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軍事領導人劉疇西簡介

  劉疇西***1897—1935***,湖南望城人;中國共產黨早期軍事領導人之一;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在第一次東征光榮負傷,失去左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劉疇西生平簡介

  “獨臂將軍”、“悲劇英雄”都是老百姓賦予劉疇西的稱號,但光榮背後卻也透露著遺憾。鮮血染了五星紅旗,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犧牲換來現在的和平安樂。劉疇西便是抗戰時期的典型英雄人物。劉疇西簡介,淡薄的文字不足以講述透徹那段歷史,但至少讓世人知曉,曾經有那麼一個偉人,為新中國付出了所有,乃至生命。

  劉疇西出身於湖南一個貧窮山村,曾經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其後在湖北當老師。早期的劉疇西僅算得上文弱書生,但在1924年,他棄文從戎,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一隊學員。次年便隨軍參加東征,正是這場混戰讓他失去了左臂。1930年,劉疇西在中央蘇區的三次反“圍剿”中,均作戰勇敢,不畏犧牲;由於其表現出色,立下了累累戰功,開始被尊稱為“獨臂將軍”。

  1935年,劉疇西與方誌敏先後被國民黨特務俘獲。因其黃埔軍校的學員身份,以及棉湖之役的英勇表現,蔣介石升起愛才之心,囑咐部下極力爭取劉疇西,想要收服劉疇西為國民黨效力。然而幾番勸降並未如蔣介石所願,生死抉擇間,劉疇西堅定地、一如既往地站在共產黨一方,選擇與人民大眾站在一起。

  1935年8月6日,身負鐐銬的劉疇西,走向了人生終點,但他始終正氣凜然,毫不畏懼。時年38歲,年輕而偉大的革命先烈自此刻進了歷史的程序薄上;劉疇西簡介也到此畫上了句號。

  劉疇西評價

  劉疇西將軍1897年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建黨早起便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中共早期的軍事領導人,劉疇西將軍在東征戰爭中,失去了左臂,從此人送綽號獨臂將軍。是非人雖,1935年1月,劉疇西將軍在懷玉山區被國民黨的軍隊包圍,後於1935年8月6日在南昌逝世。

  下面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劉疇西評價。根據史料記載,劉疇西曾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當時,劉疇西憑藉著才華過人的才能曾得到過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的大力關注。不過,劉疇西的志向不在此處,劉疇西將軍畢業後勵志要加入中國共產黨,遭到蔣介石的大力阻撓。後來在1931年,身為中國共產黨高階將領的劉疇西遭遇國民黨軍的重重包圍,最終被國民黨軍捉住。劉疇西將軍面對死亡,沉著冷靜,從不害怕犧牲。後來有人說,人們可以怪罪劉疇西將軍指揮不周、輕敵。但是,沒有人不會不佩服劉疇西將軍的超強革命意志。

  1935年8月份,經過層層拷問,劉疇西不畏生死,誓死保守黨的祕密。最終,國民黨準備祕密處決劉疇西等人。劉疇西知道後,心境坦然,不畏死亡。解放後,人民及政府對劉疇西評價是這樣的。國家為他的後人送上“偉大英烈”的牌匾,讚揚他的豐功偉績以及他的不屈精神。後來,又專門在長沙為劉疇西將軍建立紀念塔。總之,關於劉疇西評價,人民向來都是讚不絕口。

  劉疇西的後代

  劉疇西將軍1897年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建黨早起便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中共早期的軍事領導人,劉疇西將軍在東征戰爭中,失去了左臂,從此人送綽號獨臂將軍。是非人雖,1935年1月,劉疇西將軍在懷玉山區被國民黨的軍隊包圍,後於1935年8月6日在南昌逝世。

  說道劉疇西將軍,大家是非常的熟悉了,那麼誰瞭解劉疇西的後代呢?劉疇西將軍的好友方誌敏曾經在《可愛的中國》中提到過這位長沙望城人劉疇西將軍以及他的後人。據劉疇西的後代介紹,劉疇西將軍只有一個女兒,後來劉疇西將軍的弟弟過繼給劉疇西將軍一個兒子,名字叫做劉應華。後來據介紹,劉疇西的親生女兒嫁到了岳陽市,而小兒子卻仍然留在了村裡。

  劉疇西將軍的兒子劉應華,雖然不是劉疇西將軍的親生兒子。但是,小兒子劉應華卻從不在乎,每當提起劉疇西父親,劉應華總是感到自豪,他為自己擁有一個英勇不屈的父親而感到驕傲。

  當然,出了大女兒以及繼子劉應華,劉疇西將軍還有侄輩後人8名。據唯一尚在認識的侄子劉安邦介紹,他現在有侄孫子女、外孫子22人基本上都在農村裡做一些小本生意,而劉安邦則是負責村裡的垃圾清理工作,當起了一個地地道道的環保員。而唯一類似繼承劉疇西將軍偉業的也只有他眾多侄兒之中的一個,劉建國。劉建國參過軍,後來又回村擔任起村支書的職務,致富了一方人民。

  紅七軍劉疇西的結局

  劉疇西將軍1897年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建黨早起便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中共早期的軍事領導人,劉疇西將軍在東征戰爭中,失去了左臂,從此人送綽號獨臂將軍。劉疇西將軍的豐功偉績自然是無需多說,但是有誰清楚劉疇西的結局?有誰清楚劉疇西將軍所在部隊紅七軍的結局呢?下面,讓我們瞭解一下紅七軍劉疇西的結局。

  根據史料記載1934年7月6日的晚上,中共中央工農紅軍第七軍團從江西省瑞金縣出發,穿過福建國民黨軍圍堵的閩贛邊境,經過千難險阻,終於到達了指定目的地閩江。後來,蔣介石得知他們脫險後的訊息,下令全軍進行圍追堵截,國民黨軍隊調集兵力20萬,沿路展開駐剿、堵截等軍事行為。1934年12月14日,紅七軍軍長劉疇西指揮軍隊在譚家橋地區設下埋伏,準備伏擊國民黨軍主力。劉疇西將軍好友對此次的部署持有很大的異議,但是固執的劉疇西將軍並沒有聽從大家的意見,從而把紅七軍帶上了全軍覆沒的道路。

  後來,經過1個多月的艱苦戰鬥,紅七軍漸漸的走上了末路,遭遇了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包圍,走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而且中央紅軍又忙於其他地區的戰事,根本抽不出兵力支援。最終,紅七軍潰敗。最終,劉疇西將軍在懷玉山區被國民黨的軍隊逮捕,後於1935年8月6日在南昌逝世,這便是紅七軍劉疇西的結局了。