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白茶的注意事項

  白茶是指一種採摘後,只經過殺青,不揉捻,再經過晒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飲用白茶有什麼注意事項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白茶的注意事項一、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夠,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飲多了就會“物極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這裡還要給大家提個醒,腎虛體弱者、心動過快的心臟病人、嚴重高血壓患者、嚴重便祕者、嚴重神經衰弱者、缺鐵性貧血者都不宜喝濃茶,也不宜空腹喝茶。否則可能引起“茶醉”現象。

  白茶的注意事項二、白茶宜常飲,不宜間斷。白茶的保健作用屬細水長流,不可間斷,否則,難以起到功效。古代名醫華陀在《食論》中提出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論點。茶還要擇時而飲,不宜盲目飲用。俗話說:“飯後茶消食,午茶長精神。”飯前與臨睡前這段時間,就不宜飲茶。

  白茶的注意事項三、飲用白茶,不宜太濃,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葉就足夠了。水溫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時間約5分鐘,經過濾後將茶湯倒入茶盅即可飲用。第二泡只要3分鐘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隨飲隨泡。一般情況一杯白茶可沖泡四五次。

  白茶的注意事項四、白茶性寒涼,對於胃“熱”者可在空腹時適量飲用。胃中性者,隨時飲用都無妨,而胃“寒”者則要在飯後飲用。但白茶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刺激胃壁的。

  飲用白茶的用具,並無太多的講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壺等。如果採用“功夫茶”的飲用茶具和沖泡辦法,效果當然更好。

  白茶的製作方法

  白茶的製作工藝是最自然的,把採下的新鮮茶葉薄薄地攤放在竹蓆上置於微弱的陽光下,或置於通風透光效果好的室內,讓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時,再用文火慢慢烘乾即可。由於製作過程簡單,以最少的工序進行加工。

  採用單芽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稱之為銀針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樹品種的一芽一二葉,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製作而成的為白牡丹或新白茶;採用菜茶的一芽一二葉,加工而成的為貢眉;採用抽針後的鮮葉製成的白茶稱壽眉。白茶的製作工藝,一般分為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而其關鍵是在於萎凋。萎凋分為室內自然萎凋、複式萎凋和加溫萎凋。要根據氣候靈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悶熱的晴朗天氣,採取室內萎凋或複式萎凋為佳。其精製工藝是在剔除梗、片、蠟葉、紅張、暗張之後,以文火進行烘焙至足幹,只宜以火香襯托茶香,待水分含量為4~5%時,趁熱裝箱。白茶製法的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湯味鮮爽。

  採摘

  白茶根據氣溫採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採、嫩採、勤採、淨採。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採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

  萎凋

  採摘鮮葉用竹匾及時攤放,厚度均勻,不可翻動。攤青後,根據氣候條件和鮮葉等級,靈活選用室內自然萎凋、複式萎凋或加溫萎凋。當茶葉達七、八成干時,室內自然萎凋和複式萎凋都需進行並篩。

  烘乾

  初烘:烘乾機溫度100-120℃,時間:10分鐘;攤涼:15分鐘。復烘:溫度80-90℃;低溫長烘70℃左右。

  儲存

  茶葉幹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內,放入冰庫,溫度1-5℃。冰庫取出的茶葉三小時後開啟,進行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