一旦真的遇到了地震,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不能驚慌,不要盲動。根據感覺判斷地震是大、是小,是近震,還是遠震。一般近震是先上下顛動,後左右晃動,而遠震是隻有前後左右的晃動感。如果是小震或者遠震,我們現在居住的房屋基本都具備抗震能力,大可不必慌亂。

  其次,要採取正確的躲避地震方法。

  在不同的地方,避震方法有所不同,下面我們講講在學校、家裡和公共場所如何躲避地震。

  一、在學校避震

  安全提示:1、一切行動聽從老師的指揮;

  2、同學之間要互相照顧,大同學要照顧小同學;

  3、在課桌下避震,有順序地撤離,千萬不要擁擠。

  假設我們正在教室裡上課,突然發生地震了,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頭部躲進課桌下,講臺旁,絕不要亂跑。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地震停止後,應當馬上在老師指揮下有順序地撤離,撤離時把書包頂在頭上,前後同學要保持一定距離。特別在教室門口、樓梯間等狹促地方,一定要放慢速度,發現有摔倒的同學要相互幫助,並及時通知後面的同學以免發生擁擠。

  跑到室外後,一定要躲在儘量空曠開闊的地方,周圍和頭頂沒有易掉落物的地方。

  如果我們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千萬不要因忘拿某些東西回到教室去。

  二、在家避震

  安全提示:1、先躲後跑,不要先跑;

  2、往牢固地方躲***床下、開間小的地方,有支撐的地方;***

  3、來得及的話先開門,關煤氣、電源等。

  避震時,要根據地震時你所處的位置,就近躲避,震動停止後再撤到安全地方。要躲在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它的旁邊,如:桌、床等,也可以趕快跑到開間較小、有支撐的房間去,如:廚房、衛生間等。

  如果來得及,要先開啟門,以保證通道暢通;關閉煤氣開關、電閘。

  在避震時,要爬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同時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也可以蹲下或坐下,儘量把身體捲曲起來。要注意保護頭部和頸部,用手護住頭部和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頂在頭上,閉上眼睛,防止異物傷害。

  三、在公共場所避震

  安全提示:1、聽從工作人員指揮

  2、不要急於湧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離;

  3、如果遇到擁擠,解開領釦,雙手交叉胸前,護住胸口。

  大震發生後,如果附近有應急避難場所,要在大人的引導下趕赴避難場所。

  地震應急避難場所一般依託公園、綠地、操場、廣場建設,裡面具備突發應急事件應急的基本功能。比如,應急指揮、應急物資發放、應急棚宿、應急廁所等。

  地震發生後,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不要急於擁向樓梯口,容易造成擠踏。

  不要隨便點燈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不要急於打電話,以免線路擁擠,影響救災指揮通訊。

  地震的自救互救

  當災害來臨時,我們不僅要掌握災害基本知識,更要懂得自救的基本技能,瞭解自救、互救的基本措施。據統計,唐山大地震時,被壓埋的人數為57萬人,通過自救、互救脫險的人數達45萬人左右。一般來說大地震後半小時內救出的被埋人員生存率達99%,由此可見,自救是減少傷亡的主要措施之一。下面我們來簡單學習關於自救和互救的知識:

  一、自救

  它要求被埋壓人員

  ***1***有堅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懼心理。

  ***2***不能脫險時,應設法將手腳掙脫出來,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

  ***3***保持頭腦清醒,不可大聲呼救,用石塊或鐵具等敲擊物體來與外界聯絡,儲存體力。

  唐山大地震中,有許多許多少年兒童被埋壓,但他們憑藉自己的智慧和頑強的意志,堅持挺住,臨危不亂,化險為夷,終被營救,保住了性命。

  二、互救

  救人的主要方法有:

  挖掘被埋壓人員應保持支撐物,以防進一步倒塌傷人;、

  使傷者先暴露頭部,清除其口鼻內異物,保持呼吸暢通,如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被壓者不能自行爬出時,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進一步受傷;脊椎損傷者,搬運時,應用門板或硬擔架;

下一頁更多有關“地震科普知識資料”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