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古代人的生活方式跟我們現代有很大的區別,具體是怎樣?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古代人不論男女都穿“開襠褲”

  在中國古代,人們在正式場合下,應採用跪的姿勢來坐,臀部放在兩腳的腳跟上。如果是兩腿伸向前坐著,叫作箕坐,是個很不禮貌的坐法,兩腿盤起來坐也是不合適的。在三國、晉朝及稍晚一些時候這種坐姿仍是在正式場合所必須採用的。在一些比較嚴肅的古代影視作品,如《三國演義》中,是可以看到在上流社會正式場合,特別是對其它在座的人尊敬的話,一定要採用跪姿坐。

  這種跪姿坐,是不夠舒服的***不信你試試***,而且很不科學的,青年少經常這樣坐,會妨礙腿的發育的。

  但是在古代中國,以跪姿坐確是最符合禮儀態的,婦女更必須如此。在日本,這種坐姿一直延續到了近代。二次大戰前日本女子的腿有點彎,除了可能缺鈣外,這種坐姿也起了很壞的作用。

  為什麼會這樣?這和古代人所穿的褲子形式有關。在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褲子的記載,但那時的褲子只有兩個褲腿,襠是不縫合在一起,是廣義上的開襠褲。穿那樣的褲子的目的是為了保暖腿部。在人們只穿裙子或“裳”,在冷天腿部受凍,於是就在腿上套個套筒,這就是早期的褲子。那時的褲字寫作袴,這個字的來源似乎可解釋為袴是“兩股***大腿***各跨別也。”按古人的解釋,那時的袴是“脛衣也”,即給小腿穿個衣服,而不管屁股。大概是因屁股肉多比較經凍。

  那時,窮人則可能根本就不穿褲子。《三國志》中明確記載賈逵***曹丕時任豫州刺史,曾大修水利***年輕時因貧窮,連冬天都不穿褲子,夏天就更不用說了。

  穿那種開襠的褲子的情況下***更不用說不穿褲子***,把兩條腿分開伸直的箕坐方式當然是極不禮貌的行為,盤腿坐也是不合適的。雖然跪著坐是很累的。大概對於上流社會的女性,箕坐更是個絕對要不得的壞毛病。其實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劉邦曾在正式場合下箕坐而且還罵人,這是極不禮貌的。

  除了坐的姿勢外,還有些別的講究。比如上車時腿不免要抬高翹起來,可能會露寶,所以上車時必須注意周圍有沒有尊貴的人,特別是尊貴的女性,否則就是嚴重失禮。王莽就曾到皇太后***王莽的姑母***那裡都去告狀,說一個叫淳于長的人對著自己的母親上車,是為“驕佚”。

  在一些網上曾看到一文說漢朝某皇帝的淫慾甚強,其宮女竟然都穿開檔褲。事實上,那時大多數人都穿開檔褲,絕非只有這一個皇帝因慾望過強而令宮女穿開檔褲。不過,后妃宮女都穿這樣的褲子,確給想幹什麼就有權幹什麼的皇帝大開方便之門。

  漢昭帝***一個不算差的皇帝***身體欠安,醫生及周圍人都認為應禁止性生活。於是令宮女們都穿“窮褲,多其帶。”窮褲和現代褲子可能仍不同,否則就不需要“多其帶”了。 這在《漢書》上官皇后傳中有記載。

  在漢朝前後,人們開始穿合襠的褲子了。這很可能首先是在騎馬打仗的軍人中流行的,穿開襠褲騎馬是個很不合適的。在東漢時,由西域又傳入了一種輕便的摺疊椅,叫作胡床,好象也是先在軍隊中流行的。胡床在魏、晉時已開始流行,人們將坐在這種可摺疊的椅子上叫作“據”,仍只能用於不需要講求禮貌的非正式場合,或在軍營中。

  其實,當人們開始穿合襠的褲子,跪姿坐已經沒有合理性了,但是,這樣不合理的姿勢仍延續了一段時間。在唐代,除了可摺疊的胡床外,不能摺疊的凳子和椅子也出現了。高腳的椅子和桌子在唐代中原的壁畫及敦煌壁畫中都出現了。唐代以後,人們再也不以跪姿為坐的正常姿勢了。

  兩條腿下垂著坐在椅子上要比跪著,臀部放在兩腳跟上舒服的多,人們當然會選擇坐椅子而放棄跪姿,這樣的進步是很自然的。不過,我們也不必為古人穿開檔褲和跪在那兒辦公、吃喝宴會、聊天、教書和學習而奇怪。這是歷史發展過程所致。在差不同時,別的地區,例如古希臘、古羅馬人們只是用塊布將身子裹起來,不比我們先進。

  大家知道,日本人在稍正式的場合以跪姿坐,一直延續到近代。直到現代,在一些為表現日本傳統的場合仍採用這種坐的姿勢。其實在唐代,大量的日本學問僧來中國留學,他們一定會看到,椅子在中國已經相當流行了,不會不知道坐在椅子上要比跪在地上更舒服一些,也不會不知道成年人穿褲子以及穿合襠褲是合理的。在那以後,一千多年中間,日本人和中國人也還是有交往的,但是,在日本這種不舒服的坐姿一直保持到近代。

  日本人被很多人譽之為有革新精神,不但願意向外國學習其長處,而且非常善於學習,當然是不保守的,但是,這樣不舒服的坐姿卻被墨守成規地保守了一千多年,這不是很有趣嗎?事實上,自從日本人在從唐朝人那裡學了很多東西后,在明治維新前的一千多年中,大量的規矩就被墨守成規地保持著。談不上偉大的發明和創造了。日本民族是善於學習呢還是保守呢?真搞不清楚。

  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一、古代人沒有避孕套和避孕藥,如何避孕?

  古代皇帝如果不想讓他的妃子懷孕,會命太監把那女子倒掛起來,用藏紅花來清洗下體,來達到避孕。過去的青樓女子會服用一種含有麝香的“涼藥”來避孕,不過效果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甚至還有人喝劇毒水銀來殺死腹中胎兒。現在社會有了龜殼避孕套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二、古代人沒洗髮水怎麼辦?

  古代人比我們想像中講究衛生多了。早在先秦,古代人便“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漢代,還出現了“休沐”,就是說官員們上了五天班之後,能專門休一天假來洗澡。古代人洗頭更勤,常常使用清水和天然清潔劑“無患子”來洗頭。

  三、古代人沒有衛生巾,來大姨媽了怎麼辦?

  古代婦女身上有三樣東西:頭髮、裹腳布、月經布。

  月經布是一根長布條,用於月經來時緊緊包裹下體。

  由於人們難免要頻繁走動,所以“見紅”的尷尬也在所難免。衛生巾用一次就扔了,而古代的月經佈會反覆清洗重複使用。

  看到這裡,我們廣大女同胞們應該感到無比幸運,更要感謝衛生巾的發明者,是他給我們女性帶來了舒適與便利。

  四、古代學生有周末或寒暑假嗎?

  古代學生沒有專門的假期,除了新年、端午節等舉國同慶的節日外,學生每天的任務就是寒窗苦讀,考試前還得頭懸梁錐刺股,或鑿個壁偷點光,進行全方位考試衝刺。

  五、古代有冰箱嗎?

  古代的“冰箱”是一個盒子,叫銅冰鑑,裡頭放冰塊,再將食物放在冰中間,以達到防腐保鮮的作用。

  六、古代人過生日嗎?

  中國自古就講究尊老重賢,只有老年人,才能過大壽;新生嬰兒滿週歲時,會舉行“抓週”。而人們平時過生日,往往是父母煮幾個雞蛋,糊弄一下就過去了,這叫“小生日”。滿60歲才有資格賀“壽”,也就是過“大生日”。這時候,可以大擺戲臺,親朋好友還會送上珍貴的禮物和美好的祝福。所以古代想要過個生日,還得有長壽的命。

  七、古代人幾點上班?

  你以為打卡上班是現代的變態發明?如果你看到古代人的上班記錄,你會覺得現在算是人性化多了。古代衙門裡的公務員上班的時段為:春冬二季,清晨六點簽到;夏秋二季,清晨五點半就得簽到。如果誰敢無故曠工或遲到,就不是扣點錢那麼簡單的事情了,古代老闆會按照天數和情節輕重,處以笞刑或徒刑。

  八、古代女人上衣是肚兜,那她們穿內褲嗎?

  古代人所謂的衣裳,上半身為衣,下半身為裳。裳有點像裙子,說白了就是塊遮羞布。直到春秋時代,才有了褲子。後來,女性月經時會多穿一條舊褲子在內,避免弄髒外褲,慢慢地男人也效仿,逐漸演變成今天穿的內褲。

  九、古代女性是如何化妝的?

  古代女人最常用的是:黛粉、妝粉和胭脂。

  “黛”是一種黑色礦物,把它先磨成粉再和水,可以用來畫眉;

  妝粉相當於現在的粉餅;

  胭脂則是古代的口紅,原料是一種叫“紅藍”的花朵,與妝粉調和後也可當作腮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